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朝的奪門之變明英宗朱祁鎮複位後,徐有貞和石享的結局如何?

“奪門之變”對于明英宗朱祁鎮來說,其實不是特别有必要。

因為當時明代宗朱祁钰病重不起,兒子又早早夭折,吏部尚書王直、禮部尚書胡濙、兵部尚書于謙等人已經說服了朱祁钰,打算複立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為繼承人。

雖然兒子當皇帝和自己當皇帝不是一回事兒,但是對于幽禁七年的朱祁鎮來說,許多事情已經看破,能從南宮中出來,當個名副其實的太上皇也不錯。有什麼政見大可通過兒子去實施。

明朝的奪門之變明英宗朱祁鎮複位後,徐有貞和石享的結局如何?

然而投機政客徐有貞、武将石亨和太監曹吉祥等人,為了搏個擁立之功,發動了奪門之變。

其實他們也沒做什麼,隻是打開了南宮的門而已,後續的事情幾乎都是朱祁鎮自己完成的,他到了奉天殿往龍椅上一坐,徐有貞等人帶頭高呼萬歲,這事兒便成了,其他臣子也跟着跪倒參拜。

這大概是史上輕松容易的政變了,此後這一幹複辟功臣都得了重用。

那麼徐有貞、石亨結局如何呢?不怎麼好。

先說徐有貞

朱祁鎮在曆史上的一大污點是殺忠臣于謙,但實際上他一開始并不想殺,認為于謙有大功,但徐有貞說“不殺于謙,此舉為無名”,意思是不殺于謙,複辟之事師出無名。

世人都知道,朱祁钰是于謙擁立的。朱祁鎮想要否定朱祁钰登基的正統性,就必須連帶于謙一起否定。可能是考慮到這一點,朱祁鎮聽了徐有貞的建議,處斬于謙。

明朝的奪門之變明英宗朱祁鎮複位後,徐有貞和石享的結局如何?

天順元年(1457年)三月,徐有貞被封為奉天翊衛推誠宣力守正文臣、武功伯,兼任華蓋殿大學士,掌文淵閣事,賜诰券,子孫世襲錦衣衛指揮使,後來更成為大明首輔。

經曆了土木堡之變和南宮幽禁,朱祁鎮再無初次為帝時的雄心壯志,無心朝政,徐有貞權傾朝野。

但是,雖然當初徐有貞和石亨、曹吉祥等人聯合起來搞事情,他們之間卻也是有沖突的。權利就這麼多,有人得到的多,有人得到的就少。徐有貞并不樂意分權給他們,成為首輔後更是有意識的疏遠,對他們的一些不法之事很看不慣,常在朱祁鎮面前說他們的壞話。

石、曹二人大怒,從此隻要一抓住機會就诋毀他,在他們的各種構陷之下,朱祁鎮以“圖擅威權,排斥勳舊”的罪名逮捕了徐有貞。

明朝的奪門之變明英宗朱祁鎮複位後,徐有貞和石享的結局如何?

恰在此時,天有異象,雷電閃個不停,朱祁鎮認為這是上天示警,放了徐有貞,貶為廣東參政。

石亨并不罷休,自己作了一封痛罵朱祁鎮的投書,嫁禍給徐有貞。朱祁鎮大怒,将走到德州的徐有貞抓回下了诏獄,沒多久,又有異象,承天門被燒,朱祁鎮大赦天下,也有放徐有貞出來的迹象。

石亨又加了一把勁,再次中傷徐有貞。

最後,朱祁鎮将徐有貞貶為庶民,流放金齒(今雲南瀾滄江一帶),天順四年(1460年)被赦免回鄉,成化元年(1465年)恢複了官員身份,但因饞殺于謙一事,遭到世人的仇視,未能再入官場,成化八年去世。

明朝的奪門之變明英宗朱祁鎮複位後,徐有貞和石享的結局如何?

跟徐有貞比起來,石亨野心更大,下場更慘

石亨是真正的心腸狠毒之人,于謙對他各種提拔重用,讓他有機會接近權力中心,朱祁钰對他也很是信任,重病時命他守候在旁。

可他卻翻臉無情,一切從自身利益出發。看出朱祁钰命不久矣,立刻就為自己打算,“擁立太上皇複辟”這種奇葩思路就是他首先想到的,說服了曹吉祥,然後才找到了徐有貞。

他對朱祁钰狠,對有知遇之恩的于謙也毫不手軟,力主殺于謙。

朱祁鎮登基後,石亨以功臣自居,嚣張跋扈,整個家族都飄了起來,《明史》上的記載是“其弟侄家人冒功錦衣者五十餘人,部曲親故竄名‘奪門’籍得官者四千餘人。”

徐有貞在的時候,對他還有一些制衡,徐有貞倒下後,他為所欲為地幹預朝政,将朝廷文職巡撫全部撤換成忠于自己的武将。最過分的是,他對朱祁鎮并無多少尊重之心,把皇宮當自家,哪怕沒有傳召,他想去就去了。

明朝的奪門之變明英宗朱祁鎮複位後,徐有貞和石享的結局如何?

朱祁鎮起初還忍讓,後來受不了了,對另一個心腹大臣李賢埋怨道:“閣臣有事,須燕見。彼武臣,何故頻見?”意思是石亨是武将,怎麼有資格随時入宮來見朕?

之後敕告左順門:“非宣召,不得放進武官。”

石亨的入宮次數這才變少了,他卻似乎不明白皇帝已經對他不耐煩,專橫如初。

他的侄子石彪封定遠侯,家裡有數萬猛士,後來涉及謀反及淩辱親王被治罪,石亨也受到牽連削官為民,其黨羽全被罷黜。後又被人以“謀反罪”告發,石亨病死獄中,侄子石彪、侄孫石後也被處斬。

史書上關于此事的記載很簡單,但我們完全可以想像其中的腥風血雨、殘酷鬥争。

總之,徐有貞和石亨擁立朱祁鎮是出于私欲,他們本身并不是正直忠義之人,有這樣的結局大快人心。順便一說,那曹吉祥也沒好下場,被磔刑處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