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世人皆知“負荊請罪”,卻不知廉頗和蔺相如的最終結局,令人哀歎

世人皆知“負荊請罪”,卻不知廉頗和蔺相如的最終結局,令人哀歎

在我們的課本中,曾經學過負荊請罪。在這堂課裡面,我們知道了什麼叫做宰相肚裡能撐船,什麼叫做大局為重?而且也正因為這堂課,是以大多數人都知道了蔺相如和廉頗。

世人皆知“負荊請罪”,卻不知廉頗和蔺相如的最終結局,令人哀歎

不過過去我們的想法很簡單,就好像看童話故事一樣,公主和王子戰勝了一切困難,最終一起幸福的生活。但悲哀的是曆史從來不是童話,是以在蔺相如和廉頗将相和之後,他們也沒有過上幸福的日子,反而迎來了更加悲慘的結局。

那麼這兩位後來的結局又是怎樣呢?讓我們一起來走進這沒能呈現在課本上的内容吧。

在曆史記載中,廉頗和蔺相如還真不是一個水準的人,以廉頗為例,雖然他的人生也是起起伏伏,但是作為一個武将,他卻非常幸運地趕上了當年的五國攻齊戰争。

世人皆知“負荊請罪”,卻不知廉頗和蔺相如的最終結局,令人哀歎

在諸多史料記載中,當時的齊國乃是天下第一強國,趙國恐懼此戰有可能不勝,于是就隻派了幾千人出戰。帶着這幾千人出去做場面功夫的就是廉頗,在幾十萬人的大戰中,好像怎麼看都隻能當一個配角。

但讓人匪夷所思的是,廉頗居然帶着幾千騎兵一馬當先,沖散了齊國的前方陣地,給聯軍創造了機會,然後衆人一擁而上,居然就給齊國狠狠的來了個下馬威。

這時候大家才意識到,原來趙國不是來打醬油的,而這位帶着騎兵立下功勞的将軍也是以在六國中留下名号。而廉頗回國以後得到了趙王的高度認可,後被封為上将。

既然廉頗的成就如此傳奇,那麼能夠在他之上的蔺相如又是什麼級别呢?答案非常的尴尬,蔺相如隻不過是一個宦官的門客,而且在不久之前,甚至别人連他的名字都不知道。

世人皆知“負荊請罪”,卻不知廉頗和蔺相如的最終結局,令人哀歎

不過,蔺相如也和廉頗一樣趕上了一次機遇,那就是秦王要求以15座城池交換和氏璧,衆人都不敢出使,隻有蔺相如敢去。

于是蔺相如舌戰群儒,和秦王來了一番鬥智鬥勇,最終還保全了和氏璧。當時的趙慧文王就是一個勇敢的人,是以他格外喜歡這些熱血漢子,于是也把蔺相如提拔起來,甚至還讓他位在廉頗之右。

兩者對比可以很明顯的發現,兩人在一文一武方面都表現的非常出彩,有自身的特色,但沒奈何蔺相如是一個讀書人,就靠耍嘴皮子獲得的莫大成功。是以廉頗就格外看不上這個書生,甚至在排班列座次的時候,廉頗經常對他不爽,給他使臉色。

面對廉頗的步步緊逼,蔺相如自然有資格針鋒相對,但是人家為了顧全大局,一直退避三舍,結果蔺相如的舉動感動了廉頗,于是廉頗負荊請罪,來了個将相聯合。

當時我們看到這一段,大多數人都喜歡蔺相如,覺得他是宰相肚裡能撐船,而且,我們也普遍認為,趙國在召回文王這樣一個明君的帶領下,再加上将相合作無間,那麼秦國還真奈何不了趙國。那麼事實真是如此嗎?

剛開始的時候還真是這樣,秦昭襄王作為戰國時期的第一大魔王,在和氏璧事件失利以後,他很快又來找場子,于是就邀請趙王來會盟。這件事情在曆史上被稱之為渑池會盟。

由于秦昭襄王非常喜歡耍流氓,是以趙惠文王出使之前,廉頗與蔺相如就内外配合,準備幹票大的。首先就是廉頗出馬,要求趙王立下太子,一旦趙王回不來,就讓太子接班。不僅如此,廉頗還帶着幾十萬大軍就在秦王附近等着,如果秦王敢幹壞事,那麼秦朝之間立刻開戰。

緊接着就是蔺相如出馬,他随時陪在趙王身邊,而且每一次秦王調戲趙王的時候,他都會如同護着幼崽的母豹子一般沖出去與秦王對着幹,其場面之精彩,真可謂是讓人歎為觀止。雖然蔺相如幹的未必漂亮,但秦昭襄王也的确沒占什麼便宜。最終秦趙之間訂立合約,秦國不再與趙國對峙,而是一心一意地派白起攻打楚國,最終将楚國踢出了戰國強者圈。

但是接下來的事情就有些讓人心酸了,當時秦國最頭疼的隻有三個國家,分别是第一大強國齊國,老牌大哥楚國,還有一個就是硬骨頭趙國。

世人皆知“負荊請罪”,卻不知廉頗和蔺相如的最終結局,令人哀歎

結果,在趙國的配合之下,秦國先是幹掉了齊國,然後又廢掉了楚國,如今就該輪到趙國了。于是,曆史上大名鼎鼎的長平之戰爆發,秦國調集10萬大軍瘋狂進攻趙國。

根據曆史記載,當時最開始出戰的是老将廉頗,而秦國也隻是派了王龁,但可惜的是,老将軍還是打不過秦國的少壯派将軍,被揍的鼻青臉腫,隻能一味防守。

不過廉頗雖然是進攻出名,可是在防守方面也是一把好手,是以連搞了三道防線,雖然被突破了兩道防線,但最後一道防線始終牢不可破。

可惜,長城雖然外力不可攻破,但是新國王趙孝成王已經對他不爽,于是就把廉頗換成了趙括。此事蔺相如極力反對,甚至是以還被氣得病上加病,徹底躺在床上無法參與朝政。

世人皆知“負荊請罪”,卻不知廉頗和蔺相如的最終結局,令人哀歎

接下來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長平之戰戰神白起親自出手,四十五萬趙軍全部被滅。接下來,廉頗又和公子勝共同守城,發動了著名的邯鄲保衛戰。此戰打得十分慘烈,但秦國也是以損失了20多萬人,秦軍最終失敗而且被簽訂了不平等協定。

但這場大戰也導緻城内疾病和饑餓盛行,據說蔺相如就在饑餓與絕望之中死去,隻留下了老将軍廉頗。

然而老将軍也沒能挺過去,因為趙孝成王也死了,雖然在此期間廉頗又打敗了燕國的全國入侵,讓趙國獲得的一絲希望。但可惜,新任趙王又是一個糊塗蛋,結果把廉頗給逼走了。

世人皆知“負荊請罪”,卻不知廉頗和蔺相如的最終結局,令人哀歎

之後廉頗就一直坎坷流浪,先是在魏國,後來又是在楚國,期間雖然趙王想請他回來,可是郭開作祟,留下了一個廉頗尚能飯否的悲劇。最終廉頗死在楚國,死前依舊心念趙國。

這就是當年将相和之後的故事,雖然其中也有雙方合作的精彩故事,但到頭來也隻是各奔東西,且都不得好死,真是讓人可悲又可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