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世充本可得天下,卻開會成瘾,文山會海把秦瓊都逼反:太啰嗦了

公元619年,隋末割據者——洛陽鄭王王世充的勢力發展到了頂峰。在公元618年的邙山之戰中,王世充用奇謀擊潰了不可一世的李密,曾經所向無敵的瓦崗軍一戰崩潰,而瓦崗大将秦瓊、程咬金、牛進達、李君羨、羅士信、裴行俨、李孟常、單雄信、張亮等人被迫歸降于王世充。

王世充本可得天下,卻開會成瘾,文山會海把秦瓊都逼反:太啰嗦了

正所謂得瓦崗者得天下,瓦崗軍聚集了太多謀臣猛将,他們坐擁興洛倉和黎陽倉的糧食,占據天下之中,曾抵抗了隋朝百分之八十的兵力。若沒有瓦崗軍牽制,唐朝根本沒有進入關中的可能。同時,若李唐沒有瓦崗軍的良臣猛将,也根本不可能得到天下。畢竟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中,瓦崗系的将領就占了三分之一。而唐初諸國公中,瓦崗系的将領甚至可能占了一半。

按說擁有了瓦崗猛将,又擁有了興洛倉取之不盡的糧食,王世充理應天下無敵,攻取天下應該比吃飯還簡單。然而最終,一代奸雄王世充不僅沒有得到天下,反而獲得個銜印牽羊、身死國滅的下場。那麼王世充到底輸在了哪裡?而這就要從公元619年的九曲之戰來說起了。

王世充本可得天下,卻開會成瘾,文山會海把秦瓊都逼反:太啰嗦了

當時,王世充正與唐軍相持于九曲。然而在陣前,卻發生了一起令人瞠目結舌的事。秦瓊、程咬金、牛進達、李君羨、羅士信等人率領數十名騎兵突然沖出了本方陣地,在距離鄭軍數十步的地方,向王世充下馬而拜:

“雖蒙殊禮,不能仰事,請從此辭。”

随後,衆人起身上馬,向唐軍陣營奔馳而去。而這一突發狀況讓王世充震驚得說不出話,甚至連追擊都不敢。王世充就算想破腦袋也不明白,自己如此器重秦瓊等人,賞賜、官爵一樣也不少。為何秦瓊等人仍然甯願抛棄家人,投奔唐朝。王世充!你到底做了什麼啊?為何連忠義如秦瓊,也走上了背叛的道路?而這就要從王世充的一個奇特愛好說起了。而這個愛好,很多上司都很熟悉,那就是開會。

王世充本不姓王,甚至不是漢人。他本姓支,是的·西域胡商的後裔。他從小涉獵經史,尤其愛好兵法以及蔔卦算命、推算天文曆法方面的學問。由于王世充才學出衆、精通韬略,是以得到了隋炀帝的重用。

王世充本可得天下,卻開會成瘾,文山會海把秦瓊都逼反:太啰嗦了

其後中原大亂,隋炀帝便命王世充出兵平叛。在淮南,王世充招募了數萬江淮勁兵,而這正成為他得以起家的資本。相比正面作戰,王世充更喜歡玩陰招、裝孫子。而借着這些陰招和奇謀,王世充才得以屢建功勳,最終被身在江都的隋炀帝命為洛陽守備。

當時,洛陽正遭遇着瓦崗軍的猛攻。無論糧食儲備還是人才儲備,王世充都遠不如李密。是以在作戰中,王世充屢戰屢敗。由于缺少糧食,每天都有大量王世充的部下歸降于李密。就此情況,王世充立即耍弄起陰謀。他對李密說:“魏公你缺少衣服,我們缺少糧食,我們可以用衣服來換糧食。”

當時隆冬将至,瓦崗軍缺乏衣物,李密覺得這筆買賣合算。況且當時洛陽城已經風雨飄搖,指日可下。等洛陽攻破,這些糧食還不是自己的?誰知王世充得到糧食後,軍心立即得到了鞏固,再也沒有人出城投降李密。而洛陽的守備也變得空前鞏固。

就這樣,李密陷入宇文化及和王世充的夾擊之中。在與宇文化及的作戰中,瓦崗軍雖然獲勝,但卻大傷了元氣,秦瓊、程咬金等人都負了傷,而主力老兵也損失慘重。

王世充本可得天下,卻開會成瘾,文山會海把秦瓊都逼反:太啰嗦了

随後,李密帶兵與王世充在洛陽決戰,從兵力上來說,瓦崗軍是王世充軍的兩倍,勝負本來毫無懸念。然而在戰前,李密殺害了翟讓,造成了瓦崗軍内部的分裂。而王世充趁勢收買了邴元真和單雄信,導緻他們對李密見死不救。

在戰場上,王世充找了一個酷似李密的士兵,将之五花大綁,并推至軍前,大呼:“魏公已經被擒!”見此情況,瓦崗諸将竟信以為真,進而全線崩潰,秦瓊等人被迫投降于王世充。這裡說一句,秦瓊等人之是以不為李密死戰,是因為李密誅殺翟讓,太傷兄弟心。

在王世充處,瓦崗諸将都得到了厚待,秦瓊、程咬金分别被封為大将軍,單雄信娶了王世充的女兒,裴行俨娶了王世充的之女,羅士信與王世充更成為同卧同起的模範君臣。按說受到如此恩惠,瓦崗諸将理應死心塌地為王世充服務。然而僅僅一年後,事情卻發生了變化。

王世充本可得天下,卻開會成瘾,文山會海把秦瓊都逼反:太啰嗦了

公元619年三月,王世充廢黜了越王楊侗,登上了帝位。雖然王世充榮登九五,但是秦瓊等人卻發現,王世充根本不是能夠攻取天下的英主。

首先,王世充特别喜歡開會,而且特别啰嗦,對此《資治通鑒》記載:

“世充每聽朝,必殷勤誨谕,言辭重複,千端萬緒,百司奉事,疲于聽受。”

别人說重要的事情隻用說一遍。但是王世充卻頻繁開會,不停地重複以前的言辭。千端萬緒,朝廷所有侍奉他的官員,都為他的文山會海搞得疲憊不堪。對此,禦史大夫蘇良勸谏王世充說:

“陛下話太多,又沒有個要領,凡事隻用說個大概就可以了,幹嘛反複開會呢?”

從蘇良的話來看,他對于王世充的“開會癖”已經忍無可忍了,話說得已經十分不客氣了。對此,王世充沉默良久,雖然沒有怪罪蘇良,卻依然故我。

王世充本可得天下,卻開會成瘾,文山會海把秦瓊都逼反:太啰嗦了

王世充的“開會癖”,最終把秦瓊等人也逼瘋了。一日,程咬金對秦瓊說:

“王公器度淺狹而多妄語,好為咒誓,此乃老巫妪耳,豈撥亂之主乎!”

也就是說,王世充不僅器度狹小,還多廢話,好妄語,喜歡發毒誓,

實在啰嗦

,跟個老巫婆似的,那是撥亂反正的真主?對此,秦瓊也深以為然。是以,他們甚至連父母妻子都不顧,毅然在陣前倒戈,投降了唐朝,從根本上改變了唐鄭之間的力量對比。可以說,王世充的“開會瘾”将秦瓊都逼反了。

在筆者看來,王世充的“開會”癖好,不過隻是其氣量狹小的表象。王世充不過隻是一介胡商,卻意外當上了皇帝。既然當了皇帝,就要好好過一把天下至尊的瘾。而要過瘾,開朝會是一個好的選擇。文臣武将濟濟一堂,會上對他們指手畫腳、呼來喝去,别提多威風了。是以,王世充就像個沒見過世面的孩童,毫無王者氣度,不過隻是“沐猴而冠”而已。

王世充本可得天下,卻開會成瘾,文山會海把秦瓊都逼反:太啰嗦了

不僅如此,王世充還口惠而實不至。在會上,王世充必然和很多上司一樣,喜歡給屬下畫餅,發誓要和部下共享富貴。但實際呢?王世充卻将自己親屬悉數封為王爵。而部下立了功,王世充卻緊閉府庫,分文不與。這種“口嗨”式的會議,隻會讓人對王世充的為人更加生厭。

就這樣,秦瓊、程咬金等人離開了王世充投靠了唐朝。劉黑闼等人投靠了窦建德,人心徹底散了。公元620年,秦王李世民大舉讨伐王世充,而目前鋒的,正是秦瓊、程咬金、羅士信等人。在虎牢關之戰中,瓦崗諸将大發神威,一舉擊潰前來援救王世充的窦建德。王世充見窦氏敗亡,隻好獻城投降,勉強保住了性命。

但在流放蜀地的途中,王世充卻被仇家獨孤修德所殺,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