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大宋无耻文人,可以装一时,却难装一世

大宋无耻文人,可以装一时,却难装一世

图|陶谷赠词图 明 唐寅 台北故宫博物院

01

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初四日,黄袍加身的赵匡胤,率军杀回开封。

挟持了正在上班的大臣们。

宰相范质、王溥为首,下拜称臣。

但还不够。

怎么合情合理地让小皇帝柴宗训挪挪屁股滚蛋,成了赵匡胤的首要问题。

让别人说自己谋朝篡位?肯定不行。

大宋无耻文人,可以装一时,却难装一世

就算当了婊子,牌坊也得立。

怎么立?

赵大想起了聪明的老祖宗,他们早就为此发明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禅让。

当晚,赵匡胤便在崇元殿举办禅让大典,并召集群臣来见证。

可就在大典刚刚开始的时候,赵匡胤差点哭了——

可能因为第一次造反,不对,第一次举行禅让,经验不足,一天竟忙着装忠臣了,完全没想到还要准备禅让诏书这回事。

这会儿,尬的一比。

暂停大典?别闹,官员都等着呢,丢不起这人。

正当赵匡胤不知该如何收场之际,一位长着一双绿眼睛的人,晃晃悠悠从朝官队伍中走了出来,从容不迫地从袖子里拿出一份文书,得意洋洋道:呐,您要的禅位诏书。

真是喜从天降。

赵匡胤再定睛一看,才认出是翰林承旨陶谷。

赵匡胤表面笑嘻嘻,心中却非常看不起陶谷这个人,太无耻。

但这个坎儿算是过去了,赵匡胤还是升了他的官,让他担任了礼部尚书。

大宋无耻文人,可以装一时,却难装一世

02

赵匡胤说的不假,陶谷此人确实无耻的有些明显。

陶谷,本姓唐,邠州新平(今陕西彬县)人。

是个官N代。

他爹唐涣担任过夷州刺史。

不过,陶谷很小的时候,父亲唐涣就被静难军节度使杨崇本给干掉了。

杨崇本真不是个玩意儿,杀了陶谷父亲后,还强收了陶谷母亲。

陶谷就认了杨崇本当继父。

小陶脑瓜子机灵又勤学好问,小小年纪便文采过人,写得一手好文章,还懂夜观天象。

乾化四年(914年)冬天,杨崇本被亲儿子杨彦鲁毒死。

母亲趁机带着11岁的小陶谷从杨家逃出,从此孤儿寡母在乱世存活,朝不保夕。

陶谷长大后,过年拜祖时,依旧对着杨崇本的灵牌磕头。

他母亲问他为什么,他可是你杀父仇人啊。

陶谷回答说:“谨报养育之恩尔”。

认贼作父都说得这么高大上,他妈还能说什么?

还不是为了抱静难军的大腿。

后晋时期,陶谷踏上仕途,在宰相李崧的提携下,一路做到知制诰,成为皇帝秘书,前途一片大好。

但老天爷又跟陶谷玩了一把。

天福十二年(947年)正月,辽军攻下开封,在开封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没能站稳脚跟,只能撤兵,裹携后晋官员回国。

陶谷躲进一间寺院,伪装成和尚,却被辽军识破,持刀威逼,只得随行。

陶谷抬头指天,神秘兮兮地对朋友说:西南方五星连珠,中原会有出现新皇帝,耶律德光回不去了。

果然,二月十五日,刘知远在太原称帝;

四月,耶律德光在栾城杀胡林病逝。

陶谷趁机投奔刘知远。

同年六月,后汉建立。

陶谷摇身一变,成为后汉王朝的给事中。

要想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陶谷想在新王朝出人头地,得找个好老大。

他果断投靠了权臣苏逢吉。

苏逢吉一上台,就把后晋宰相李崧的宅院田地全部收为己有。

不久,李崧从辽国回来了,他拿着房产证,要求苏逢吉物归原主。

苏逢吉理都不理。

李崧听说当初的小跟班陶谷是苏逢吉的红人,就请他为自己美言几句。

陶谷非但不帮忙,反而为了讨好苏逢吉,说李崧坏话。

最终,李崧被安上谋反的罪名,满门抄斩。

后来,手下李昉(后来曾任宋朝宰相)向他汇报工作。

陶谷突然问:你认识李崧吗?

李昉:认识啊,是我远房的族叔。

陶谷呵呵一笑道:李崧被杀,我也是出了力的。

大宋无耻文人,可以装一时,却难装一世

03

广顺元年 (951年)正月初五日,后汉大将郭威谋朝篡位,建立后周。

经历两次改朝换代,老陶俨然成了官场老油条,人生信条就2字:踩+爬。

大宋无耻文人,可以装一时,却难装一世

柴荣 画像

显德元年(954年)五月,后周世宗柴荣御驾亲征,攻打太原。

时任户部侍郎的陶谷和翰林学士鱼崇谅一起奉命出征。

正好,鱼崇谅母亲病重,请了个假,顺路去陕州接母亲养病。

陶谷得知此事后,对柴荣说:鱼翰林久未归队,也许有了二心。

柴荣起了疑心。

偏偏鱼崇谅又写信请示柴荣,说他母亲病情加重,能不能再批几天假。

柴荣登时就火了:你这么孝顺,翰林学士别做了,回家养你老母去吧。

陶谷成功取而代之。

(注:户部侍郎比翰林学士官大,但翰林学士俗称“储相”)

陶谷手下有个姓权的翰林待诏,有一匹千里马。

陶谷眼红了,就对老权说:我看上了你的马,你看着办。

老权委婉地拒绝了陶谷的无理要求。

陶谷当时没说什么。

一次,陶谷奉命起草密诏,又对老权说:皇帝让我转告你,他很喜欢你的书法,让你抄一份密诏送他。

老权不疑有诈,认认真真写好。

这时,陶谷突然来了句,你在搞什么?未经皇帝批准就擅自抄写诏书,这是要砍头的。

老权才知中计,最后只好忍痛割爱,破财免灾,宝马送给了陶谷。

久而久之,同事都知道陶谷是个什么玩意了,就都不愿意搭理他。

可他依然官运亨通。

因为他极为擅长察言观色,揣摩上意,巴结领导。

后周有个宰相叫魏仁浦,比陶谷小8岁。

也不知道陶谷从哪儿攀的关系,一口一个舅舅,搭上了宰相的门路。

04

柴荣登基不久,给大臣们布置两道作文题:《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和《平边策》。

陶谷详细制定一份攻灭南唐的计划。

柴荣大喜过望,老陶真是个人才,升官。

既然计划是你出的,那你就出使南唐,打探虚实。

南唐军事实力不如后周,文化软实力却比后周强得多。

非常看不起后周这些大老粗。

南唐名臣韩熙载亲自为陶谷接风洗尘。

宴会极尽奢靡,美酒佳肴,美女歌姬轮流上,就是要陶谷开开眼界。

陶谷一板正经,美食尝一点就完了,美色拒不接收。

吃完喝完,他在墙壁上写了十二个字:

西川狗,百姓眼,马包儿,御厨饭。

南唐官员都蒙圈了,啥意思?

南唐宰相宋齐丘灵机一动,解释道:

西川狗,就是蜀犬,是个独字;

百姓眼,就是目,是个眠字;

马包儿,就是爪子,是个孤字;

御厨饭,就是官食,是馆子。

合起来就是独眠孤馆。

意思是,我陶谷宁愿独守空房,也不会中了你们的糖衣炮弹。

韩熙载顿时就笑了:真以为我不知道你老小子的底细?

韩熙载找来秦淮名妓秦弱兰,让她扮作驿馆小吏的女儿,每天在陶谷的院子里打扫卫生。

美人计使得,全无痕迹。

陶谷随即上套。

一次云雨之后,陶谷诗意大发,写了《春光好》:

好因缘,恶因缘,奈何天,

只得邮亭一夜眠?别神仙。

琵琶拨尽相思调,知音少。

待得鸾胶续断弦,是何年?

莫是动了真感情?

居然诅咒自己老婆快点死,好娶了这位名妓。

文化人真讲究。

第二天,南唐皇帝李璟(李煜他爸)接见陶谷。

陶谷又表示,老子一身正气,绝不腐败堕落。

就在这时,传来歌声。

这歌,陶谷还挺耳熟:好姻缘,恶姻缘,奈何天……

啥也别说,陶谷知道自己着了韩熙载的道,脸红得跟猴屁股一样。

灰溜溜回国了。

这时,他又听到开封百姓唱起了一首歌:好姻缘,恶姻缘,奈何天……

得,陶谷的名声彻底臭了大街,晋升彻底无望。

大宋无耻文人,可以装一时,却难装一世

05

直到开头那一幕,陶谷在第一时间为新主子献出了自己廉价的忠诚,同时巧妙地拍了一记马屁。

又找到了一次向上爬机会。

乾德二年(964年),赵匡胤命人对一些官二代进行一次选拔考试。

陶谷的儿子陶戬,也参加了考试。

可陶戬连一篇完整的文章都背不出来,陶谷只好贿赂考官。

暗箱操作下,陶戬考试合格,被授予了一个小官。

最后东窗事发,陶戬被拿下,剥夺政治生命终身,考官全部贬职,陶谷夺俸两月。

四年后,陶谷另一个儿子参加更难考的进士考试,结果榜上有名,名列第六,成为天子门生。

赵匡胤听说此事后,心里就腻歪了。

陶谷教子无方,陶邴怎么还中了呢?这里面是不是有猫腻啊?

当场下令中书对陶邴一次重新考试。

结果出乎意料,陶邴真是靠真才实学考的进士,中书复试合格。

陶谷不知道赵匡胤鄙视自己。

觉得以自己的才华和资历,迟早做宰相。

可等了好些年,也没见什么动静,就着急了,托人不断在赵匡胤面前推荐自己。

赵匡胤烦了,不给陶谷留一点面子,笑道:

“吾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俗所谓依样画葫芦耳,何宣力之有?”

一句话留下了一句成语,依样画葫芦,也直接摧毁了陶谷的宰相梦。

陶谷方如梦方醒,万念俱灰,写下了一首自嘲诗:

官职须由生处有,文章不管用时无。

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

害人终害己。

陶谷终究还是要为自己的无耻买单。

直到开宝三年(970年),67岁的陶谷病逝,始终原地踏步,没能继续升官。

死后,赵匡胤才下旨追封他为“尚书右仆射”,让他去阴曹地府当宰相。

参考文献:《宋史》、《五代史》、《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东轩笔录》、《南唐遗事》、《玉壶清话》、《历代通俗演义》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