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丁道師:個人網絡安全防禦4大措施

近期,網絡安全事件頻發,從支付寶的大面積通路故障到藍翔技校官網被黑,再到攜程和藝龍無法登陸等問題,使人們再次把視線投入到網絡安全上來。

丁道師:個人網絡安全防禦4大措施

6月1日, 由中央網信辦、中央編辦等十部門共同舉辦的第二屆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在北京中國科技館啟動。在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啟動的同時,速途研究院釋出了《速途研究院:2015年1季度網絡安全報告》,報告從網民上網安全意識到網民維權等多個次元,展示了目前中國網絡安全領域的幾大熱點資料。

6月2日下午,環球資訊廣播邀請我做客《新财富時間》節目,就目前網民熱點關注的網絡安全相關内容進行了資料分享和解讀。我整理了一些當天分享的幹貨實錄:

近30%的網民遭遇網絡安全損失時自認倒黴

日前,速途研究院釋出了《2015年1季度網絡安全報告》,報告顯示48%的網民在遭遇網絡安全事件損失的時候,向服務提供商尋求賠償,這也是最直接的方式;29%的網民自認倒黴,沒有任何維權意識;16%的網民選擇法律途徑,這部分網民具有相對高的文化水準,還有其他方式比如向朋友求助等占了7%。

有近三成的中國網民在遭受損失後,選擇放棄維權,說明網絡安全的維權問題扔沒有深入人心,值得警惕。

安全事件頻發根源在于背後利益鍊條

俗話說無利不起早,沒有巨大的利益誘惑,就不會有這麼多的網絡攻擊和資訊竊取。資訊安全黑色産業鍊其實多年來一直存在,每年帶來的損失也大幅度增長,甚至現在還有一些專門的網站和應用公開的教學黑客入侵技術等手段,攻擊的方式越來越多,技術門檻越來越低,導緻現在出現了很多技術低級的所謂黑客也能禍亂市場。

前不久,一名18歲的“黑客”,竟然通過自學程式設計,帶領一批人在網上大肆盜刷别人的銀行卡,涉案金額近15億元。在筆者看來,這位仁兄的技術難以稱得上“黑客”,但造成的危害卻非常巨大,而這起事件根源就在于違法成本過低,擷取利益過大,是以要想杜絕頻發的網絡安全事件,就應該從根源上斬斷利益鍊。而要想從根源斬斷利益鍊,我們相關的立法就應該盡快出台,讓我們的執法者做到有法可依。

不僅僅是中國 網絡安全事件成國際性難題

事實上,國際上任何一個網絡大國,也基本都是遭受網絡攻擊損失最嚴重的國家。除中國外,美國、日本、南韓以及歐洲國家都遭受過不同程度的資訊安全問題。 以美國為例,僅僅美國核安全部門每天處理1000萬次網絡攻擊,美國安全局也表示我們正面臨嚴重網絡攻擊威脅。

一般來說,不管是政府層面還是企業層面的網絡安全的問題,有多種方式進行防禦。比如最基本的就是資料的異地加密備份、從業人員安全教育訓練、更新安全防禦機制和體系等等。

個人網絡資訊安全防護 四招來幫忙

作為普通使用者,要想建設網絡安全事件帶來的侵害,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提高網絡安全意識,時刻把握頭腦中的一根弦。 第二:電腦通路網頁使用安全浏覽器,智能手機最好安裝相關安全軟體。 第三:不同賬戶不要用同樣的密碼,尤其是弱密碼。 第四:勇于維權,發生利益受損之後,通過多種方式維權。

個人防護是最後一道防禦關口,也是防禦網絡安全問題侵害最主要的關口之一。很多時候,網絡安全問題還在于我們的廣大網民疏于防範,給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