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談賦能談助力,騰訊雲要實作什麼

不談賦能談助力,騰訊雲要實作什麼
不談賦能談助力,騰訊雲要實作什麼

近日,馬化騰第三次參加雲+未來峰會,提出了人聯網、物聯網、智聯網的“三網”的概念,騰訊“超級大腦”也正式亮相。馬化騰還提出了“一三五七”四個數字,其中“一”指的是一個目标——騰訊要成為各行各業的助手。

而要讓這麼多人來用騰訊雲,價格呢?騰訊雲總裁邱躍鵬在最後給出了答案,雲計算全面降價成為全球價格最低,AI應用服務免費接入。

騰訊今年為什麼要在價格上“做文章”?一直強調助力各行各業的騰訊雲究竟要實作什麼呢?

破除價格壁壘為哪般

具體來說,騰訊在CVM計算方面,AMD标準型執行個體降價30%、離線計算機型降價50%、P40卡的GPU機型GN8在西南地區降價20%;

在COS存儲方面,西南地區(重慶、成都)降價至9分9,低于行業均價33%,全球最低;在資料庫方面,西南地區(重慶、成都)全線産品降價30%;在CDN方面,官網最高降價幅度達20%。騰訊雲表示,這是全球所有雲服務廠商最低價。

而為何會出現這麼低的價格,我們不妨來看看騰訊降價的市場背景以及出發點。

1.雲計算市場的供給側改革

截至2015年底,據IDC統計,亞馬遜在中國雲計算的IaaS市場佔有率僅占4.3%,位列第六位。

無論是服務種類、創新速度、客戶經驗,中國市場已經出現了太多競争者。雲計算早已經不再是邊緣市場了。

就規模而言,據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統計,2015年,國内專有雲市場規模為241.6億元。70%的企業采用硬體、軟體整體解決方案部署專有雲,少數企業單獨采購和部署虛拟化軟體,硬體廠商也選擇了雲服務。

如今雲計算已經從過去的賣方市場正式進入買方市場,再也不是隻要你說自己是雲,就有人埋單的狀态。這就意味着,雲計算的供給側必須改革,降低價格也是一種改革方式。

我們能從美國雲計算發展的曆史中發現,計算生态系統的基石和突破口就是穩定、廉價、易用的IaaS服務。原來中國的雲計算市場,缺少的就是類似服務。而如今,利用更好的技術,更低的價格,雲服務才能快速崛起。

2.降價戰略的出發點是釋放更多技術紅利

作為騰訊雲的新一代高性能的企業級分布式雲資料庫,CynosDB擁有百萬級QPS性能,不限存儲,全面相容開源資料庫引擎,價格也僅為商用資料庫的1/10。通過面向通用硬體的極緻優化,騰訊雲釋放出更多的硬體紅利。

除此之外,騰訊雲強大的底層技術和基礎設施也可以被遊戲和直播平台引進,助力這兩個行業平穩進行,解決4k大屏行業未來要面臨的成本壓力。例如在王者榮耀出海的案例中,騰訊通過國内首家BGPanycast幫助使用者降低了35%的通信延時,減少了80%的網絡抖動,降低擁堵高峰60%的網絡丢包,實作全球同服。

是以,騰訊降低價格本質上還是想要通過規模效應為産業釋放技術紅利,将技術、産品以及生态等多方面的内容與價格優勢相結合,為行業更全面的雲計算産品和服務,實作行業紅利共享。

不談賦能談助力,騰訊雲要實作什麼

雲計算的向量在哪裡

雲計算可以很飄,但必須有商業方向。所有偉大的技術最終都是要賣出去的。而馬化騰在這次大會上提到一些東西可以給行業提供技術研發的商業方向——此謂向量。

1.市場的開拓:如何從存量使用者到增量使用者

 騰訊一直以來都有着流量優勢,而C端的客戶群也一直是騰訊雲的存量客戶,但是在大資料時代,C端規模及可擷取的利潤有限,騰訊雲隻有将目标從C端拓展到B端和G端,獲得B端和G端市場的增量市場,使企業使用者和機構使用者将成為雲平台主要客戶群,才能在雲市場中站住腳。

騰訊小程式“粵省事”就是全國首個基層民生服務的微信小程式。在這個小程式裡面,可以一站式的辦理一百多項民生服務,這個小程式也是騰訊開拓市場的例子。

不難看出,騰訊一直在利用技術、服務以及實惠的價格來吸引企業和機構,而有了這些B端和G端使用者打基礎,未來再反哺其他端口,引導其它消費的時候,它的影響力相對來說就非常強。

騰訊的打法有點像京東和拼多多的結合體。無論是京東還是拼多多,都是在使用者群裡尋找一個群體,再用這個群體去反哺其它服務,以存量使用者開拓市場,獲得增量市場。

京東曾以家電等高消費品的價格戰切入市場,以此來獲得高消費能力的使用者市場,在此之後,京東用高維打低維,再往下做任何一個低價的商品都可以獲得使用者群。而拼多多通過将騰訊前端的産品、遊戲思維和電商的強營運思維結合起來,開創全新的購物模式,以社交打通了購物的另一個藍海。

2.人工智能來襲,如何用技術王牌換資本

在今年的智能視訊高峰論壇上,愛奇藝宣布了打造技術生态、内容生态和硬體生态的新方向,自此之後,視訊行業高歌突進,AI+已經成為了各行各業的快車道

現在,國内的雲計算生意可不好做,基礎設施服務競争激烈,毛利低。而補充人工智能的增值服務,不但幫助客戶,對企業的業務也很重要。是以,如何利用AI加持雲計算,打造出技術生态,正是騰訊雲此次大會給行業帶來的思考命題。

騰訊雲擁抱人工智能的方法展現在“智聯調配”這個概念上。騰訊提出的智聯網,這裡不隻是連接配接雲和AI,更是要智慧連接配接雲到端,打造一個超級大腦,合理靈活地調配所有資源。

騰訊一直在助力企業和政府建立自己的超級大腦,并且在城市、工業、零售、金融、醫療等各行各業提供智慧解決方案。騰訊雲在甯波與合作夥伴曾用智慧方案來解決過火災報警的效率問題,僅僅今年一個春節就排除了79起的火災風險。

毋庸置疑,AI場景生态開始輻射式下沉,AI能與行業互相助力,帶來更精準的内容、更低的成本以及更高效的行業效率,BAT巨頭們确實也正在以AI技術為導向重新定義“雲”行業。

變化之中找杠杆,“連接配接”是BAT裡的重要角色

“連接配接”是網際網路時代提及度非常高的一個詞。在PC時代,BAT分别實作了人與資訊,人與商品,人與人的連接配接,也正是靠着連接配接為使用者帶來了價值。

智能時代的迅速到來讓“連接配接”一詞有了更深的涵義,在這個時代,産品不隻需要連接配接人與資訊,人與商品,人與人,還需要基于使用者的場景和現時需求提供後續的服務。按照CSA(Cloud Security Alliance)的定義:"雲計算的本質是一種服務提供模型",是以,雲計算是一種技術,也是一種商業模式,但更是一種服務,需要幫助使用者完成基于需求的全流程閉環服務或解決方案。

百度牽頭籌建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建立百度創新中心,招募管道商作為百度雲服務中心,覆寫全國樹立當地标杆,提出雲圖計劃等等,都是在希望與合作夥伴、使用者建立一個良好的連接配接,分享資源、技術等。

百度的連接配接政策還是以後端服務為主,主要是形成基于使用者的生活場景+百度體系的服務,但是在搜尋之外,百度的産品與市場支配者之間還是存在差距,除此之外,與阿裡、騰訊相比較,百度還存在線上支付和電商體系的弱勢。

阿裡創立阿裡創新中心,提出阿裡雲創客+,打造中國最大的網際網路創業平台,建立創業扶持計劃“風池計劃”。

一直以來,阿裡的連接配接政策都是變支付工具為生活服務平台和金融服務系統,但使用者對支付寶已經形成了“刻闆印象”,社交支付的功能一直不能很好地被利用,在O2O服務方面不占優勢,其後端服務和體驗生态仍然不足。

騰訊雲做“雲+未來”技術峰會 、建立雲+CTO俱樂部,提出雲+校園、雲+創業,并加速全球化進度,是注重雲在各行各業的助力與連接配接。在這次大會上更是提出了三網建設。

最重要的是,馬化騰在今年使出“七種工具”的整合大招,包括公衆号,小程式,移動支付,社交廣告,企業微信,雲計算、大資料與人工智能,以及安全能力等數字化工具,超級APP微信以及圍繞微信形成的服務生态看起來非常堅固。

綜上,雖然三者的政策不同,但最終的目标都一樣,BAT裡的這些”連接配接”在本質上都是一個入口,将使用者引入之後,提供最便捷、優質的服務,再影響其使用更多服務,最終讓使用者對雲生态圈形成依賴,擷取最大量的使用者,獲得最大化的利潤。

一直以來,除了BAT,國内其它雲計算都有點野蠻生長的味道,中國的雲計算市場也是以可能催生千百個項目和産業,但如何增加其使用率和留存率卻是所有企業要思考的問題。

最終,雲計算市場一定要留下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人為本,堅持提供基于使用者的場景和現時需求提供後續的服務,将人與服務連接配接,是目前最接近下一個産業時代入口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