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宅門:同樣母女分離,把大格格和楊九紅對比一下,差距就出來了

大格格雖然和楊九紅不是一代人,但是兩個人都曾遭受過骨肉分離之苦,而且這二人的骨肉分離之苦,也都是人為造成的,兩個人的結局,也都是至死沒有聽到女兒喊自己一聲媽!留下了遺憾!

大宅門:同樣母女分離,把大格格和楊九紅對比一下,差距就出來了

大格格的婚事被自己的父親忽視,耽誤成了老姑娘,她心裡是非常怨恨詹王爺的,大格格一面恨自己的父親,一面充滿了恨嫁之心,而隻知道帶兵打仗的詹王爺,體貼不到大格格的女兒心。

等詹王爺再次得勝歸來的時候,卻被白家父子堵上門告知,恭喜他得了一對雙棒外孫外孫女!詹王爺暫且放下白家父子的挖苦和諷刺,怒氣沖沖地趕到大格格的閨房外,還沒進門,就聽到了孩子的啼哭聲。

火冒三丈的詹王爺,氣得要摔死這兩個孩子,大格格護犢心切,激動地和詹王爺厮打起來,産後不久的大格格,居然把五大三粗的詹王爺,逼得趔趔趄趄毫無招架之力,可見,母性可以使人變得柔軟,更能使人變得無比強大堅韌。

詹王爺捆起大格格,逼問出了孩子的父親是貴武後,詹王爺既沒有讓貴武娶了大格格負起責任,也沒有找貴武算賬,而是讓人把孩子連夜帶到鄉下送人,把大格格送回蒙古老家!希望以此來平息這個醜聞!

孩子被送走了,大格格安穩富足的日子也随之結束了,大格格選擇放棄榮華、放棄身份、放下對未知的一切恐懼,去尋找自己的孩子!

然而茫茫人海何其渺茫,大格格曆經千辛萬苦找到了兒子黃立,卻沒找到女兒黃春,等她和黃立終于找到了黃春之後,黃春已經和白景琦未婚先孕被白家趕出大門,一路闖蕩濟南去了。

大宅門:同樣母女分離,把大格格和楊九紅對比一下,差距就出來了

然而大格格卻并沒有去和黃春相認!在确定了女婿白景琦的人品和擔當之後,大格格母子選擇在背後默默守護着黃春,他們母子日子過得清貧得很,明明就住在離白景琦的新宅子不遠處的一片荒涼的菜地裡,卻悄無聲息。

盡管日子過得艱難,但是大格格和黃立,卻始終沒有主動去認黃春,反而在背地裡默默守護着黃春和白景琦,白家宅子裡遭受強盜,黃立是第一個沖出來保護妹妹妹夫的,幾十年如一日!

直到大格格病得快不行了,實在想念女兒,黃立才去和黃春相認,後來黃春和母親團聚,然而黃春到了的時候,大格格卻已經離世了,去世的大格格神态安詳,穿着整潔得體的躺着。

這使得黃春痛徹心扉号啕大哭:“媽!你這是何苦啊!”的确,大格格到死都是有傲骨和體面的,她從未給黃春帶來一絲的麻煩和難堪,因為她知道女兒的身份尴尬,知道黃春在大宅門裡立足不易,她從來隻知道在背後默默的守望和付出。

把對女兒的思念藏在心底裡,不打擾,不計較,隻要知道女兒過得好就行了!正是大格格如此克制隐忍的母愛,反而成全了她和黃春的母女之情,母女最後一面的錯過,留給了黃春巨大的遺憾,卻把母親的慈愛光輝和人格定格在了黃春的心裡。

大宅門:同樣母女分離,把大格格和楊九紅對比一下,差距就出來了

從此之後,想起母親,黃春的心裡都是溫暖和思念,母女雖然沒相認,但黃春對母親情感的濃烈卻不比世間任何一對母女少!

反觀楊九紅和白佳莉,就是另外一種兩敗俱傷的模式!

楊九紅從濟南回來之後,人前人後,都透露着強烈的執念:“我是佳莉的娘!她不能不認我!”

白佳莉對此是恐懼的、逃避的。在奶奶帶大的白佳莉眼裡,楊九紅的身份,是她的恥辱和難堪,如果有可能,她甯願自己從來沒有被生下來!

但是楊九紅不這樣看,在楊九紅看來,“我生下了孩子,就是對孩子的天大的恩情,如果孩子不認我,不親近我,就不合天理,那我就怎麼都咽不下也理不順這口氣!”

可是楊九紅卻不想一下,十幾年的分離,原本就沒有什麼交集的母女,怎麼可能你在大庭廣衆之下,說一句“我是你娘!”孩子就熱切地奔赴到你的懷裡來?

大宅門:同樣母女分離,把大格格和楊九紅對比一下,差距就出來了

況且,女兒白佳莉在奶奶的教育之下,接人待物的标準和看法,根本和楊九紅截然相反,理念不同,三觀不同,這樣的母女關系,強行拉近,也沒有親密的感覺。反而是彼此的傷害!

後來楊九紅氣不過,也搶走了白佳莉的女兒,可以說是冤冤相報,沒完沒了,到最後母女兩人的關系反而越來越僵,楊九紅成了白佳莉口中的壞女人!至死也沒相認,楊九紅帶着一顆遍體鱗傷的心離世,白佳莉帶着無所謂的态度離開。

假如楊九紅願意後退一步,對于相認沒有那麼大的執念,選擇像大格格一樣,就遠遠地看着女兒,不強求不打擾,以她好,我就好的心态,處理和女兒之間的關系,不敢說最後白佳莉到底會不會被她打動,選擇認她。

但起碼楊九紅餘生的日子,不會過得那麼不開心,那麼的痛苦。也不會和女兒處成見面就掐架的仇敵一樣。有時候有些東西,就像是手裡的沙子,越想握緊反而流失得越多,張開手,反而穩穩地在那裡絲毫不減。

大宅門:同樣母女分離,把大格格和楊九紅對比一下,差距就出來了

是以說,同樣遭受母女分離,對比一下大格格和楊九紅,差距就出來了,很顯然,大格格的處理方法,更智慧,更通透!楊九紅太偏激,太狹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