天天看點

【項目 · Wonderland】立項報告

一個将由一代又一代實驗室成員堆砌起來的巨人。

【軟體工程實踐 · 團隊項目】 第二次作業

團 隊 作 業 原 文:http://www.cnblogs.com/andwho/p/7598662.html

Part 0 · 簡 要 目 錄

  • Part 1 · 項 目 背 景
  • Part 2 · 需 求

    Need

  • Part 3 · 做 法

    Approach

  • Part 4 · 好 處

    Benefit

  • Part 5 · 競 争

    Competitors

  • Part 6 · 推 廣

    Delivery

  • Part 7 · 貢 獻 分 分 配
  • Part 8 · 評 審 表 設 計
  • Part 9 · 項 目 定 位

現 象

ACM ICPC

  • 作為一項在世界範圍内熱門的程式設計賽事,規模越辦越大。
  • 以清華北大、上交複旦等 985高校為首的各個高校可以說都是前仆後繼。
  • 各大高校也都衍生了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組織 “acm-icpc 集訓隊”。

成 員 來 源

  • 以清北為首的強校隊員基本來自高中有過NOI經曆的選手。
  • 而福大、杭電等則有大部分成員是以前沒接觸過程式設計的所謂 “零基礎選手”。
  • 進而衍生了一個獨特的需求:“如何科學的引導零基礎的選手一步步變強”。

應 用 空 缺

  • 網絡上有許多 OnlineJudge 網站,但是沒有一個提供對 “acm實驗室” 進行 “資訊化管理” 的應用。
  • 大多數學校對實驗室的管理仍處于半資訊化甚至非資訊化的狀态。

趨 勢

殊 途 同 歸

  • 許多學校都有自己的一套訓練方法,但最後都殊途同歸,需要一個實驗室管理系統。

已 有 雛 形

  • 随着時間的推移,對實驗室進行 “資訊化管理”、“資料分析” 應用必将應運而生。
  • 某些985高校的校内OJ也支援了一小部分資訊化管理,但做得不夠極緻,還有許多的需求沒滿足。

視 頻

鍊 接:Wonderland項目簡介視訊

Need

真 實 用 戶 調 研

鄭某某,實驗室現役隊員

  • 每次有遺留的題就用腦子或記事本随便記一下,然後就沒有下次了。
  • 補題沒有落實下去,效率極低。
  • 用word版式記錄心得,費時費力。
  • 不懂隊友的題量以及擅長什麼,組隊瞎打配合打出 1 加 1 加 1 小于 1 的效果。

某某晖,實驗室管理人員

  • 又要給新生安排講座了,要找些老隊員讓他們寫ppt。
  • 又要給新生安排講題了,以前的題解好像找不到了讓老隊員重新寫一份湊合用吧。
  • 又要安排集訓了,一年前這時候安排了啥來着。
  • 又要安排組隊方案了,好像沒有什麼可以參考的東西,就按排名随便組吧。
  • 又要統計訓練結果了,找學長重新寫個公式和代碼計算吧。

集 訓 隊 成 員 的 痛 點

剛剛入門,無緣前輩經驗

:新隊員往往隻能通過老隊員的隻言片語建構認知,很多退役隊員都有寫總結性的東西,但多在個人部落格裡,與實驗室斷節。

入門不久,學習效率極低

:常有隊員花不少時間弄word版式的部落格記錄心得,本末倒置。

個人訓練,不知該做何題

:隊員經常不知道自己什麼類型的題做得多,對自己的題量也沒有準确的認知,一直做自己擅長的題,對能力提升無益。

開始組隊,不知他人深淺

:經常都找熟的人組隊,然而也還是不知道隊友的擅長點,要通過一場又一場血崩的比賽才暴露出一個個問題。

開始集訓,補題效率極低

:沒有記錄補題的進度,一段時間後将忘就忘,惡性循環。

管 理 層 人 員 的 痛 點

安排組隊,隊員資訊不足

:常常通過簡單的一般排名,沒辦法度量隊員的技能樹進而拟定一些組合的可能。

安排集訓,組織講座麻煩

:由于集訓中的講座、題解資源沒被集中管理起來,每次都要重新安排人去準備内容,一是費力二是大多時候品質不佳。

集訓過程,準備題解麻煩

:題解資源沒被集中管理起來,每次都要重新安排人去準備内容,一是費力二是大多時候品質不佳。

集訓收尾,統計效率極低

:每次都安排人手動收集一波賬号等,人力收集記錄,實作統計公式等等。

集訓結束,優質題解流失

:往往較長期的集訓中誕生了許多優質題解,随着時間的流逝卻全都流失。以至後人一遍遍做同樣的工作,前仆後繼,費時費力。

集 訓 隊 成 員 的 需 求

訓練結束,能拿到優質的題解

,優質的題解往往能事半功倍。

隊伍訓練,能知道隊伍的盲區

,及時意識到隊伍的部分問題。

陷入迷茫,能翻閱前人的總結

,重振旗鼓。

管 理 人 員 的 需 求

安排集訓,有前人的資料參考

,取其精華,越做越好。

集訓結束,自動進行積分統計

,無需人工介入又是收集賬号又是寫計分算法。

安排組隊,有資料分析為依托

,提供另一個視角可能。

Approach

思 維 導 圖

詳 細 内 容:Wonderland 項目 - 思維導圖

圖 片 預 覽:

【項目 · Wonderland】立項報告

核 心 功 能

【核 心 · W i k i】

  • 描 述:接管個人、團隊的訓練記錄,訓練總結,文章均采用迅捷的 markdown。
  • 訓 練 記 錄 預 覽 圖:
【項目 · Wonderland】立項報告
  • 訓 練 總 結 預 覽 圖:
【項目 · Wonderland】立項報告

【核 心 · 個 人 能 力 分 布 分 析】

  • 描 述:通過的個人的過題情況分析,生成個人的圖鑒。
  • 用 途:幫助使用者了解自己的優勢和缺陷,同時幫助對隊友進一步了解以及組隊安排時提供另一個視角。
  • 分 布 圖 初 稿 預 覽:
【項目 · Wonderland】立項報告

【核 心 · 集 訓 管 理】

  • 描 述:整合每一輪的集訓,包括訓練用題、題解等資源;并對集訓的結果提供資料分析等。
  • 用 途:自動化的整合各隊伍的積分,對隊伍進行排名。

【核 心 · 題 解 管 理 & 标 簽 系 統】

  • 描 述:整合優質的題解資源,鋪平後輩新生的路。
  • 用 途:增加實驗室成員補題的動力和效率。

【核 心 · 近 期 比 賽 整 合】

  • 描 述:幫助隊員了解圈内的資訊、動态。
  • 備 注:來自一個已有的接口。
【項目 · Wonderland】立項報告

未 來 可 能:職 位 招 聘

背 景:

  • 企業招 acm 的隊員往往隻有很少的資訊,就是參加的區域賽的情況。除此之外基本沒有官方的管道來擷取隊員的資訊。
  • 而隊員在這個系統上的所有資訊化記錄,就是對于acm隊員來說最好的履曆之一。

做 法:

  • 可能提供一些優質的工作崗位,作為隊員退役後的可能選擇之一。
  • 相當于對接一下企業,可能是10年前的隊員之類的,建構一個這樣的橋梁。

Benefit

“不 再 錯 過”:整合了常有比賽的網站資訊,實時更新。

“五 髒 俱 全”:對于個人來說,能解決個人訓練中的所有需求,讓使用者沉浸在高效訓練的環境中。

“統 一 管 理”:對于管理人員來說,不再需要以前那樣安排人去重複的、低效地做這塊工作,一站式滿足管理需求。

“數 據 分 析”:從資料分析的角度提供實驗室的另一種視角,讓隊員更好的審視自己、隊伍的水準和能力。

Competitors

更 懂 核 心 需 求:大部分項目參與人員都曾是acm實驗室的一員,開發人員能真切體會使用者需要的是什麼。

已 有 内 測 人 員:福州大學acm實驗室将作為測試使用的實驗室,能夠收集到寶貴的回報。

隊 員 參 與 設 計:更能以使用者的需求驅動而成更為恰當的設計,且有即使的回報。

Delivery

【第 一 階 段】 在本校實驗室試用

【第 二 階 段】 取得成效後較容易推廣到其它學校

Part 7 · 成 員 貢 獻

貢 獻 分 配

  • 隊長取平均分;
  • 其餘按 Teambition 的任務記錄作為參照來調控比例;

該次作業

K班版本

工作量比例:

總 和 鄭浩晖 吳海林 鄭書豪 左文航 陳漢森 廖興桔
100 40 25 10

Z班版本

20 5

【設計】陳漢森 【審查】左文航

【項目 · Wonderland】立項報告

  • 一個基于 web 的實驗室資訊化管理系統。
  • 一個為 acm 隊員量身打造的 “雲筆記” 工具。
  • 一個可以打破時間限制同古人和來者進行經驗交流的管道。
  • 一個提供資料統計以及資料分析的 “實驗室成員圖鑒”。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