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雷太太告訴我們,由于阿爾卑斯山的阻斷,北麓的克拉根福特市與地中海海風無緣,使這個地區的夏季十分炎熱。不過源于阿爾卑斯雪山的沃爾特湖,起到恒溫調節器的作用,使人不禁想起山體橫亘的秦嶺,其天然屏障為氣候分界線,和南北坡的自然景觀各異,以及八百裡秦川的絕代風華。
歐洲的鐵路車站一般位于城市中心,如同都市的心瓣,那蜘蛛網般的鐵道線路猶如大動脈,通勤族和物流由此會聚到樞紐。和航空港通常地處郊外不同,在城市繁華處總能找到中心火車站,這樣可以使人們通過交通接駁的同時,不必費盡周折就可就近洽公,遊覽和觀光,同時近在咫尺的商業區,容易勾起遊人們逛街購物的欲望。
克拉根福特車站有着自然采光和開放式的空間,即使月台也是那樣的光亮和一塵不染。走進候車大廳,這裡的馬賽克鑲嵌裝飾與大理石地面,給人一種舒适愉悅的感覺。透過全視野的玻璃幕牆之隔,坐在這裡的旅客怡然自得地等候火車的同時,欣賞有着“小意大利”之稱的克拉根福特市容。
索雷夫人在磁卡電話亭挂了個電話,然後夫妻雙雙帶着我們一行,步出車站來到外面的街道。古羅馬時代就有了克拉根福特,在十二世紀成了都會,中世紀就被确立為凱爾滕州府。十六世紀意大利建築師設計和奠定了這座古城的格調,老城區巴洛克和文藝複興式的建築和布局,就是當年意大利建築師多明尼哥·德·拉裡奧的大手筆。現在八百年的古建築被修繕一新,幾十處充滿古典浪漫主義色調的聯拱廊,如今成了遊客必到的标志性景點。
奧地利主人告訴我們,這座城關可是阿爾卑斯地區曆史上著名的要塞。當初建有高高的城牆,憑借天險有着奧地利銅牆鐵壁的稱号,在此地折戟沉沙的入侵者不計其數。1809年拿破侖率法軍經過艱苦的攻堅入主關内,将所有城牆和防禦工事毀壞殆盡,從此克拉根福特成了不設防的山城。
在昔日城堡高牆的原址上,形成了環城道路,環内的就是古城的所在地。環城道路外圍是碩大的新城,環線内外的古典與現代風格确有一種奇妙的相容之美。此時此刻,克拉根福特市綠化帶盛開姿容絢麗的雪絨花,這是奧地利的國花。春天的氣息招來了到處築巢的燕子,這是奧地利的國鳥,無論國花還是國鳥都是當地吉祥的象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