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代打仗的時候,為什麼站在第一排的士兵,反而存活率高?

在古代冷兵器戰場上,交戰雙方排成整齊的軍陣,互相沖擊、擠壓、碰撞。排在軍陣前列的軍人一般首先承受攻擊,往往傷亡率要比後排的要高得多,尤其是騎兵沖擊軍陣的時候,高速相撞更是慘烈無比,很可能雙方前幾排士兵都會全部陣亡。

據不完全統計,封建王朝從夏朝到清朝這一段時間内,有史書記載并且有頭有尾戰役大約有4000起,足足占到了全世界戰争總數的三分之一,而且其中還不乏像秦趙之間長平之戰這種雙方投入兵力多達百萬的超大規模古代戰争,在這些戰争中,死傷的士兵更是多的數不過來。

古代打仗的時候,為什麼站在第一排的士兵,反而存活率高?

是以說更别提第一排的人,在人們認知中,槍打出頭鳥,是以前排的人死亡的可能性也更大了。不過這其實是錯誤的認知,真實古代打仗時,一般戰争第一排的士兵,反而存活率是最高的。

危險性上看,第一排确實要危險一點,畢竟第一波沖鋒,也是人體力最強的時候,而這些都會被第一排的士兵擋下。一般來說第一排的士兵是以下三種。第一種:老兵,作為老兵經曆過厮殺,不會像新兵一樣一交手就潰逃。老兵相比新兵心理承受能力要好,而且厮殺技巧純屬經驗豐富,是以老兵一般會被安排在第一排。第二種:死士,很多情況下會選擇一些犯下死罪的罪犯,其實這也算給他們一個機會。第三種:勇士,在利益的驅動下還是有很多人願意豁出性命去搏一搏的,隻要你有足夠多的戰功隻要有足夠的利益,有很多人會為了出人頭地而站在第一排。

古代打仗的時候,為什麼站在第一排的士兵,反而存活率高?

當然第一排是軍隊士氣的關鍵,如果不想被一波沖垮,自然要對他們更加優待。其實據我研究并不是,因為在古代交戰對于雙方來說導緻傷亡最大的是弓箭,如果身上的裝備不夠好就很容易死,相反站在第一排的士兵由于要首先接觸敵人,是以穿的是最好的盔甲,甚至還有盾牌來抵擋弓箭,以此來保證第一排士兵的存活率,第一排不倒就能保證軍隊陣型不亂,陣型不亂勝算會大大增加。是以說活下來的幾率還是不小的,在裝備上與後排的士兵差的不是一丁半點,後面可能铠甲都沒,自然前排存活率更高。

古代打仗的時候,為什麼站在第一排的士兵,反而存活率高?

最後就是從大規模戰役人數上看,其實前排更加安全,首先他們沖鋒之後,基本都是一路向前,不存在背負受敵的情況。而且還可以避免踩踏事件,畢竟戰局一旦混亂,前排隻要扛過第一波沖鋒,之後相對安全,可是後排的人就相對難了,基本上是混戰,莫名其妙的死了也很正常。

古代行軍打仗沒有看上去那麼容易,其中的門道還有很多,不然那些用兵如神的将領為什麼像個寶一樣被皇帝供着。當然如果天下已平,這些手握兵權的将領可就變成皇帝的心頭大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