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蒙古騎兵四處征戰,為何要帶上大量母馬随行?

想必戰馬在我國古代的用處無人不知,冷兵器作戰時代,騎兵展現出了非常強大的優勢,在我國更是延續了兩千多年之久。

蒙古騎兵四處征戰,為何要帶上大量母馬随行?

在我國曆史上,曾經出現過很多個非常著名的騎兵戰役,是以,騎兵不僅僅被作為一個國家的重要作戰兵種,更是被間接的看成了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象征。

自從鐵木真統一了蒙古全境之後,蒙古國周圍的各大政權便一直受到了蒙古政權的威脅,南宋、金、西夏、大理,這僅僅是東方的四個政權。像西方,蒙古國一直打到了多瑙河畔,中亞和歐洲的國家差不多被消滅了六十多個。

而當年的蒙古政權之是以在全世界所向披靡,靠的就是他們非常強大的騎兵軍團。

要知道,長途奔襲的蒙古騎兵的一大特點,同時對于後勤來說也是極大的考驗,特别是在戰線拉的特别長的情況下,想要通過以戰養戰的方式補給軍隊的所有後勤在很多時候是行不通的。

這種情況下,蒙古的騎兵們一般要一個人配備至少六匹戰馬,除了提供作戰的戰馬之外,蒙古軍隊還要帶上很大數量的母馬,而且是正處在哺育期的母馬。

蒙古騎兵四處征戰,為何要帶上大量母馬随行?

那麼,為什麼蒙古當年要帶上這麼多母馬随行呢?

一、可能很多人都不清楚,蒙古産的馬匹,相比阿拉伯地區和歐洲地區的馬匹體型上不占優勢。

但是,蒙古馬匹的适應能力要遠遠超過其他地區的馬匹,壽命也比較長,無論是公馬還是母馬,對于蒙古的長戰線作戰是比較适合的。

雖然母馬不被用在作戰之中,但是母馬的用處還是非常多的。

蒙古騎兵四處征戰,為何要帶上大量母馬随行?

奶酪這種東西要遠遠超過奶的防腐程度,有助于長期攜帶和儲存,很多時候可以幫助蒙古軍隊達到急行軍的目的,免去了生火做飯的過程,節約了很多時間。而且,奶酪熱量極高,可以幫助士兵們很快地恢複體力。

二、其次還有母馬的繁殖作用,雖然前文中說到了蒙古軍隊每次出征每人要帶上至少6匹戰馬。

但是,在出征的過程中并不是每次馬匹都夠用,蒙古軍隊的作戰能力超強,但是在任何科技都不發達的古代戰線拉長幾千公裡,這樣的消耗是無法估量的。

蒙古騎兵四處征戰,為何要帶上大量母馬随行?

随着蒙古軍隊戰線拉的太長,馬匹的損失越來越大,也不能從自己的本土及時補給,這個時候母馬的作用又産生了。

利用随行攜帶的那些母馬同公馬交配,以達到補給戰馬的目的,雖然母馬的繁殖時期在十一個月左右,但是,在我國古代相比從遙遠的歐洲地區跑回蒙古補給戰馬,利用母馬繁殖更友善一些。

而且,蒙古軍隊憑借着強大的作戰能力,通過以戰養戰的方式維持士兵日常開銷的能力還是有的,在母馬繁殖的過程中,蒙古軍隊也根本不用為生存問題擔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