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破樓蘭終不還”,樓蘭究竟是哪裡?為何中原人都如此憎恨?

樓蘭在許多人的印象中,是一個充滿了神秘色彩的王國,古往今來,描述樓蘭古國的詩句也不在少數,其中人們聽得最多的當屬那句“不破樓蘭終不還”,其實早在漢唐時期,就有83首詩提到了樓蘭古國,在這些詩句裡面,包含最多的修飾詞和動詞就是“破”與“斬”。可以說當時很多詩人似乎對樓蘭這個地方都有着格外的敵意,那麼問題來了,曆史上的樓蘭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以至于這麼多詩人對它心懷恨意呢?

“不破樓蘭終不還”,樓蘭究竟是哪裡?為何中原人都如此憎恨?

據相關史料記載,樓蘭古國處在西域的交通樞紐之處,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北境羅布泊的西北角,孔雀河道南岸的7公裡處。它連接配接着漢朝、西域還有匈奴這三方力量。也就是說,誰控制了樓蘭,誰就能夠獲得對三個地方的控制,以匈奴為例,他們掌握了樓蘭地區,便可以進一步強化對西域的控制,還能以此為跳闆,發動對中原的攻擊。

“不破樓蘭終不還”,樓蘭究竟是哪裡?為何中原人都如此憎恨?

如果漢朝控制了這一區域,那麼整個西域就會成為漢朝的經濟市場,絲綢之路将會進一步擴大。正是由于樓蘭地理位置的獨特性,使得漢朝那些豪情壯志的将軍們,都迫不及待的想要奪下這一區域。

“不破樓蘭終不還”,樓蘭究竟是哪裡?為何中原人都如此憎恨?

然而當時的漢朝獨尊儒術,使得中華文明成為了一個充滿和諧的文明,不會以暴力去迫害無辜的人,可當時的樓蘭卻讓漢朝極度失望,以至于迎來了它的危機。根據《史記》記載,當時的樓蘭國王一直首鼠兩端,他一方面對漢朝表示友好,拿了漢朝很多的黃金與絲綢,另一方面勾結匈奴,不斷的獵殺開辟絲綢之路的商人。當時西域地區的國家,對于樓蘭的做法感到痛恨,而那些絲綢之路上的商人,更是與之有着血海深仇。

“不破樓蘭終不還”,樓蘭究竟是哪裡?為何中原人都如此憎恨?

在這樣的背景下,漢朝最終發動攻擊,拿下樓蘭,并且囚禁了樓蘭國王,但到時的漢朝統治者——漢武帝,出于大度,把樓蘭國王給放了回去,沒想到樓蘭國王依舊不改本性,繼續與匈奴勾結,這才引起了漢朝對于樓蘭的徹底失望。

“不破樓蘭終不還”,樓蘭究竟是哪裡?為何中原人都如此憎恨?

是以在漢朝,隻要有雄心壯志的年輕人,必然會對這個屢次冒犯大漢王朝的小國,有着強烈的憎惡,要想使國家獲得強大,就必須要降服樓蘭,想要保證漢匈戰争的勝利,就得先占領這一區域,是以關于樓蘭的詩句,也就在曆史上以這樣的形式,呈現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