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用勢如破竹來形容淘寶直播,并不誇張:短短3年,它創造了一個千億級的新産業,2018年,淘寶直播整體帶貨規模達千億,平台每天直播場次超6萬場,湧現出81位年成交破億的主播。

交易規模與收入應該不是馬雲所關心的,馬雲對淘寶生态和業務考核有另一套标準。
馬雲最在意淘寶哪些?2015年時任淘寶負責人行癫的一段話,可以給出答案——“馬總很多思路跟我們不在一個頻道上。馬總覺得亮點是什麼?他覺得餘額寶給金融業帶來的一些創新,這是亮點,他不認為多賺了100塊錢是亮點。角度是不一樣的。是以我們是不是給制造業、給中小賣家、給就業帶來了什麼大的機會跟創新,有沒有這些東西,這是他最關心的”。
這一年淘寶啟動了無線化、社群化、内容化。不過,淘寶直播的上線是在2016年,與其他産品不同,或者說,淘寶直播其實就是一個集無線化、社群化、内容化,三位一體的新的購物方式。
淘寶直播啟動時在2016年,這一年秀場直播風生水起,也是這一年,跨境電商很火,越來越多的使用者喜歡上海淘,淘寶内容電商事業部總經理聞仲回憶說,“當時做了一份PPT的規劃,對未來做了一個展望,什麼是淘寶直播應該做的,第一設想是做海外,通過鏡頭帶使用者感受海外的東西”,聞仲規劃的第二視角,是農村電商,通過直播,“讓城裡人感受到農村的生活”。
如你所知,海淘與農村淘寶,是淘寶直播的戰場之一,但許多産業的直播興起卻是意料之外的,并未出現在淘寶設計者們的規劃中,如珠寶玉器、快消。
淘寶直播,幾乎颠覆了傳統的珠寶玉器模式。
傳統的珠寶玉器,國内有四會、揭陽、正平、瑞麗等都是全國知名的市場,有上百年曆史,如翡翠,從緬甸開采原石去了公盤,公盤之後,毛料和輔料都會拿去這些市場加工,加工出來的商品除了賣給淘寶店,更多的都是供給給了線下店以及旅遊市場。
翡翠的傳統銷售鍊路存在諸多問題,我們也經常見到各種傳統線下店的負面新聞,或價格太高,或店大欺客,或以次充好。消費者總結為一句話,“翡翠市場,水很深”。
淘寶直播的出現,改寫了傳統的翡翠銷售困局。雖然此前也有許多線下店觸網開設淘寶店,因為翡翠珠寶是非标商品,店家需要每個商品都一張單獨商品詳情頁,直播對淘寶店商家最直覺的吸引力就是,每個商品不再需要店家再單獨做商品詳情頁面,拍攝很多圖檔,直播,使用者所見即所得。
更大的改變是,這是空間次元的抽離,原有的珠寶市場,一個市場4萬平方米,人流量是8000-1萬人左右,直播意味着,這是個24小時且沒有人數限制的全新市場——四會的直播,人流量在40萬到200萬,這個市場每年開播500-800場直播,一個月成交額是在4個億左右。
網際網路的長尾聚集效應,讓翡翠檔發現了它的全新機會——繞過中間商,直接賣給消費者。對消費者來說,淘寶直播買翡翠,也有優勢,它省去了坐飛機或高鐵出行的麻煩,所見即所得,如是我聞,更重要的是——淘寶直播買翡翠更便宜了,傳統線下賣翡翠,很多商家都是“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的路子,一件玉器,恨不得是出廠價的20、40倍,淘寶直播間裡,翡翠市場的整體毛利率不過15%。也就是說,淘寶直播的出現,讓翡翠生意從“利大量小利不大”的困局,變成“利小量大利很大”的粉絲模式。如時下流行語所說的,“沒有中間商賺差價,賣家多賺錢,買家少花錢”。
事實上,淘寶直播也開始“反哺”淘寶賣家的線下店:随着直播形式的日趨流行,越來越多線下買翡翠珠寶的使用者也習慣性搜尋檔口店鋪的淘寶店,看你店鋪流量多不多,其他使用者購買的評價高不高。這些店鋪淘寶直播回放、淘寶店的評論,是線下購買很重要的一個參考。
除了美食、服裝、美妝、珠寶玉器,越來越多的行業和賣家從試探性嘗鮮,變成擁抱淘寶直播。
“經過這三年的探索,直播已經是電商的标配而不是選配”,聞仲說。
二、
媒介即訊息,媒介也是人的某種延伸,直播的興起,讓麥克盧漢的“地球村”變成現實,使用者在國内通過直播,逛海外商店,北方城市的居民也能通過直播,體驗南方農村果園豐收或出海捕撈。
通過視訊,淘寶使用者也能擺脫實體世界的空間限制,那麼淘寶直播與視訊購物,它的優勢在哪?
答案是,互動。
社會化平台、千萬賣家以及不計其數的商品之外,淘寶的另一個核心優勢是,“親”。“互動”是“親”的展現形式,淘寶直播是沉寂式、強互動、有溫度的購物形式。
直播的興起,與4G網絡普及有關,随着5G時代的到來,直播或許又有更高次元的更新。從技術與文明演進是相反的——文明的演進,從所見到圖畫,進一步到抽象文字,文字的出現文明誕生;技術的演進卻是另一個方向,資訊傳遞從文字、圖檔開始,再到聲音、視訊,最終擺脫空間限制,有了時間同步的直播。
從文字到視訊,再到直播,媒介所承載的資訊越來越豐富,使用者接納資訊的門檻卻是在降低的。人手一部手機的前提下,圖文資訊最為準确,視訊資訊更為豐富,直播是在視訊媒介的基礎上有了“互動”,陪伴基礎上的互動。
“可能外界看來,淘寶直播就是賣東西,就是把傳統電商更新為一個直播的方式。其實在我看來,因為最開始我入這個行業的時候,剛開始我也有點那種想法,原來直播我可以把我的東西賣出去,換一種方向,換一種形式。但是後來我覺得其實并不是,通過我跟我粉絲之間的交流和每天的直播,我感覺可能更多的,我的粉絲跟我是互相陪伴關系”。主播薇娅這段話很誠懇,“因為你想想看,每天晚上看直播,每天晚上8點準時收你的直播,有很多是老公工作很忙,有的是單親家庭,有些是以前都看電視劇,現在看我。還有一些探讨一下最近流行什麼,什麼東西好看,我該什麼好看,缺少身邊這樣的人。還有工作繁忙的護士、老師,身邊缺少一個可以聊天的人。我們通過直播除了在買賣東西之外更多的是一個陪伴”。
有淘寶主播說,“我們賣的不是貨,是三觀”。
三、
淘寶直播的年度盛典,聞仲宣布了“啟明星計劃”,培育1000名跨領域、跨平台、跨身份的主播,物流他們是其他電商平台或是某個領域中專家、達人。
“啟明星計劃”之外,還有“村播計劃”,覆寫全國100個縣,與100家機構關聯100家電視台,打造1000個農民主播月入過萬,将村播銷量做到超過30億。
随着淘寶直播的流行,2018年開始快手、抖音等平台也迅速跟進嘗試電視直播。PC時代,成就了“全網營銷,淘寶成交”,移動時代,這一情形換成了,“網紅的最終歸屬是淘寶”。移動網際網路與PC時代最大的不同還在于,“入口不再重要,更為重要的是場景”。
入口是從企業自身資源出發,是“導流”,場景是從使用者出發,是貼近使用者習慣。PC時代,百度有入口、騰訊有入口,百度電商失敗,騰訊電商也失敗了,因為使用者習慣“逛淘寶”。移動時代,孤島效應與馬太效應雙重疊加,使用者“逛淘寶”的習慣更強了——2018年淘寶年度消費者數量是6.99億。
對很多主播來說,反正都要變現,都要直播賣貨,為什麼不一步到位?
淘寶的優勢,在使用者端是更順暢且熟悉的購物場景,在主播端,除了更高的流量,更直接的變現,還有很多隐性的優勢——譬如,物流配送,譬如供應鍊,“擁有超過1千萬的賣家,幾乎提供了所有的社會商品”,還有直播配套的産業化,杭州九堡就成了“淘寶直播村”。2019年淘寶直播的計劃是,打造10個主播學院和100個金牌基地,更高頻次地服務主播,讓主播實作“都會播、拎包播、有地方播”。
這些優勢的集中概括,叫“阿裡巴巴商業作業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