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海口1月12日消息 2022年海南越冬水鳥調查暨全國黑臉琵鹭同步調查日前結束,共記錄到145隻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臉琵鹭,創下了自從2003年海南開展黑臉琵鹭同步調查以來的最高紀錄。

黑臉琵鹭 央廣網發 海尾濕地公園管理中心 供圖
黑臉琵鹭分布區域極為狹窄,種群數量極少,是全球最瀕危的鳥類之一,被稱為“鳥類中的大熊貓”,于1989年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二級保護動物名錄。2021年2月5日,黑臉琵鹭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一級保護動物名錄。
2022年海南越冬水鳥調查于1月7日至9日在全島範圍内開展,60多名調查隊員分成了10個小組開展調查,覆寫了海南島62個主要的水鳥栖息地。此次調查與全國黑臉琵鹭和勺嘴鹬的同步調查,為珍稀瀕危水鳥保護提供了科學依據。今年海南越冬水鳥調查全面的調查結果将在2月2日海南省“國際濕地日”紀念活動上釋出。
在3天時間裡,調查隊在東方市四必灣、臨高後水灣、儋州市新英灣、昌江縣海尾濕地、樂東縣莺歌海鹽場和海口市東寨港共記錄到黑臉琵鹭145隻,創下了自從2003年海南開展黑臉琵鹭同步調查以來的最高紀錄,原來的最高紀錄為2020年的108隻。值得關注的是,今年在昌江海尾國家濕地公園記錄到了7隻黑臉琵鹭,是黑臉琵鹭首次出現在此越冬。
近年來,黑臉琵鹭在海南越冬的種群數量在不斷增加,越冬地也越來越多,這是海南加強濕地保護與修複的效果顯現。(值班編輯鐘甯 通訊員盧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