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京大屠殺時,我國軍民為何不敢反抗?40年後一抗戰老兵說出答案

1937年盧溝橋事變,日軍開啟了全面侵華戰争,放言要在三個月内滅亡中國。一個月後的淞滬會戰中,國民黨軍隊在蔣介石指令下放棄抵抗,上海淪陷。日軍随即對國民政府的首都南京發起進攻,南京守軍将領僅戰鬥十餘天就下令撤退,南京也落入日軍之手。喪心病狂的日寇在攻入南京後展開了為期六周的燒殺搶掠,30多萬軍民慘死于日軍手下,血水染紅了整個南京城。然而當時南京城内那麼多國軍和年輕力壯的百姓,為何不奮起反抗,反而乖乖就範,任由慘無人道的日本人進行屠殺行為?直到40年後,才有一位在南京大屠殺中幸存的老兵說出了答案。本期視訊就來了解一下83年前日寇在南京制造的慘絕人寰的大屠殺慘案。

南京大屠殺時,我國軍民為何不敢反抗?40年後一抗戰老兵說出答案

淞滬會戰失利後,日軍兵分三路向南京進發。作為國民政府的首都,南京并沒有特别堅固的軍事防守措施,在1937年11月17日和18日南京高層将領進行的會議上,大多數人都向蔣介石表示,僅需要對進攻南京日軍做象征性的抵抗即可,國軍還是以撤出南京儲存實力為首要目标。國民黨陸軍一級上将唐生智則堅持守衛南京,他對蔣介石表示,南京是中華民國的首都,一國的象征,況且孫中山先生的陵寝還在此處,如果冒然放棄,對國民、對國際都不好交代。

唐生智的話提醒了蔣介石,放棄首都絕對是無法洗刷的恥辱,他必須要派人留在南京,哪怕戰鬥之後再進行撤退。從國際局勢考慮,中國保衛首都的反擊戰對于世界反法西斯戰争是輿論上的一大助力,想必蘇聯也不會坐視南京淪陷,後期必然會在軍事方面有所支援。蔣介石同意了唐生智留守南京的建議,任命他為南京衛戍軍司令長官,但仍不建議堅守南京,而是告訴唐生智隻需短期固守一到兩個月,讓國際社會知道國民政府對保衛南京做出了抵抗即可。

蔣介石為唐生智留下了約10多萬的兵力保衛南京,名義上是13個師又15個團的建制。但是這些士兵大多是從淞滬會戰中撤退下來的,剛剛經曆一場敗仗,士氣低迷,撤退途中又遭遇日軍的大轟炸,防禦工事出現失誤的國軍潰敗而逃,部隊人員嚴重缺編。還有一些是剛應征入伍的新兵,根本沒有進行過作戰訓練,有的甚至連槍都不會用。唐生智和這樣一群蝦兵蟹将被蔣介石留在了南京。

為了表明堅決抵抗日軍、保衛首都的決心,唐生智決定破釜沉舟,收繳了各部隊所有的船隻,以免有人放棄抵抗私自過江,不僅整個南京渡口的輪船全部撤除,連碼頭的通道也被關閉。唐生智還多次公開宣稱誓死保衛南京,與南京共存亡。

12月1日,日軍發起對南京城的攻勢,南京保衛戰正式展開。第二天,江陰要塞的海軍第一艦隊和第二艦隊就被日軍擊沉,這是南京政府唯一的水上屏障。12月8日,日軍已經攻破了南京外圍的一線防禦陣地,随之發起總攻。

12月12日,唐生智接到了蔣介石建議撤退的電報,召集師以上将領安排撤退事宜。此時已經有守城部隊私自逃離,途中遇到往這個方向增援的部隊,城内一片混亂。按照部署,除了36師作為掩護最後撤退之外,其他部隊都從正面殺出重圍,但是唐生智怕損失太多中央軍的嫡系部隊,又告訴他們如果突圍失敗可乘輪船過江。前後沖突的指令讓局勢更加混亂,而許多隊伍的長官隻顧自己逃命,沒來得及把撤退指令傳達清楚就乘事先預留的小船逃跑了,接到長官通知撤退的士兵放棄陣地防守,一窩蜂地湧向江邊,和尚未接到撤退指令的部隊發生沖撞,被打死或踩死者不計其數。

除司令部和部分嫡系中央軍乘船過江之外,大多數士兵都未能成功突出重圍。得知上級的撤退指令之後,所有士兵都想辦法逃跑,但人流擁擠中踩踏事件時有發生。還有很多百姓慌不擇路一起加入了逃亡隊伍,國軍士兵在混亂中被沖散,他們徘徊在南京街頭,而後放棄武器換上了百姓服裝,各自躲藏起來。

1937年12月13日早晨,日軍攻入南京城。日本人原本叫嚣三個月内就能滅亡中國,但是僅淞滬會戰就持續了三個月。中國人口之多和敢于抵抗的勇氣是日本人沒有想到的。為了實作他們的軍國主義政策,日軍決定在南京進行一場以威懾為目的的屠殺。占領南京之後,日軍首先在各個出口設定嚴密的哨卡,名義上是為了抓捕國民黨軍俘虜,還以摸手上的繭子的方式進行檢查,實際上青壯年無一幸免,都被日軍的卡車拉走。面對大批被遺忘在南京的國民黨士兵,日軍表示隻要他們交出武器,日軍一定會優待俘虜,放他們離開。為了取信于他們,日軍甚至宣讀了《日内瓦公約》中有關俘虜的權益受保護等相關條款。鑒于日本人侵略中國至今尚未做出太過聳人聽聞的殘殺事件,士兵們想象不到這是一群怎樣沒有人性的畜生,紛紛放下武器,等待日軍釋放俘虜。

南京大屠殺時,我國軍民為何不敢反抗?40年後一抗戰老兵說出答案

這其中就有當時擔任國軍教導總隊第三營勤務兵的唐光譜。根據唐光譜回憶,日軍繳械之後立刻翻臉,重重包圍的日軍架起機槍就對人群進行掃射,發現被騙但已經沒有武器的人們試圖逃跑,但根本跑不出日軍的掃射範圍,隻有極少數人從槍林彈雨中逃生,又被日軍二次俘虜。這其中也有一些勇士高呼反抗,“誓死不做亡國奴”,但很快就被日軍槍殺。而被俘虜的中國軍官都被日軍綁在樹上用來當做新兵練習射擊和劈刺訓練的活靶子,一些低等士兵就被集體活埋,而日本兵負責在坑邊砍頭。

日軍把被抓起來的士兵統一關押,但是不給他們任何吃喝。隻時不時有人來問他們餓了沒,有人說餓就會被日軍帶去吃飯。當時在牢裡的人不敢去往最壞的結果想,實際上被拉出去的人的确都死在了日軍的刺刀之下。在被餓了整整五天之後,唐光譜和一些被關押的士兵商議集體越獄,在牢中放一把火趁亂逃跑。但是沒等他們實施行動,被關起來的人就被日軍壓上了卡車,蒙着眼睛把他們拉到了城外。由于多日的水米未進,很多人已經虛弱到走不動路,更沒有力氣說話。

南京大屠殺時,我國軍民為何不敢反抗?40年後一抗戰老兵說出答案

随着空地上的人越來越多,很多俘虜已經意識到日軍想要集體槍殺他們的企圖。這幾天來不給他們吃喝就是為了讓他們沒有力氣逃跑,滿足這群沒有人性的劊子手屠戮人命的嗜好。想要活下去的人開始極力掙紮,大家互相撕咬彼此身上的繩子,盡力争取最後一搏。沒等到他們掙脫開,日軍的子彈就掃射而來,一排又一排的人被機槍掃中倒了下去。幾輪機槍掃射之後,空曠的地上已經沒有站着的人,殘忍的日軍拿着刺刀在倒下的難民中巡視,時不時地補上一刀,堅決不放過任何一個活口。直到黑夜降臨,整個屠殺場都一片寂靜,埋藏在衆多屍體之下的唐光譜才小心翼翼地從屍橫遍野的屠宰場爬出去。

除了被俘虜的軍人,南京城内的無辜百姓也沒有逃過日軍的毒手。占領南京的第四天,在安全區避難的中國難民們就被日軍雙手反綁,用繩子連成一串押到碼頭進行集中射殺,射殺之後又把幾萬人抛屍江水之中,企圖毀屍滅迹。南京放生寺、慈幼院的難民們也沒有逃過日軍的魔爪,被掃蕩的日軍集體進行槍殺。

南京大屠殺的主要執行者是日軍的第十六師團和第六師團,第十六師團的兩個少尉軍官向井敏明和野田毅在上級軍官的鼓勵下約定進行殺人比賽,率先殺死100人者勝利。兩個人分别屠殺了105人和106人,軍刀都因為頻繁使用而卷刃。由于不确定誰先殺到100人,兩人又以150人為目标展開第二輪比賽。

南京大屠殺時,我國軍民為何不敢反抗?40年後一抗戰老兵說出答案

根據報道,日軍僅在12月強奸的婦女就超過2萬人,從12歲的女童到80歲的婦女無一幸免。日本随軍記者稱“沒有不強奸的日本兵”“就算累得隻剩一口氣,隻要聽到強奸就會去”。許多日軍以嬰兒、孩子作為誘騙,允諾隻要中國婦女不反抗,就能放過她們的孩子,但在侮辱了婦女之後,他們直接就将刺刀捅進了孩子的體内。更有甚者,一些日本士兵面對反抗的孕婦直接剖開她們的肚子,用刺刀把孩子挑起來。喪盡天良的日本人在南京燒殺搶掠的行徑持續了四十多天,集體屠殺了19萬中國軍民,而零散屠殺的人數大約有15萬。

這些行為都能充分表明,日軍制造的南京屠殺慘案就是一場有預謀、有計劃地謀殺,他們不給被俘虜的官兵吃喝,使其喪失戰鬥力甚至反抗能力。即使日軍扔掉武器,徒手搏擊,也能輕易戰勝氣血體弱的俘虜們。身強體壯的士兵尚且無力反抗,更何況手無寸鐵還沒有戰鬥經驗的百姓。

南京大屠殺時,我國軍民為何不敢反抗?40年後一抗戰老兵說出答案

有一位在南京傳教的美國牧師親眼目睹了日軍在南京大屠殺中犯下的累累暴行,事後他如此評價:“當時如果這不是我親眼看過的,那麼說什麼我也不會相信,時至文明的現代社會,還會有這如同,不,是連野獸都不如的事情發生,日本士兵組團在南京街頭到處燒殺搶掠,奸淫婦女,數不清的女性遭受淩辱,這簡直就是人類文明的恥辱。”

1938年3月1日,任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總幹事的美國人喬治費奇抵達香港,他拿着記者馬吉冒死偷拍的日軍對中國人實施暴行的一些膠片,将它們藏在大衣裡帶上了飛機,并帶到了香港。在廣東省政府主席的邀請下,他将這些膠片展示出來,并進行了題為“日本兵在南京”的演講,揭露了日寇在進入南京之後短時間之内慘無人道的暴行。

但日軍的軍國勢力始終不肯招認對自己犯下的惡行,自1945年抗戰勝利後《申報》公布南京大屠殺的文章,日本就在否認其罪行。日本右翼分子甚至表示并不存在大屠殺,南京無辜慘死的30多萬軍民都屬于正常的戰争死亡。近年來日本甚至篡改教科書,将原本曆史書上“皇軍在南京進行屠殺,死亡人數約在4萬到30萬之間”的内容改成了“發生過殺害非戰鬥人員和掠奪行為”,把滔天惡行輕描淡寫的掩蓋過去。更有甚者,日本一些“否認派”認為南京大屠殺根本子虛烏有,這一論調得到日本許多政商勢力的支援。

雖然南京大屠殺已經過去了八十多年,但那段慘痛的記憶仍然給中國人留下了永久的陰霾,面對日本人企圖篡改曆史、甚至将自己塑造為二戰受害者的行為,我們更要銘記曆史,銘記國恥!

南京大屠殺時,我國軍民為何不敢反抗?40年後一抗戰老兵說出答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