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真讓“馬光遠”說中了?2022年買房,有3個“壞消息”需要面對

作者:大川說樓市

經濟學家馬光遠不久前曾表示,2022年,房地産市場不會迎來爆發式反彈,這次調控的放松和過去不同,市場環境也大為不同,不要再對市場反彈抱有幻想。

真讓“馬光遠”說中了?2022年買房,有3個“壞消息”需要面對
衆所周知,在過去兩個月内,随着樓市的持續降溫,多地開始出台“限跌令”,更有部分城市出台買房補貼政策,為此,很多業内人士紛紛表示,2022年,樓市或迎來“救市潮”,房地産市場也可能會迎來爆發式反彈。基于此,經濟學家馬光遠才說了文章開頭的那番話。
真讓“馬光遠”說中了?2022年買房,有3個“壞消息”需要面對
那麼,問題來了,經濟學家馬光遠的這番話是為了“博人眼球”?還是實事求是的“真心話”?在筆者看來,後者的可能性要更大一些。為什麼呢?兩大樓市“信号”,可管中窺豹。

1、2021年12月10日,上海易居房地産研究院釋出了《全國百城住宅庫存報告》,根據該報告的資料顯示,截止到2021年11月份,全國100個城市的建立商品住宅庫存總量已經達到了52110萬平方米,環比增長2.1%,同比增長2.1%。其中,建立商品住宅庫存量更是連續4個月環比正增長,同比則連續36個月保持正增長。更值得一提的是,當下的全國百城庫存規模已經達到了自2016年8月份以來的最高值,創下近5年以來的新高。除此之外,2021年11月份,全國100個城市的建立商品住宅供應量為4495萬平方米,成交量為3437萬平方米,明顯呈現“供大于求”的狀态。

2、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截止到2021年的第三季度末,全國60個重點城市的二手房挂牌量已經突破320萬套,其中,像是北京、沈陽、武漢、南京、深圳、鄭州等城市,二手房挂牌量已經突破10萬餘套,甚至還有部分城市的二手房挂牌量達到了15~20萬套。不可否認的是,2021年下半年以來,不僅新房市場出現降溫,二手房市場的降溫也極為明顯。

真讓“馬光遠”說中了?2022年買房,有3個“壞消息”需要面對

綜上所述,一方面說明樓市的供給端明顯已經過剩(新房、二手房皆是如此),而另一方面也說明了房子的流通性在逐漸減弱,樓市購房需求縮水,再加上高層多次強調不會放松對樓市的調控。凡此種種,2022年,房地産市場會不會迎來爆發式增長自然也就顯而易見了,是以,在筆者看來,馬光遠地“預言”或成真,可能是大機率事件。

真讓“馬光遠”說中了?2022年買房,有3個“壞消息”需要面對

在這樣的樓市背景下,2022年買房,可能有3個“壞消息”需要面對。

1、買房後,房價上漲預期或大不如從前。前面我們已經證明了馬光遠的“預言”或成真,基于此,買房後就不要再期盼房價能像過去多年那般大幅增長了,特别是一些三、四線城市,在人口不斷流出,開發商回款壓力大的前提下,打折促銷、以價換量的劇情仍然會繼續上演,如此一來,買房後能保證不降價都已經算是“幸事”,更别談房價會大幅增長了,在這種情況下,說是房價上漲預期大不如從前也就不難了解了。

真讓“馬光遠”說中了?2022年買房,有3個“壞消息”需要面對

2、買房後,購房者要做好房子“減配降質”的準備(指期房)。我們都知道,最近兩年的樓市調控已經不再是單純的“限購”“限貸”“限售”等基礎操作了,而是對房地産金融、土地等領域的限制,特别是對房地産金融的限制,房企“三道紅線”的出台、“貸款集中制”的實施,無一例外的都預示着國家對樓市“降負債”“去杠杆”的決心,在這樣的前提下,各大開發商紛紛陷入“錢荒”的窘境,根據平安證券的資料測算,2022年,房企到期債務總額或高達1.5萬億元,比2021年還要多12.5%,換句話說,2022年,房企的日子或可能更苦。如此一來,部分開發商為了提高利潤,難免會采取“減配降質”的壞心思,就像知名房産專家盧俊說的那樣,這兩年買到的基本上都是“品質最差”的房子,在這樣的背景下,買房務必要擦亮雙眼,首選那些負債低、口碑好的品牌房企就顯得尤為重要。

真讓“馬光遠”說中了?2022年買房,有3個“壞消息”需要面對

3、買房後,購房者要做好房子可能會延期交房的準備。這一點不需要過多解釋,邏輯和上一條大同小異,開發商缺錢,房子可能會出現“減配降質”,但如果開發商缺錢缺得比較厲害呢?那就不僅僅是“減配降質”的問題了,而是延期交房,更嚴重的可能就要爛尾了。當然,作為購房者,我們也沒有必要過多擔憂,隻要做到按需購買、量力而行,不貪圖小利就可以了。

對此,你怎麼看?

我是@大川說樓市,關注我,了解更多樓市動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