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念及山河雖萬裡,不及故園一枝梅

作者:古荒蒹葭

在想,假期早點到來, 我也早點歸去。隻此這樣的時代,無異于渡難劫波,真讓人驚慌失措。多少的人員流動,卻伴随着潛在的風險。但卻,不能因為又一波疫情的冒犯,就打亂我回家的節奏啊!在現在這種狀态下,日子一刻也不曾安穩,生活一絲也不能松懈。縱然防患未然,卻也始料未及,這不,陝西告急,河南告急,天津告急,深圳告急……當每波疫情突如其來的時候,各種緊急措施各就各位,白衣戰士們又開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戰役”。

在想,這已經是瘟疫兩年後的時光,也是生命中為數不多的災年。怎麼也說也會讓人記憶深刻,可最讓人難以忘懷的,除了大年三十吃年夜飯的場景,就數疫情時期一波又一波的核酸檢測了。可是,苦難是可承受的,人生是痛醒的,黑暗是短暫的,光明是必然的。我們務必像那隻海燕,無畏風雨,穿透烏雲,飛翔不羁的天空。不辭千山,不舍萬水,總有一種環環相扣的感覺,涵蓋了生命裡的全部。這些年來,因為疫情的緣故,阻斷了多少人回家的征程?回家的心情,就跟中了巨獎一樣,那種不可言說的,是迫不及待的。草廬簡陋,依有所念,山河萬裡,桑梓植心。

念及山河雖萬裡,不及故園一枝梅

但卻,在天涯海角漂泊多年,對故鄉越發沒有多少印象了。奈何,在一座城市栖身,誰不是苦大仇深?無房無車,沒家沒愛,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雖然五大三粗,有何能耐?有何本事?有何志氣?時間不是你的,自由不是你的,夢想不是你的,快樂不是你的,不過枉活一世,再怎麼死皮賴臉的鼓搗,沒日沒夜的折騰,也隻是數落着僅此而有的光陰,打發着不堪其憂的殘生。說白了,如此孤身無寄,卻也好高骛遠,充其量也就是俗不可耐的蝼蟻!以前極想做那隻飛出山窩的金鳳凰,後來才知道,沒有鳳凰強悍的羽翼,永遠也飛不高,飛不遠。終究在别人的城市苦熬半生,還是得立馬抽身、憤然而别!

奈何,稀裡糊塗的虛度了半生,才徹頭徹尾地清醒,人生的白紙上信筆塗鴉,寫滿了一半的廢文,如何能夠抹去?也曾聽長輩說呀“待到出人頭地,方可衣錦還鄉”,料得如今,有何德何能出人頭地?既沒有蘇秦發憤圖強、揚名立萬的決心,也沒有韓信忍辱負重、一躍而起的機緣,更沒有史公身陷囹圄、絕處逢生的毅力……不得不說,人往往需要在苦海中不斷泅渡,需要在困境中接受磨難,需要在打擊中屹立不搖、百煉成鋼!沒有人告訴你未來的路要怎麼走,但你自己要心知肚明;沒有人提醒你明天的日子該怎麼過,但你自己當有杆秤!不能總把希望寄托在不切實際的人事上,那樣你會哭得很有節奏!

念及山河雖萬裡,不及故園一枝梅

必然,離還鄉的日子近了,可并無多少念想!不如以前,老早就去火車站排一天一夜的隊,隻為買一張返程票。到最後,卻隻買回一張站票,而且坐車的人也多,擠得要死,那該是怎樣的一種心情呢?像那樣的站票,可不隻買過一次?記得那一回,站那25個小時,從廈門一路到武昌,也真不是人受得了的!可是站着也就罷了,權當一回戍邊戰士吧!可是那個餐别和售貨車,一會兒來,一會兒去,從這個車廂到那個車廂,都不曾消停過。當時的心情,也真是崩潰到極點。也隻能在别人的座椅旁邊傻乎乎地站着,帶到哪個旅客去上廁所的空閑,就到他的座位上坐一會兒,他一回來就立馬讓座。可是這種十年前的光景,真是讓人無語凝噎。多年以後,都有動車了。可那一次,買動車票,也是站票。卻也,幸運無比。車廂裡還比較空蕩。列車員是個女的,發現挺熱心的。就指着車廂一側的座位說“那邊沒人,你就坐那邊吧!”這是多年以後的經曆,卻又讓人感慨良多。

必然,回家的日子,是非常有限的。一年裡頭也就屈指可數的那幾日。有人會說“在家待着不好嗎?幹嘛要東奔西走跑來跑去的?”如果故鄉能夠帶給人生生不息的希望,那麼誰又願意孤身闖四方?如果生活能給人衣食無憂的安穩,那麼誰又願意每日每夜地拼命?永遠不可能想象,像刑萬強那樣背着大包兒小返鄉的群眾豈起在少數?永遠也不可能忘記,那年恰逢雪災,火車晚點,在隧道口趴窩近十個小時,然後一車摩肩接踵的人叽裡呱啦,簡直會讓人瞬間發瘋!也曾暗自想,終有一日,要有自己的立椎之地!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而不是像那一葉浮萍,沒有理想的歸宿!也常看新聞報道,那些住橋洞的拾荒者,那些住井下的貧苦階層,那些無家可歸的可憐人……且不說香港的筒子樓,且不提廣州的鴿子樓,且不言北京的蟻族,且不論傷上海的流浪大師,北京就是背景,上海就是商海,理想就是離鄉。你會發現,活着是需要勇氣的,人生是需要念想的,回家是需要期限的。何時?冒着風雪夜歸,那朵寒梅著花未?

念及山河雖萬裡,不及故園一枝梅

時近歸期人未歸,無限情懷意難違。

念及山河雖萬裡,不及故園一枝梅!

念及山河雖萬裡,不及故園一枝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