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用大白話來聊聊:5G到底能幹啥?

相信無人駕駛将是5G時代最為亮眼的服務!

  這天,有個粉絲突然通過微信問了我一個問題“5G到底能幹啥”?

  這問題這麼簡單,但又問這麼大,一看就有毒,直接讓她上知乎或者百度搜尋篇科普文章發過去顯然不行,如果随意回答“5G就是4G的更新版啊”也可能有損我光輝專業的形象。

用大白話來聊聊:5G到底能幹啥?

  于是清了清嗓子,用電腦登上微信,組織了下語句,回複了過去:

  5G就是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網絡的理論下行速度能達到10Gb/s。

  像我們經常提到的物聯網技術和應用,在5G時代将大有可為,萬事萬物将會緊密的連接配接起來,組成一張覆寫全球的網絡,各行各業都将積極的觸網,進行産業更新。

  還有與物聯網概念經常出現的大資料、雲服務乃至智慧城市等理念也将進一步落地,我們的世界将因為5G的應用更智能、協調、科學。

  與此同時,你們經常使用的AI手機、AI音箱、VR/AR裝置,在5G時代通過高效的運算和分析,也将真正發揮出之前廠商宣傳的功能服務。

  回答完之後,暗暗籲了一口氣,幸好有之前的知識儲備。

  “老師能說人話嗎?對我們大學生會有哪些幫助呢,5G時代買手機還用花錢嗎”我的回答,遭到了無情的Diss。

  咳咳,好吧我今天盡可能的用白話來聊聊,5G到底能幹啥?到底能給我們普通使用者帶來哪些改變。

  大型遊戲和應用無需下載下傳,即時使用

  我們來試想一個場景:你新買了最新的iPhone X,和小夥伴們聚在一起,準備開黑時,發現新買的手機沒有裝王者榮耀,蹭免費無線等到驗證碼發過來,下載下傳完還沒等待安裝,發現小夥伴們早已經開黑完一局,要想再加入為時已晚。

  而進入5G時代以後,絕大部分的大型遊戲(至于應用更不在話下)都不用安裝,通過網頁或者輕應用或者H5或者遠端雲連接配接的方式(當然也一定會創新出其他技術實作方式),可以直接線上暢玩,而幾乎感覺不到延時,線上也能媲美用戶端的使用體驗。到那個時候,各大應用商店,也應該同步轉型更新.....

  打滴滴時,不會出現司機和乘客互相找不到的情況

  “師傅你到了嗎?怎麼看不到你呢?”

  “我早到了,就在你定位的地方啊,你出來了嗎?”

  “我在路邊等半天了,怎麼看不到你啊...哦哦,馬路對面開雙閃那個是你嗎?”

  “好吧,我掉頭過去,需要多等一會了”

  “不等了,我還是取消訂單了”

  現在我們的網際網路服務大多需要用到地圖定位,而地圖定位是通過GPS+網絡實作的,因為延遲和定位精度的問題,會有一定誤差,是以我們經常打滴滴等網約車的時候會出現司機和乘客互相找不到對方的窘況。

  5G的出現,以及配合即将大規模商用的北鬥等系統,未來有望實作即時的厘米級的定位精度,到那個時候“定位在哪,人就在哪,找不到人的情況有望根本上解決”,媽媽再也不擔心我打不到滴滴了。

  視訊、遊戲“卡”的時代 一去不複返了

  其實從3G和4G時代,我們的營運商就宣布視訊和遊戲服務,能解決“卡”、“掉線”、“畫面掉幀”等問題。但這就這幾年廣大網民的使用情況來看,視訊和遊戲的卡頓等問題依然非常突出,這其中的主要原因倒不是營運商虛标下載下傳速度,而在于這幾年3G、4G快速發展的同時,我們的遊戲、視訊也“同步”變得更大、更臃腫、更占據記憶體、更消耗流量,是以兩兩抵消,這效果就差強人意了。

  我為什麼會說5G時代會解決這個問題,是因為相比過去網絡速度和應用速度同步發展,5G時代網絡速度會超過應用的發展速度,理論速度相比4G提升了100倍。到了5G時代,一款手機遊戲,一部電影如果動辄5--10個G的大小,也隻能是小遊戲、小電影了。

  5G時代 無人駕駛真的要來了

  我們撇開倫理和法律法規,單從技術角度來看無人汽車,制約它發展的最主要因素除了系統和晶片以外,就是網絡了。由于汽車行駛的每一秒需要擷取和計算大量的資料,并且做出各種動作,需要高速的網絡支援,而在4G時代,無人駕駛為了保障安全測試的時候會以一個非常慢的速度來進行。

  可以預見,理論速度比4G快了100倍的5G,将極大程度的提高無人駕駛的運算效率,大大助力無人駕駛從理念到規模商用的步伐。現在北京的亦莊,已經開通了幾條允許無人汽車上路行駛測試的道路,和社會車輛同步享用道路資源,相信無人駕駛将是5G時代最為亮眼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