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被發現的隋朝千年糧倉,為何專家稱現代技術都無法超越?

真的千年無法超越?未免有些誇大其詞了,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以我們現代科技建造技術還無法做到比隋朝好?筆者不太贊同這種說法。

被發現的隋朝千年糧倉,為何專家稱現代技術都無法超越?

不過,以當時的技術,能做成這麼大,而且儲存效果這麼好的糧倉确實是一大奇迹。衆所周知,古代匠人總是能做出一些巧奪天工的神物,古人的智慧以及奇技淫巧确實在許多方面值得後輩學習。

隋炀帝楊廣為何要建如此“高精尖技術”的糧倉?

說到糧倉,我們就需要提一提隋炀帝楊廣(個人崇拜隋炀帝,實乃大才,和始皇帝相媲美)這個非常有争議的帝王。

在任期間奠定科舉制度(貧寒學子的出路),修建大運河(古代南北交通命脈),攻滅吐谷渾,征讨契丹開疆拓土,三征高句麗揚我國威。可惜這一切都是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濫用民力,導緻天下思亂,農民起義軍各處冒出。

而隋炀帝本人也是享樂主義,極盡奢侈,荒淫放縱,導緻天下大亂,隋朝無力鎮壓,最後讓唐朝摘了桃子(實際上更多是觸犯了關隴集團的利益,導緻關隴集團内部的一次洗牌)。?

被發現的隋朝千年糧倉,為何專家稱現代技術都無法超越?

而糧倉就是開鑿大運河之時伴随産物,有些是重建立立,有些是以前糧倉重新修繕,一共六個,分别是含嘉倉、回洛倉、黎陽倉、廣通倉、河陽倉、常平倉。

糧倉的規模、建造工序,以及申遺

古代糧倉更多是為了給帝王使用,一般會靠近當時的政治中心,而隋炀帝遷都洛陽,是以着重修建了回洛倉與興洛倉。

回洛倉是隋朝的命脈,東西長1000米,南北寬355米,大約是50個足球場那麼大,有約700個差不多大小的糧窖,每個糧窖大概是可儲存50萬斤糧食,是以總共可儲糧3.5億斤糧食。

儲存糧食需要一個幹燥的環境,是以古代匠人建造的糧窖都是口大底小,所用的技術先是火烤倉壁,然後在塗上青膏泥,外鋪木闆,再加上席子,之後方可投入使用,工程巨大。?

被發現的隋朝千年糧倉,為何專家稱現代技術都無法超越?

之是以要建設糧倉,主要是因為當時關中時有旱災,而且人多地少,土地貧瘠,不易耕種。是以隋炀帝就非常重視糧倉,主要就是為關中地區解決糧食問題。

每年南方糧食豐收都會通過隋唐大運河,運往六大糧倉,糧倉中的糧食一年一換。是以回洛倉也是備受各大勢力的重視。唐朝的快速建立也是基于李世民先行搶下回洛倉的原因。

2013年1月,這個沉寂千年的糧倉重見天日,專家對它進行了保護性的發掘(其實再怎麼保護,你隻要挖掘就是在破壞)。裡面還遺留很多糧食,有些還能做種子,種下後依然發芽,堪稱奇迹,可見糧倉儲存效果的強大。在各方專家努力下,2014年回洛倉成功申請了世界文化遺産。

被發現的隋朝千年糧倉,為何專家稱現代技術都無法超越?

雖然,古人的智慧确實讓人感歎,很多技術都是我們現代人無法解釋的,而且值得借鑒的地方很多,但是這個糧倉,我們現在很多地方依然在使用,建造難度也沒有想象的那麼困難,我們需要辯證地看問題。

不能一味地聽信專家所說的現代技術無法超越隋朝千年糧倉的建造技術,作為号稱基建狂魔的中國工程隊,技術含量世界一流的三峽水電站都能建造,世界頂級的港珠澳大橋都能建造,難道一個單純的儲備糧庫還能建造不出來嗎?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