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親情在權力面前有多脆弱?吳三桂造反時,他兒子還在京城做人質

在古代,流行着一種叫做質子外交的外交模式。就是兩國在達成盟約後,為了防止對方變卦,或者說向對方表明自己一定會遵守約定,往往會給對方送去人質,以互相取信。而這個人質的人選需要有着很大的價值,是以往往會是國君的兒子。

親情在權力面前有多脆弱?吳三桂造反時,他兒子還在京城做人質

其最初始于春秋時代,流行與戰國時期。在那個時期的史書中,咱們經常可以看到比如“某太子質于某國”、“某國使太子為質”、“太子從某國歸”等類似的字句。

比如秦始皇嬴政的父親,秦莊襄王子楚,當初就是以質子的身份待在趙國。最後在商人呂不韋的幫助下重返秦國,繼承王位。

而到漢朝,國家一統,質子外交基本形成一種制度,其實質是中央王朝向與之建立藩屬關系的少數民族索取人質,雙方是一種宗主國與附屬的關系。“質子”又稱為“侍子”,大多以民族首領或部落酋長的兒子或兄弟、王室成員或權貴充當。兩漢時期,“入侍為質”和“納質為臣”的現象十分普遍,質子制度就成為兩漢處理民族關系的重要的政治制度。

當然,質子來到長安,除了當人質以外,還有着學習漢朝先進制度文化的目的。是以這個時期的質子更像是留學生。

親情在權力面前有多脆弱?吳三桂造反時,他兒子還在京城做人質

當然,漢朝政府也彰顯大國風範,對這些質子有教無類,補給給予最好的教學條件,甚至還配以官職。

當然,質子制度不僅僅展現在外交上,也展現在對内的一個國家治理上。比如在唐朝,藩鎮割據嚴重,唐朝中央政府為了防止藩鎮作亂,往往會征召各藩鎮節度使的兄弟子侄入京為質子。唐中央遂對藩鎮征召質子,若藩鎮背叛中央,唐中央便通過掌控人質以進行制裁。

吳三桂當初就藩雲南,其兒子吳應熊卻留在京城,應該就是和唐朝的藩鎮質子一樣,充當一個人質的角色。

而且這不是吳三桂想不想留的問題,而是非留不可。畢竟當時吳三桂的身份比較特殊,他雖然歸順了清朝,但他一來是明朝舊将,二來是漢臣,雖然宣誓忠于清朝皇帝,願意為清朝而戰,但他們卻沒有入旗,身份類似單成一部,或者也可以了解為單獨成一旗,既不屬于八旗漢軍,也不屬于綠營,是事實上的軍閥。是以其不可能得到清廷的絕對信任。

親情在權力面前有多脆弱?吳三桂造反時,他兒子還在京城做人質

甚至于最初的吳三桂和清朝更像是一個合作的關系,他反對的是李自成的大順政權,甚至于包括張獻忠。其對于明朝還是一個奉為主君的的态度,是以他當初打得是“複君父之仇”的旗号,而不是給清王朝征伐天下。

也正是因為如此,吳三桂絞死永曆帝前,大多數抗清勢力,比如李定國、文安之、張蒼水等人都對吳三桂抱有期待,他們覺得吳三桂跟已經入了漢旗,無可救藥的洪承疇、祖大壽等不一樣,還可以挽救,指不定哪天就能反正了。

當然了,這僅僅隻是名義上,因為滅掉了李自成後,吳三桂可沒對南明小朝廷心軟過,就連永曆皇帝都被他從緬甸給抓了回來,并處以了極刑。

這說明吳三桂已經完完全全投靠了清朝。

但這些并不足以讓清朝完全的信任吳三桂,而且甚至對其更加忌憚。因為在平定南明之後,清朝已經坐穩了天下,重兵在握的吳三桂不再是助力,而是威脅。

親情在權力面前有多脆弱?吳三桂造反時,他兒子還在京城做人質

當時獲封平西王,永鎮雲南,兼轄貴州,而且自主權極大,西南的軍政大權他一人獨掌,幾乎不受朝廷的節制。

“假以便宜,不複中制,用人,吏、兵二部不得掣肘,用财,戶部不得稽遲”

這樣的吳三桂俨然就是一個土皇帝。

而且作為一個降将、一個漢臣,他可以背叛明朝、背叛李自成、自然也就可以背叛清朝。對此,清朝不得不防。

于是,在多爾衮的操作下,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被留在了京城,作為人質,以要挾吳三桂,使其投鼠忌器。

當然了,多爾衮的面子功夫還是做得很好的。他親自做媒,将皇太極的女兒和碩公主下嫁吳三桂兒子吳應熊,封他為"和碩額驸",還加少保兼太子太保銜。

親情在權力面前有多脆弱?吳三桂造反時,他兒子還在京城做人質

對于這些,吳三桂心裡也很明白,雖然知道兒子是當人質,但他卻不能反對。因為他如果反對,那就證明其有異心,估計屆時就會面臨八旗軍的圍剿了。是以,這一點無論是清廷還是吳三桂都心知肚明,雙方表面一團和氣,私下裡各自想些什麼都是心照不宣的事情。

事實上,不僅僅是平西王吳三桂,當時的三藩都是這個待遇。比如平南王尚可喜的兒子第七個尚之隆,就和吳應熊一樣娶了公主當了附馬爺,并官至領侍衛内大臣。靖南王耿繼茂最厲害,他的三個兒子都在京城當了驸馬爺。

當然,這些并沒有讓清朝徹底的控制住三藩,他們還是反了。

值得一提的是,當初吳三桂造反之前,曾秘密派人去京城接過兒子,結果吳應熊不肯回昆明,使者隻能帶走了長孫吳世璠,後來吳三桂去世,便是有他繼承的吳周皇位。而不肯離京的吳應熊最終被康熙所誅殺。政治是一場交易,在這個交易市場裡面,友情、愛情以及親情都是可以交換的,有交易就有賺有虧,秦始皇由質子到皇帝,可以說是血賺,而吳應熊麼,隻能說是血虧到底了。

親情在權力面前有多脆弱?吳三桂造反時,他兒子還在京城做人質

當然,這裡吳應熊或許不是不肯走,而是他根本就走不了。因為他若離開,便是在告訴清朝,吳三桂即将造反,這無疑會影響吳三桂的計劃。而吳應熊如果留在京城,卻是對吳三桂助力頗多,一來可以穩住朝廷,二來可以利用自己的身份收集情報,結交重臣,充當一個内應的角色。

是以,或許從吳三桂決定造反那一天起,吳應熊就是那顆被舍棄的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