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秦始皇一掃六國後,修了一條60米寬的高速路,至今寸草不生

高速路現如今的生活中指的是專門供汽車高速行駛的道路。但在上世紀30年代時期,高速路的修建并不是為了社會經濟的需要,而是出于戰争的需求。這些高速路的出現确實為我國節省了很多時間,起到了便捷的作用。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實我國古代時期就已經有了高速路的存在,這條路就是“秦直道”。它是秦朝當時的主要交通要道之一,現如今這條路依然存在,至今寸早不生。

秦始皇一掃六國後,修了一條60米寬的高速路,至今寸草不生

中國最早的高速公路出現于秦朝時期

這條秦直道之是以能夠修建成功,和秦始皇有着很大的聯系。大家都知道,秦始皇是我國古代時期的第一位皇帝,作為千古一帝秦始皇非常有遠見,他利用秦朝當時強盛的國力統一了6個國家,實作了民族團結,并且設立郡縣制,将皇帝的權勢僅僅的抓在自己手中,為後世民族的統一奠定了很好的基礎。作為前輩,他也為後世留下了很多珍貴的寶藏,比如說萬裡長城、秦兵馬俑等。而“秦直道”也是極為珍貴的文化遺産之一,具有極高的曆史研究價值。

秦始皇一掃六國後,修了一條60米寬的高速路,至今寸草不生

這條高速公路的起點位于鹹陽的林光宮,終點與九原郡,全長700多千米,寬有60米,一共覆寫了14個縣區。要知道在當時落後的年代中想要修建這樣一條高速路可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但秦始皇卻完成了這一項任務,可見他的實力和遠見不是一般人能夠與之相比的。對于秦直道的修建一直以來都有很多的說法,有人說它是為了友善秦始皇到各個地區檢視,也有人說是為了阻擋外族人的進攻,更有說法是為了友善秦始皇出宮求藥是以才開始修建的。

秦始皇一掃六國後,修了一條60米寬的高速路,至今寸草不生

秦直道全長700千公裡,是我國最偉大的工程之一

秦直道修建的時候,不論是規劃還是施工都由蒙恬一人做主,一直從秦始皇三十五年開始修建,但可惜的是一直到蒙恬自盡都還未修完。作為當時的主要交通要道之一,這條路在清朝以前都還使用,直指清朝時期時才漸漸被廢棄,一直到上世紀70年代時才重新獲得人們的關注。成為國内學術界中的焦點,被人們廣為流傳,在2006年的時候更是被列入我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現如今已經是我國著名的文化景點之一,很多人想要了解秦朝文化的人都會來參觀一番。

秦始皇一掃六國後,修了一條60米寬的高速路,至今寸草不生

當時修建這條公路時正處于秦始皇剛統一完6國的時期,戰争剛剛結束,不論是人力還是财力都極為缺乏,想要修建這樣一條路可謂是癡心妄想,但秦始皇卻偏偏建成了,就像他修建萬裡長城一般,這一舉動堪稱奇迹。并且很奇怪的是這數千年來秦直道一直寸草不生,這讓人們非常好奇,古人究竟是使用了什麼技術達到這樣的效果的呢?經過專家研究後才得知原來在修建時勞工們所用的土全部都是熟土。而所謂的熟土指的就是已經炒熟或者是經過火燒焦的土。

秦始皇一掃六國後,修了一條60米寬的高速路,至今寸草不生

小結

勞工們用經過炙烤後的土夯實在一起,使整條路就像是混凝土一般堅固,進而使所有的草木都沒有生長的機會。不得不說古人的智慧真是現代人所不能比拟的,他們會使用最簡單的方法制作出最令人震驚的偉大工程,這也難怪會被列為奇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