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趙利新)近期,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釋出消息稱:預計2022年全國小麥主要病蟲害總體偏重發生,發生面積8.1億畝次,其中病害發生4.1億畝次,蟲害發生4.0億畝次。面對總體偏重态勢的病蟲害,在2022年之初,管理機關、種植戶應做好哪些準備工作?1月11日,新京報記者采訪了河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院長李洪連教授,及山東省煙台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植保站站長于凱。

河南農業大學李洪連教授。受訪者供圖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在“2022年全國小麥赤黴病和蚜蟲等重大病蟲害呈偏重發生态勢”中預計,紋枯病全國發生面積1.2億畝,赤黴病、白粉病各發生面積9000萬畝;其中,赤黴病在長江中下遊、江淮和黃淮南部麥區、蚜蟲在黃淮海大部麥區偏重發生,條鏽病在漢水流域和西北局部、紋枯病在江淮黃淮麥區偏重發生。
李洪連告訴記者,小麥病蟲害種類很多,防治時期也各不相同,如小麥紋枯病防治關鍵時期是返青拔節期,過了春節就要進行防治;赤黴病防治關鍵時期是抽穗揚花期,像河南地區,該時期一般是4月下旬;蚜蟲雖然是全生育期害蟲,但防治重點是穗蚜(灌漿期);白粉病一般是返青拔節後逐漸開始發生,抽穗後發生較重。
河南周口的一處麥田。受訪者供圖
于凱告訴記者,種植戶需要提前準備好物資,農業管理部門也需要做好指導工作,現在煙台市高度重視病蟲害防控工作,在2021年11—12月份,煙台市及下轄區縣的農業管理部門所舉辦的新型職業農民教育訓練,有1萬多人次參加。
“目前,政府及有關農業部門要加強監測預警,及時釋出病蟲發生動态資訊,指導群衆進行防治。各級農資經銷商要備好防治用藥,而一般農戶隻需要根據農業部門防治指導意見,及時購藥進行防治就行了;種植大戶可以适當提前準備一些防治藥劑。政府部門如果要對條鏽病、赤黴病等重大病蟲害進行統防統治,則需要及早安排防治資金,招标采購防治藥劑,或及早購買植保服務。”李洪連說。
新京報記者 趙利新
編輯 唐峥 校對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