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解讀雙11:購物狂歡已成人工智能的最佳戰場

解讀雙11:購物狂歡已成人工智能的最佳戰場

在大多數人眼裡,每年的雙11都是一場購物的狂歡,鮮有人去探尋每一次狂歡背後的技術極限。2009年,阿裡的第一次雙11的技術極限是每秒400筆交易。如今7年過去,借助阿裡雲,阿裡将這個極限放大了437倍,今年的雙11,阿裡雲支撐起最多每秒有17.5萬筆交易建立,支付峰值12萬筆。從傳統意義上看,這似乎已經是今年新的技術極限了。但并不是,今年阿裡雲帶來了一個新的技術極限。

在今年的“天貓雙11狂歡夜”晚會上,阿裡雲人工智能ET,在全球觀衆的見證下,表演了一個“魔術”。一副32張撲克牌,然後由5位現場觀衆依次洗牌,打亂順序後,5位參與觀衆每人抽取一張牌。ET略作“沉思”之後,讓抽到黑色牌面的參與觀衆轉身,通過機器視覺識别出轉身觀衆後, ET瞬間計算得出5位現場觀衆每人手中持有的撲克牌。ET的神奇表現讓人驚詫,就連節目主持人華少都驚呼,“實在太不可思議了!”。從理論上講,32張撲克牌分到5人手裡要全部猜對的機率是2400萬分之一,ET究竟是怎麼做到可以瞬間命中結果的?它真的具有“讀心術”的超能力?

人工智能成雙11技術新極限

ET當然不會“讀心術”,整個魔術展示的其實是人工智能技術的成果。對于ET的這個魔術,阿裡雲人工智能科學家初敏揭曉了答案,“這是一個經典的魔術,不過這次是由人工智能魔術師來表演。32張撲克牌以De Bruijn序列排列,五人洗牌之後,實際上排列可能減少到32種,ET将轉身觀衆(黑牌)記作1紅牌觀衆記為0,進一步從32種可能性中算出最終的唯一排列。”通過初敏的解說,貌似ET表演的這個魔術并不困難,隻要一個記憶力好的魔術師都可以完成,但要知道,要讓一個人工智能完成這樣的魔術,可不僅僅需要一個好的記憶力這麼簡單了。ET的這場魔術,其實綜合性地展示了阿裡雲在語音識别、語音合成、自然語言了解、實時圖像識别、機器學習等人工智能領域關鍵技術的突破和綜合能力。

需要特别說明的是,本次雙11,阿裡雲人工智能ET并非僅僅出場表演一個魔術而已,它還融入了整個雙11的各個環節之中,可以說今年的雙11是人工智能在電商領域應用的元年,阿裡也第一次從人工營運走向人工智能,為雙11開辟了一個全新的次元——人工智能時代。今年的雙11,阿裡采取了人工智能算法,個性化推薦覆寫了産品推薦、搜尋、新聞源、社群中的使用者生成的内容、願望清單等方面,每個消費者都将體驗到自己專屬的雙11,包括獨特的主會場、獨特的資訊、獨特的内容推薦和場景識别。據悉,今年雙11阿裡電商平台将産生超過35億個個性化實時頁面,全部由人工智能産生,徹底挖掘出消費者的真實需求,不僅從量級上超越了人類的極限,還做到了對消費者心理的精準洞悉,相當于,阿裡在今年的雙11給每一位消費者都配備了一個“安靜的導購”。這是一個技術新極限。

電商成人工智能應用關鍵場景

公開資料顯示,在國内,人工智能從2011年進入爆發期,一系列人工智能領域的創業公司和投融資機構進入大衆視野。其中2014年增幅最大,達57.3%,到2015年,人工智能企業的增長才出現小幅回落,但數量還是達到了806家,平均每10.9個小時就有一家人工智能企業誕生。而在人工智能前沿技術研究方面,阿裡巴巴、騰訊、百度網際網路三巨頭走在了前列,值得一提的是,除了BAT之外,在人工智能關鍵技術語音識别方面科大訊飛的成績也相當不錯。目前,百度已經将人工智能作為自己的核心戰略,投入巨大地參與無人機、無人車的研發,在圖像識别、深度學習等技術方面取得的成就不菲;騰訊人工智能的研發和應用主要集中在自己社交産品中的功能嵌入和體驗層面;阿裡則是三家中唯一一家将人工智能技術在具體場景應用落地的集大成者,尤其是電商場景和阿裡雲全産業鍊生态的落地應用,從深度和廣度上拓展了人工智能的價值。

以前的雙11是人找貨,現在的雙11是貨找人。得益于阿裡雲在人工智能技術方面的沉澱, 讓阿裡有了“電商大腦”,它不僅讓消費者再搜尋自己的想要購買的商品更加精準,還實作了讓消費者想購買的商品主動找上消費者,也即是阿裡對電商大腦的一個期望:比你更懂你!依靠電商大腦,阿裡可以為商家提供精準的客戶需求比對,也可以為消費者提供更具差異化的個性化商品和服務推薦。這隻是人工智能線上上消費端的應用,在支付支援方面,螞蟻金融的螞蟻花呗可以瞬時授信,依靠的就是人工智能對海量資料的精準挖掘;在物流運輸方面,菜鳥物流在人工智能的應用層面也可圈可點,它可以智能化地調倉配置設定,根據區域化的曆史電商資料,可以做到提前備貨,智能分揀,極大地提高物流效率。在客服方面,阿裡推出人工智能服務産品“阿裡小蜜”,會員可以通過手機淘寶任意二級頁面便捷的找到小蜜,體驗服務、導購、咨詢、智能助手等功能,平均響應時效不到1秒,服務一鍵觸達。雙11作為每年一次的電商科技極限挑戰,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再次提升了電商各個環節的效率,成為未來電商平台的核心競争力。而電商的發展,也讓其成為人工智能應用的關鍵場景。

溢出電商,ET将成為普惠科技

阿裡雲最擅長的是将阿裡在電商領域積累的技術提煉出來,并向社會輸出,阿裡雲雙11當天收入超過1.9億,也是雲計算作為普惠科技,在各個行業發揮價值、不斷落地的結果。雲計算如此,人工智能也是如此。尤其是今年的雙11,馬雲在講話中數次提到普惠科技,透露出阿裡的科技能力輸出戰略,也标準着阿裡從電商到科技公司的轉型走進了深水區。人工智能在今年雙11的應用,展現阿裡在人工智能技術和應用方面達到全球領先水準,雙11從底層技術的最佳戰場變成人工智能的最佳戰場。

ET目前的能力已經不再局限于電商層面,在今年4月份湖南衛視《我是歌手》的決賽中,ET就曾登台亮相,并成功預測了李玟奪冠,展示了人工智能的計算和資料挖掘能力。尤其是今年雙11晚上會上,ET展現出的語音識别、自然語言處理以及圖像識别在複雜環境下的處理能力,令人印象深刻,比如在與華少的交流中,ET不僅能“聽懂”号稱“中國好舌頭”華少的話并在螢幕下方實時打出字幕,還能給出相應的回複,對答如流。不僅如此,借助ET深度神經網絡等機器學習技術,阿裡和杭州政府還搭建了一個人工智能的杭州城市資料大腦,ET通過對路口交通狀況的預測調控紅綠燈,使部分路段的車輛通行速度最高提升了11%。而ET超強的語言識别能力也得到了發揮,具有世界級速記水準的它,還在法庭裡當起了“書記員”,浙江省105家法院都已出現它的身影。

阿裡雲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已經開始從電商溢出,走向更廣闊的場景。前不久,Sort Benchmark在官方網站公布了2016年排序競賽CloudSort項目的最終成績。阿裡雲以$1.44/TB的成績獲得Indy(專用目的排序)和Daytona(通用目的排序)兩個子項的世界冠軍,打破了AWS在2014年保持的紀錄4.51$/TB。這意味着阿裡雲的低計算成本,為人工智能的大規模應用提供了基礎。如果說大資料已成為全社會的新能源,那麼人工智能就是推動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術快速發展的發動機,它必然在未來的不久成為整個社會發展的普惠技術,推動整個人類社會發生前所未有的變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