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這麼哏兒——天津津南區60後大爺抗疫對話錄
李團記事本

天空有朵魚做的雲
李團住在津南區,以前叫做南郊區。
昨天下午5點,李團的發小老索,從天津的市裡發來照片:天津有朵魚做的雲,它是一條吉祥魚!
甭管趕上啥時候,甭管遇見啥情況, 天津大爺總能看見好風景,心敞亮,眼力好。
疫情突降,再來看看,微信朋友圈裡的天津津南大爺們怎麼說——
二測前
老孫說:
下午兩點咱小區做核酸二測,剛才業主群裡召集志願者,我打通手機就報名。
物業小王說人夠了。我說志願者不嫌多。
小王說真的不用了。我說你真的别跟我客氣。
小王說我真的不是客氣。我說你介不是真客氣還能是嘛?
我倆“真的真的”來回幾個個兒,小王去忙事兒電話就給挂了,這算那道,我不夠格?
老劉說:
皮褲套棉褲,必定有緣故,不是棉褲薄,就是皮褲沒有毛。
沒人請你賣騷癫兒,有力氣給我側面掃聽掃聽,我啥時上了黑名單?
給你掃聽來了,介是小王的原話:介大冷天,孫大爺把自己保護好就算當了志願者,真的,我求他了。
介原因啊,去年退休前,我被人孫哥孫哥的喊;眼下不去機關不用再染黑頭發了,兩鬓花白了,走哪都被喊大爺。太突然了,就不能先叫我“大叔”一陣子嗎,連個過渡都不給?
老吳說:
都61了,還要啥過渡?你咋不是孫猴子呢,山下埋了500年,崩出來還是年輕猴。
哪個屁把你崩出來了?
我得囑咐你,做核酸時穿厚實點,年過60,少把犯棱當英勇,沒染上奧密再凍出感冒發燒鼻涕哈喇子可勁流,救護車警車也得把你拉走去隔離,起碼鑒定幾天,小區“防範”升“封控”,大家綠碼變紅碼。到那時你啥也不叫,就叫小區一顆老鼠屎。
臭鴿子亂嘟嘟。
老孫是信鴿,優良品種,但不能總炸毛。
沒人請你們給我掰三觀,咱從來都是高覺悟的天花闆,麻溜挪窩去二測,當個規規矩矩的你大爺還不簡單。
二測後
怎麼樣,咱們60歲以上老人和小孩走綠色通道做核酸,年輕人想的真周到,才半小時就完事回來了,比一測時快多了。
就介樣享受到人生頭一次的“老人優待政策”,猝不及防啊,太突然了。
就欠再讓你排大隊倆仨小時,凍成孫子揍性就不突然了。
老孫隻是嘴煩人,剛才不是從家拿了一兜子“暖寶寶”送給醫生和志願者了嗎?
他像當年那種交通技校科班兩年的老司機,技術優守交規,脾氣臭怼乘客,态度決定一切知道嗎?你不改改臭脾氣,就是年輕人說的“壞人變老了”。
前天做完一測回到家,我那孫夥計哭着喊着說凍壞了。我給他講1976年唐山大地震,到了冬天大家還住地震棚,半大小子誰不是腳上手上長凍瘡,一個個沒事沒事的。現在的孩子抗災耐力太差。
孫夥計肯定怼你了。
敢怼我!就是反問了一句:大地震到新冠疫情怎麼都和您有聯系,是不是您方的?嘿嘿,這渾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