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宋無恥文人,可以裝一時,卻難裝一世

大宋無恥文人,可以裝一時,卻難裝一世

圖|陶谷贈詞圖 明 唐寅 台北故宮博物院

01

顯德七年(960年)正月初四日,黃袍加身的趙匡胤,率軍殺回開封。

挾持了正在上班的大臣們。

宰相範質、王溥為首,下拜稱臣。

但還不夠。

怎麼合情合理地讓小皇帝柴宗訓挪挪屁股滾蛋,成了趙匡胤的首要問題。

讓别人說自己謀朝篡位?肯定不行。

大宋無恥文人,可以裝一時,卻難裝一世

就算當了婊子,牌坊也得立。

怎麼立?

趙大想起了聰明的老祖宗,他們早就為此發明了一個冠冕堂皇的借口——禅讓。

當晚,趙匡胤便在崇元殿舉辦禅讓大典,并召叢集臣來見證。

可就在大典剛剛開始的時候,趙匡胤差點哭了——

可能因為第一次造反,不對,第一次舉行禅讓,經驗不足,一天竟忙着裝忠臣了,完全沒想到還要準備禅讓诏書這回事。

這會兒,尬的一比。

暫停大典?别鬧,官員都等着呢,丢不起這人。

正當趙匡胤不知該如何收場之際,一位長着一雙綠眼睛的人,晃晃悠悠從朝官隊伍中走了出來,從容不迫地從袖子裡拿出一份文書,得意洋洋道:呐,您要的禅位诏書。

真是喜從天降。

趙匡胤再定睛一看,才認出是翰林承旨陶谷。

趙匡胤表面笑嘻嘻,心中卻非常看不起陶谷這個人,太無恥。

但這個坎兒算是過去了,趙匡胤還是升了他的官,讓他擔任了禮部尚書。

大宋無恥文人,可以裝一時,卻難裝一世

02

趙匡胤說的不假,陶谷此人确實無恥的有些明顯。

陶谷,本姓唐,邠州新平(今陝西彬縣)人。

是個官N代。

他爹唐渙擔任過夷州刺史。

不過,陶谷很小的時候,父親唐渙就被靜難軍節度使楊崇本給幹掉了。

楊崇本真不是個玩意兒,殺了陶谷父親後,還強收了陶谷母親。

陶谷就認了楊崇本當繼父。

小陶腦瓜子機靈又勤學好問,小小年紀便文采過人,寫得一手好文章,還懂夜觀天象。

乾化四年(914年)冬天,楊崇本被親兒子楊彥魯毒死。

母親趁機帶着11歲的小陶谷從楊家逃出,從此孤兒寡母在亂世存活,朝不保夕。

陶谷長大後,過年拜祖時,依舊對着楊崇本的靈牌磕頭。

他母親問他為什麼,他可是你殺父仇人啊。

陶谷回答說:“謹報養育之恩爾”。

認賊作父都說得這麼高大上,他媽還能說什麼?

還不是為了抱靜難軍的大腿。

後晉時期,陶谷踏上仕途,在宰相李崧的提攜下,一路做到知制诰,成為皇帝秘書,前途一片大好。

但老天爺又跟陶谷玩了一把。

天福十二年(947年)正月,遼軍攻下開封,在開封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沒能站穩腳跟,隻能撤兵,裹攜後晉官員回國。

陶谷躲進一間寺院,僞裝成和尚,卻被遼軍識破,持刀威逼,隻得随行。

陶谷擡頭指天,神秘兮兮地對朋友說:西南方五星連珠,中原會有出現新皇帝,耶律德光回不去了。

果然,二月十五日,劉知遠在太原稱帝;

四月,耶律德光在栾城殺胡林病逝。

陶谷趁機投奔劉知遠。

同年六月,後漢建立。

陶谷搖身一變,成為後漢王朝的給事中。

要想跑得快,全靠車頭帶。

陶谷想在新王朝出人頭地,得找個好老大。

他果斷投靠了權臣蘇逢吉。

蘇逢吉一上台,就把後晉宰相李崧的宅院田地全部收為己有。

不久,李崧從遼國回來了,他拿着房産證,要求蘇逢吉物歸原主。

蘇逢吉理都不理。

李崧聽說當初的小跟班陶谷是蘇逢吉的紅人,就請他為自己美言幾句。

陶谷非但不幫忙,反而為了讨好蘇逢吉,說李崧壞話。

最終,李崧被安上謀反的罪名,滿門抄斬。

後來,手下李昉(後來曾任宋朝宰相)向他彙報工作。

陶谷突然問:你認識李崧嗎?

李昉:認識啊,是我遠房的族叔。

陶谷呵呵一笑道:李崧被殺,我也是出了力的。

大宋無恥文人,可以裝一時,卻難裝一世

03

廣順元年 (951年)正月初五日,後漢大将郭威謀朝篡位,建立後周。

經曆兩次改朝換代,老陶俨然成了官場老油條,人生信條就2字:踩+爬。

大宋無恥文人,可以裝一時,卻難裝一世

柴榮 畫像

顯德元年(954年)五月,後周世宗柴榮禦駕親征,攻打太原。

時任戶部侍郎的陶谷和翰林學士魚崇諒一起奉命出征。

正好,魚崇諒母親病重,請了個假,順路去陝州接母親養病。

陶谷得知此事後,對柴榮說:魚翰林久未歸隊,也許有了二心。

柴榮起了疑心。

偏偏魚崇諒又寫信請示柴榮,說他母親病情加重,能不能再批幾天假。

柴榮登時就火了:你這麼孝順,翰林學士别做了,回家養你老母去吧。

陶谷成功取而代之。

(注:戶部侍郎比翰林學士官大,但翰林學士俗稱“儲相”)

陶谷手下有個姓權的翰林待诏,有一匹千裡馬。

陶谷眼紅了,就對老權說:我看上了你的馬,你看着辦。

老權委婉地拒絕了陶谷的無理要求。

陶谷當時沒說什麼。

一次,陶谷奉命起草密诏,又對老權說:皇帝讓我轉告你,他很喜歡你的書法,讓你抄一份密诏送他。

老權不疑有詐,認認真真寫好。

這時,陶谷突然來了句,你在搞什麼?未經皇帝準許就擅自抄寫诏書,這是要砍頭的。

老權才知中計,最後隻好忍痛割愛,破财免災,寶馬送給了陶谷。

久而久之,同僚都知道陶谷是個什麼玩意了,就都不願意搭理他。

可他依然官運亨通。

因為他極為擅長察言觀色,揣摩上意,巴結上司。

後周有個宰相叫魏仁浦,比陶谷小8歲。

也不知道陶谷從哪兒攀的關系,一口一個舅舅,搭上了宰相的門路。

04

柴榮登基不久,給大臣們布置兩道作文題:《為君難為臣不易論》和《平邊策》。

陶谷詳細制定一份攻滅南唐的計劃。

柴榮大喜過望,老陶真是個人才,升官。

既然計劃是你出的,那你就出使南唐,打探虛實。

南唐軍事實力不如後周,文化軟實力卻比後周強得多。

非常看不起後周這些大老粗。

南唐名臣韓熙載親自為陶谷接風洗塵。

宴會極盡奢靡,美酒佳肴,美女歌姬輪流上,就是要陶谷開開眼界。

陶谷一闆正經,美食嘗一點就完了,美色拒不接收。

吃完喝完,他在牆壁上寫了十二個字:

西川狗,百姓眼,馬包兒,禦廚飯。

南唐官員都蒙圈了,啥意思?

南唐宰相宋齊丘靈機一動,解釋道:

西川狗,就是蜀犬,是個獨字;

百姓眼,就是目,是個眠字;

馬包兒,就是爪子,是個孤字;

禦廚飯,就是官食,是館子。

合起來就是獨眠孤館。

意思是,我陶谷甯願獨守空房,也不會中了你們的糖衣炮彈。

韓熙載頓時就笑了:真以為我不知道你老小子的底細?

韓熙載找來秦淮名妓秦弱蘭,讓她扮作驿館小吏的女兒,每天在陶谷的院子裡打掃衛生。

美人計使得,全無痕迹。

陶谷随即上套。

一次雲雨之後,陶谷詩意大發,寫了《春光好》:

好因緣,惡因緣,奈何天,

隻得郵亭一夜眠?别神仙。

琵琶撥盡相思調,知音少。

待得鸾膠續斷弦,是何年?

莫是動了真感情?

居然詛咒自己老婆快點死,好娶了這位名妓。

文化人真講究。

第二天,南唐皇帝李璟(李煜他爸)接見陶谷。

陶谷又表示,老子一身正氣,絕不腐敗堕落。

就在這時,傳來歌聲。

這歌,陶谷還挺耳熟:好姻緣,惡姻緣,奈何天……

啥也别說,陶谷知道自己着了韓熙載的道,臉紅得跟猴屁股一樣。

灰溜溜回國了。

這時,他又聽到開封百姓唱起了一首歌:好姻緣,惡姻緣,奈何天……

得,陶谷的名聲徹底臭了大街,晉升徹底無望。

大宋無恥文人,可以裝一時,卻難裝一世

05

直到開頭那一幕,陶谷在第一時間為新主子獻出了自己廉價的忠誠,同時巧妙地拍了一記馬屁。

又找到了一次向上爬機會。

乾德二年(964年),趙匡胤命人對一些官二代進行一次選拔考試。

陶谷的兒子陶戬,也參加了考試。

可陶戬連一篇完整的文章都背不出來,陶谷隻好賄賂考官。

暗箱操作下,陶戬考試合格,被授予了一個小官。

最後東窗事發,陶戬被拿下,剝奪政治生命終身,考官全部貶職,陶谷奪俸兩月。

四年後,陶谷另一個兒子參加更難考的進士考試,結果榜上有名,名列第六,成為天子門生。

趙匡胤聽說此事後,心裡就膩歪了。

陶谷教子無方,陶邴怎麼還中了呢?這裡面是不是有存在某種問題或陰謀啊?

當場下令中書對陶邴一次重新考試。

結果出乎意料,陶邴真是靠真才實學考的進士,中書複試合格。

陶谷不知道趙匡胤鄙視自己。

覺得以自己的才華和資曆,遲早做宰相。

可等了好些年,也沒見什麼動靜,就着急了,托人不斷在趙匡胤面前推薦自己。

趙匡胤煩了,不給陶谷留一點面子,笑道:

“吾聞翰林草制,皆檢前人舊本,俗所謂依樣畫葫蘆耳,何宣力之有?”

一句話留下了一句成語,依樣畫葫蘆,也直接摧毀了陶谷的宰相夢。

陶谷方如夢方醒,萬念俱灰,寫下了一首自嘲詩:

官職須由生處有,文章不管用時無。

堪笑翰林陶學士,年年依樣畫葫蘆。

害人終害己。

陶谷終究還是要為自己的無恥買單。

直到開寶三年(970年),67歲的陶谷病逝,始終原地踏步,沒能繼續升官。

死後,趙匡胤才下旨追封他為“尚書右仆射”,讓他去陰曹地府當宰相。

參考文獻:《宋史》、《五代史》、《資治通鑒》、《續資治通鑒長編》、《東軒筆錄》、《南唐遺事》、《玉壺清話》、《曆代通俗演義》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