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iOS天生流暢?其實并非技術優勢

在進入智能手機時代的十餘年裡,蘋果手機一直是行業龍頭,雖然安卓系統在全世界已經達到80%的市場占有率,但iOS依舊以其封閉、流暢等優勢混得如魚得水。

iOS天生流暢?其實并非技術優勢

在智能手機早期,由于iPhone起步較早,技術最為成熟,安卓手機與蘋果手機無論在硬體還是軟體方面都有較大的差距。即便iPhone價格高昂,但仍讓很多人趨之若鹜。

但手機行業經過了10幾年的飛速發展,無論在硬體還是軟體上都有了很大的變化,iOS與Android之間的差距也在逐漸縮小,漸漸形成了各有優勢的格局。iOS封閉、安全,Android開放、可玩性強。

隻是雖然Android進步飛快,但依然還是比iOS慢上那麼一些,當讓這在各廠家的釋出會上是不會展現這一點的,但對于兩者都用的消費者來說,二者還是在速度上有差別的。那麼為什麼經過這麼多次改進Android依然無法超越iOS的流暢度呢?是Android技術存在問題嗎?

iOS天生流暢?其實并非技術優勢

其實并不是,造成這種情況原因主要有兩點,首先是系統運作的優先級不同。iOS采用的顯示優先,就是螢幕顯示的優先級是最高的,它的運作順序是Touch—Media—Service—Core架構,Touch就是觸摸螢幕後的圖像回報,也就是說系統會先給使用者看他想看到的東西,然後背景再去運作程式。

但Android不同,它的運作順序為Application—Framework—Library—Kernal架構,名字跟iOS完全不一樣,但不影響它的邏輯。當我們打開一個Android應用時需要先放問它的資料,然後是架構,即Framework,第三個才Library才是顯示圖像。

換言之iOS的邏輯就是先給你看一個大概的圖像,等我忙完了再給你看完整版,而Android是不管先跑程式,都計算完再把東西完完整整的呈現出來。是以這也會給使用者一個錯覺,好像是iOS更快一點,但其實這并不能作為評判兩者之間速度快慢的依據,隻是iOS在抄近路而已。

第二個導緻二者之間差距的就是老生常談的背景推送問題,這主要是國内手機面臨的問題。使用蘋果手機切換程式後,背景程式就被系統鎖死,不會占用CPU和GPU資源,隻會占用記憶體來保留它的狀态。

當我們需要接受消息時,比如微信消息,那麼App的伺服器會将這條消息發送到蘋果伺服器,然後再由蘋果伺服器發送到使用者的手機。

iOS天生流暢?其實并非技術優勢

這個過程中是不會啟動背景應用的,當我們再次點開這個程式後,App才會重新聯網接收消息,是以我們在網絡差的地方會發現,明明收到了提醒,打開微信卻看不到消息,就是這個原因。

其實Android平台也是這個原理,隻不過它是經過谷歌的伺服器發送給使用者。但我國禁用了谷歌服務,是以國内的App為了保證自己的應用不被背景殺死,正常的接收消息,隻能不斷的激活啟動應用。

iOS天生流暢?其實并非技術優勢

而且為了能常駐背景,有些應用組成了聯盟,也叫全家桶,一旦啟動其中一個App,那麼背景的其它“同盟”也會被喚醒。到後來甚至不是為了接收消息而啟動,而是為了流量、使用者活躍度和使用者資料。

所有的程式都來搶資源,硬體也會吃不消,卡頓耗電都在所難免。是以國内手機廠商不得不加大記憶體容量,保證手機能夠容納這些應用,不至于影響前台程式的運作。

雖然國内手機廠商們也都推出了自己的推送服務,但标準不一,開發者需要不停的去适配,徒增工作量,是以參與的軟體也是少之又少,開發者們更願意選擇常駐背景。

iOS天生流暢?其實并非技術優勢

好消息是工信部牽頭的“安卓統一推送聯盟”在2017年成立,國内手機廠商全部參與其中,還有百度、阿裡、騰訊等軟體開發商。2018年8月份制定了統一推送服務UPS,并且在2019年年初釋出了《統一推送時間表》,顯然國内安卓手機統一推送已經勢在必行,屆時我國廠商與蘋果之間的差距也會進一步縮小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