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丁道師:被忽視的百億農村電商代購市場

丁道師:被忽視的百億農村電商代購市場

最近有兩個新聞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這兩個新聞能夠火爆的原因在于二者都關注到了農村電商相關的一些探索和機會。我們先先分别看下這兩條新聞:

  新聞一: 京東、淘寶、百度……近期,越來越多網際網路巨頭的各類廣告出現在了農村的牆上,意圖搶占4--6線市場。

  新聞二:中國郵政拟投資1億元建立電子支付服務基地,發力手機及網際網路支付,與支付寶進行差異化競争,或将攻占農村市場。

  通過以上兩則新聞,我們可以從一個側面看出,在電腦主機滲透農村10多年以來,終于要開始從電商層面顯現其真正的價值,幾億人的農村市場将會因為電子商務的介入而發生本質的改變。

  但事實上,通過我在農村長期生活的經驗來看,情況并沒有我們預想的這麼樂觀。我曾經做過一個小範圍的調查,現在中國研究農村電商的媒體人和作者大部分是生存在北上廣深這樣的一些城市,大家坐在電腦前對農村電商指點江山,大部分人可能還沒去過農村就能洋洋灑灑寫出幾千字的文章來,這種情況下寫出來的東西大部分是憑空想象的空中樓閣。

丁道師:被忽視的百億農村電商代購市場

中國農村電商代表人物王小幫(速途網配圖)

  筆者長期的生活在農村,并且經常性的往返于農村和城市之間。從1998年以來,算是第一批接觸電腦并且連入網絡然後進行購物的農民,在我個人看來,農村電商至少應該要經過以下四個階段,而且不同地域的農村所經曆的時間點也是完全不一樣的:

  第一階段:電腦的普及;

  第二階段:網際網路的接入和網際網路意識的普及;

  第三階段:網絡購物;

  第四階段:網絡售物。

  我認為現在農村電商發展到了第三個階段網絡購物,而網絡購物又分兩個階段,分别是代購和自購。說白了這兩個階段分别是讓别人幫忙買東西和自己會在網上買東西。而我們今天重點要講的是就算第三階段裡面的第一階段:網絡代購。

  此網絡代購差別于現在非常火的海外代購手機、代購奶粉,這裡的網絡代購說的是大部分的農村由于年輕人外出打工,留下來的大批老幼有購物的需求,但沒有購物的能力,導緻在農村會在網上買東西的人地位特别高,往往一個村子有那麼一兩個會網購的人,就會幫助十裡八村的鄉民們購物。

  以我所在的農村為例,我較早的學會了上網購物以後,幫助七大姑八大姨在淘寶上買東西就成為了一項義務的工作。

  在闡述網絡代購市場之前,我先說下我多年來對于農村電商總結出的一個核心觀點:在中國農村,電腦和網線的接入不等于網際網路的普及,現在中國很多農村早已經普及了電腦接入了網線,但網際網路卻遲遲沒有普及。這句話我不做過多解釋,生活在農村的人應該明白我這句話的意思。

  在中國,仍然有50%的人是農民,并且長期的生活在農村。由于物流和資訊量的限制,農村電商讨論了這麼多年還發生在一個初期階段,導緻了我前文所講的農村電商代購異常的火爆,但是這個現象被大部分的媒體所忽視。我相信這個市場每年産生的交易額最少在數百億級别,隻是無法被納入監測範圍罷了。

  農村網絡代購數額巨大但無序

  農村網絡代購市場非常巨大,但由于沒有一套标準化的流程注定這種模式隻是一直處在蠻荒的發展态勢,而且做代購的人往往基于鄉土鄉情的關系,一般情況下都是沒有收入的(像我幫助老鄉,最多吃頓飯)。而且一旦産品買回來發生貨不對版或者假貨的情況,退貨的流程以及過程中産生的各種關聯也會無比的麻煩,搞不好還會影響鄰裡關系和睦。

  農村網絡代購雖無序但能長期存在

  農村網際網路觀念和意識真正意義上普及,需要農村城鎮化的加速普及,而這裡說的普及更多的不是“硬體”普及,而是“軟體”普及。以筆者所在的呂梁市某縣的一個農村為例,雖然也是數千人的大村,電腦在幾年前就已經普及到戶,但是電腦的開機率和使用率非常低下,最高的使用場景也就網絡視訊觀看(需求之間,操作簡單)。網際網路觀念的未普及到位導緻了這種無序的代購會長期的一直存在,哪怕在3年還是5年後,情況不會發生本質的改變。

  被忽視的農村網購代收市場

  在農村市場,還有一個被忽視的領域除了代購還有代收。不像城市裡有區有街有門牌号,北方的廣大農村地區的住戶是沒有詳細到号碼的位址(尤其是山區,山這頭一戶人家,山腰幾戶人家),即使網際網路普及了物流也無法送達。 我老家的一個解決辦法是,不管誰家到網上買東西了,統一把包裹放到村主任家裡,再由村主任發給村民或者村民自提。

  總結:有人說随着時間的推移和物流的覆寫,農村電商總會發展起來的。 但現在至少我看到的情況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願意呆在農村,紛紛跑到了大城市裡面謀生。農村青壯人士都不在了,何談發展?當然,以上也隻是我個人所見所聞,并不能代表中國農村電商大局的實際情況,事實上也的确如此,同樣是農村電商,也有一些地區走出來自己的一條發展之路,很多省市的情況并沒有我想的那麼悲觀。最後也希望大家能夠提供農村電商發展的一些範本,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