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躺在擔架上指揮最後一戰,3天3夜不合眼,犧牲後遭日軍挖墳開棺

應粉絲要求,寫一寫關于浙江的抗日故事,在查閱一番資料後,決定寫幾位浙江英雄故事,他們出生于浙江,卻為了保家衛國四處征戰,最後戰死沙場。

他們當中有的是國民黨軍人,有的是我黨人士,但無論是哪個派系,都無法抹去他們為國留下的鮮血和付出的生命。

比如今天講的這位抗日将領,就值得我們終生銘記。

他躺在擔架上指揮最後一戰,3天3夜不合眼,犧牲後遭日軍挖墳開棺

1943年的3月8日,一隊日寇急匆匆的來到湖北省石首縣藕池口山下,這群日寇此行的目的,是藕池口附近的一座墳墓,隻見他們将墳墓挖開,而後打開棺材,将屍體拉出來抛到野外,揚起鞭子鞭打,甚至還與屍體合影。

在他們作惡的過程中,褚如賓法師拼死阻攔,最終被這群日寇殘忍殺害,附近的群衆也十分憤怒,可卻沒有一點辦法。

被日軍挖開的墳墓中,埋葬的就是我們的抗日将領:朱炎晖。

他躺在擔架上指揮最後一戰,3天3夜不合眼,犧牲後遭日軍挖墳開棺

朱炎晖出生在浙江瑞安,自小家庭貧困,17歲便離開家鄉謀求生計,雖然從小過得朝不保夕,但他對學習很熱情,沒人教就自己學。

離開家鄉的那一年,他的背包中沒有多少幹糧,卻有着幾本視若珍寶的書籍,這也是他的人生中,唯一的慰藉。

辛亥革命時他投身粵軍當中。1926年時,國民政府對外高調的發出《北伐宣言》,熱血沸騰的朱炎晖投身北伐戰争。

他躺在擔架上指揮最後一戰,3天3夜不合眼,犧牲後遭日軍挖墳開棺

因為能吃苦,又嚴守紀律,到了戰場上從不畏懼,勇敢殺敵,他的職位上升很快,從小小的士兵到排長再到連長。

1929年,他被調到19路軍的61師擔任其中某團的連長,之後跟着部隊參加了粵桂戰争,後來立下無數功勞,被上級提拔為營長。

1932年,他所在的19路軍被調到淞滬防守,當時上海抗日救亡運動對各地影響都很大,19路軍上下全都堅定為民族而戰的信念。

淞滬會戰遷徙,19路軍的軍長蔡廷锴召開一次會議,在會議上揚言:要與倭寇決一死戰,朱炎晖也深受鼓舞,内心熱血沸騰。

他躺在擔架上指揮最後一戰,3天3夜不合眼,犧牲後遭日軍挖墳開棺

19l軍

1月19日,日軍的第九師團長植田開始下令,讓他們的軍隊攻打廟行和江灣,這一戰從19日打到2月25日,雙方對于陣地都不肯撒手。

但日軍有着飛機大炮裝備精良,十九路軍在與日寇對戰中死傷無數,損失慘重,在多次血戰中,朱炎晖奮勇殺敵,甚至三天三夜沒有睡覺。

哪怕身負重傷都不肯下了前線,一門心思與敵人死戰。而他這一次的奮勇也受到了上級的嘉獎。

他躺在擔架上指揮最後一戰,3天3夜不合眼,犧牲後遭日軍挖墳開棺

19路軍拼死抗敵

1933年,朱炎晖已被升任為61師二四一團團長,那一年蔡廷锴的十九路軍發動了福建事變,聯合共産黨抗日,反對蔣介石,成立了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

當時的朱炎晖緊跟着他的腳步,但後來國民黨開始鎮壓,蔡廷锴失敗,朱炎晖也被官兵軟禁,家中被抄。

不過他并沒有向人生妥協,而是積極向上,次年他就進入黃埔軍校高教班第三期學習,畢業後便被調到武昌陸軍軍校。

七七事變爆發後,全國投入抗日戰争中,8月日軍又在上海發動了戰争,當時朱炎晖被調到九十四軍一八五師隊任團長,他對于日軍的所作所為氣憤不已。

他躺在擔架上指揮最後一戰,3天3夜不合眼,犧牲後遭日軍挖墳開棺

1938年日軍為了徹底擊垮中國的抗日熱情,調集了重兵,向武漢前去,當時朱炎晖已經是五四六旅的旅長。

他立刻請求出戰,被準許後帶着部隊進駐金華地區,與敵人激烈對戰,日軍有着飛機和大炮裝備十分精良,一次次向着金華地區發動攻擊。

然而中國軍隊雖然裝備不如他們,但從未有過膽怯,朱炎晖更是沉着冷靜,指揮部隊與敵人厮殺。

但因為敵我力量懸殊較大,朱炎晖的五四六旅損失慘重,最後陷入了日軍的包圍圈,當時的朱炎晖身受重傷,在擔架上指揮戰鬥,他勢必要與軍隊共存亡。

他躺在擔架上指揮最後一戰,3天3夜不合眼,犧牲後遭日軍挖墳開棺

也正是如此精神,才能有效阻擊敵人,但最終朱炎晖在帶着五四六旅的戰士們突圍時,不幸身中數彈,壯烈殉國年僅37歲。

朱炎晖犧牲後,突圍出來的五四六旅幸存軍人悲痛萬分,他們将朱炎晖的遺體葬在藕池口山下。

可惜的是,後來日軍來到這裡殺害了褚如賓法師,還将朱炎晖的屍體拉出來鞭屍。

後來附近的鄉親們秘密的将他的屍體再次埋葬,國民政府追贈他為陸軍中将,等到1987年的時候,人民政府準許他為革命烈士。

他躺在擔架上指揮最後一戰,3天3夜不合眼,犧牲後遭日軍挖墳開棺

身負重傷仍不下火線,在擔架上指揮最後一戰,朱炎晖值得我們用一生去銘記他,也要銘記他是浙江人,浙江魂,浙江的英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