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家精品線上開放課程認定釋放信号:慕課将迎來行業發展拐點

中國慕課産業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離不開中國,如何更好的融入全球化發展浪潮,也是慕課未來發展方向。

  2018年1月15日上午,教育部召開2018年首場新聞釋出會,進行了首批490門國家精品線上開放課程的情況說明。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武漢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知名高校為主建設的344門課程入選,占比70.2%。

國家精品線上開放課程認定釋放信号:慕課将迎來行業發展拐點

  筆者了解到,2017年7月,教育部決定開展2017年國家精品線上開放課程認定工作,在國内各大公共服務平台上公開運作兩輪或以上,進行了混合式教學及翻轉課堂實踐的高校課程均可申報。經過半年的申報、評審,最終468門大學教育課程和22門專科高職教育課程,共計490門課程成為了第一批國家級的線上精品課程。

  筆者通過教育部官方網站,下載下傳了本次推薦490門慕課的表格,發現在這其中,中國大學MOOC入選322門,占據全部490門課程的近7成份額。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最受歡迎的十大國家精品線上開放課程”榜單中,中國大學MOOC占據其中7席。

國家精品線上開放課程認定釋放信号:慕課将迎來行業發展拐點

 教育部相關負責人在發言中提到,推出首批490門國家精品線上開放課程目的是進一步促進資訊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推進我國線上開放課程建設與應用深入發展,推動高等教育教學品質的“變軌超車”,提高教育品質、推進教育公平,實作高等教育高品質内涵式發展。

  在筆者看來,網際網路教育的概念風行多年,随着慕課模式的出現,讓普惠教育成為了可能,大量的使用者、學員有機會通過網際網路平台低門檻的接觸到最新、最優、最實用的精品課程。而中國大學MOOC能在教育部嚴格的稽核、評選門檻下,拔得頭籌獨占7成,也釋放了中國慕課未來的發展信号,而這也是我們今天所要探讨的話題。

  中國大學MOOC何以突圍 十占七成

  中國大學MOOC是高教社攜手網易打造的線上學習平台,入選322門,遠超其他各大平台總和。目前經過短短幾年的發展,中國慕課産業發展迅速,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大國,湧現出來大量的慕課平台,那中國大學MOOC何以突圍,占據精品課程7成呢?在我看來,有以下幾個因素。

  一、頂級企業(中國網際網路top5之一的網易)+頂級機構(高等教育出版社)合辦,優勢資源互補。網易是一家市值在400億美元的科技巨頭,而高教社是教育部主管、主辦的以出版高等教育、職業教育、成人與社會教育等各級各類教育教學用書為主的大型、綜合性出版社。網易掌門人丁磊評價網易教育産品時曾說過“我們做線上教育的目的不是賺錢。當時為什麼做這個項目?我就覺得全球的教育資源是不平等的,東方和西方,城市和農村都是不平等的。我們非常希望能夠通過網際網路這個管道和手段,打破各種壁壘,讓每個人都可以平等地進行教育。”而和高教社合作,能夠讓網易的理念和願景落地,為國家精品開放課程等優質課程的轉化與深入建設提供強大的助力與支援,向大衆免費提供中國知名高校的MOOC課程。

  二、課程優勢(名師、名校、社互動動、實用課程等)。中國大學MOOC豐富的名師名校課程來自衆多985高校的優質課程,擁有更好更全的大學課程,可以與名師零距離。完成課程學習後,可以獲得講師簽名證書。

  三、資金、平台、資料、使用者賦能,先天資源優勢強。中國大學MOOC作為巨頭攜手推出的平台,可持續發展的資金問題自然不發愁,而且不管是網易還是高教社其實都是“大資料”公司,高教社60年的發展過程中銷量超過20億,網易旗下教育、音樂、遊戲等每天的互動資料更是按億級别計算,二者的合作加上對使用者價值的賦能,未來潛力非常大,我們有理由期待更多課程的出現,并且“千人千面,精準推送到使用者”的學習體系也将逐漸落地。先天強大的資源資料,以及對資料和資源利用開發的能力,也是這個平台的優勢之一。

  與時俱進 前沿課程比對未來發展

  線上慕課平台有很多,但大部分都是學校教育或者K12教育的延展,或者是時下熱門的考研教育訓練等。筆者注意到中國大學MOOC這一次能給獲得關注和認可,很大的原因就在于其通過前沿的理念和思維,推出了與時俱進比對未來的内容。

  比如我們都知道當下科技的未來發展方向是人工智能,包括BAT、聯想、華為等在内的巨頭都已經入局。在中國大學MOOC我們就看到了相關課程,比如這期《人工智能系列前沿課程》,就認為随着Cortana,Siri等智能助手在人們日常生活場景中應用越來越廣泛,人類與計算機用自然語言溝通交流、解決問題的未來似乎并不遙遠。在他們的課程中,微軟亞洲研究院的研究員們将帶來人工智能研究前沿知識,包括多媒體計算、知識挖掘與圖計算、自然語言處理、以及微軟認知服務技術。同時通過項目實踐增強同學們的人工智能技術實踐能力。

  另外,我們也發現入局的各大高校也展現出了“行業未來趨勢”所在。比如在大學榜單上北京大學的課程“遊戲化教學法”,這門課程進行中遊戲化神秘物體貫穿始終,将每天發生在教師工作、研究中的日常行為組織成場景,運用舒緩的節奏,以場景為依據逐漸推出各個主要人物,這被認為是授課模式創新展現所在;再比如渤海大學的“網際網路+”管理學,引導同學們用網際網路思維審視、分析與處理管理的理論與實踐問題,培養網際網路思維與虛拟管理技能,這也展現了未來的管理學發展趨勢。

  機遇和問題并存 中國慕課未來發展如何破局?

  雖然目前快速發展的慕課模式存在一些問題,比如使用者價值提供、平台盈利等等,但我們縱觀中國産業網際網路和中國教育的發展未來來看,能給提供類似于線下課程的作業評估體系和考核方式慕課模式,無疑是未來的趨勢。

  這一次教育部優中選優,評選出490門國家精品線上開放課程,凸顯了我國推進慕課建設與應用的對外開放決心。打造中國線上開放課程品牌,在慕課建設模式、推廣應用和标準制訂等方面掌握國際話語權,将是未來政策鼓勵的方向。

  那中國慕課未來如何進一步深化發展,今天我們不談産業層面的話題,就從内容(課程)提供四個層面來做一些展望:

  有用:相比其他的網際網路教育模式和純粹以考試為目的的線上課程,慕課首先是要給我們廣大的學員提供有用的知識,而不是像時下各種答題APP主導的碎片化的僞知識。比如“C語音程式設計進階”這種課程,在目前每年有幾十萬程式員缺口的中國,就非常有必要展開。

  有趣:上文我們提到一種遊戲式的教學方式,這在我看來應該大範圍推廣,讓本已經有用但是枯燥的知識,變得生動起來,加強學生主動探知欲。比如一節研究學習古代穿着的課程,如果用“漢代服裝穿着淺析”這種标題,生動性就不如像中國大學MOOC上用“電視劇美人心計有哪些穿着不當地地方”這樣的标題,由熱門影視劇為由頭,有案例典型的進行剖析分解,學生自然興趣高,學的勤。

  多元:随着網際網路的發展,“什麼是知識”重新出現了定義,曾幾何時“區塊鍊”和“共享經濟”這樣的名詞絕對不會以知識的名義出現在我們的教育體系中,但這些概念的的确确在今天深刻的影響到了我們的科技和經濟發展。我們把這種稱為新知識或者多元的知識,而我們的慕課平台就應該在學校教育之外,多開設這種有價值并且代表未來趨勢的新知識課程,讓更多的學員赢在未來的起跑線上。

  國際化:中國慕課産業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離不開中國,如何更好的融入全球化發展浪潮,也是慕課未來發展方向。比如中國大學MOOC引入德國課程,邀請學員和德國科學工程院院士進行課題的探讨;再比如随着孔子學院的全球各地落地,該平台還将通過孔子學院進行慕課教學等等做法,都是慕課國際化的典範。

  寫在最後:另外随着産業網際網路和社交網絡的快速發展,使用者的自主意識開始覺醒,我們的慕課乃至所有的教育平台都應該讓把使用者由“閱聽人”變成“參與者”,發揮使用者的作用,讓使用者全面的參與體系的建構,方才是未來教育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之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