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武帝劉徹
劉徹,漢武大帝,聲名顯赫。
而若細究内情,他刻薄寡恩,殘忍好殺,更不念骨肉親情,實在冷血。
劉徹,求才若渴,卻随意誅殺。還教訓大臣說,不必可惜人才,人才是工具,不聽使喚便該死。
先後有六位丞相被他誅殺(李蔡、嚴青翟、趙周是自殺,窦嬰、公孫賀、劉屈牦是被殺),被殺的其他臣民更是不可勝數。
丞相石慶老邁,上疏請求退休,皇帝親自下手诏,嚴厲譴責,出語苛毒。
石慶以為他“歸丞相印,乞骸骨歸,避賢者路”的請求得到了準許,要呈還印绶。
丞相掾史看了皇帝手诏,說,皇帝哪裡是讓你卸職歸家,這是讓你引咎自裁啊!石慶吓壞了,哪裡還敢提退休的事。好歹又撐了三年,死在了丞相任上。
石慶死後,劉徹選擇連襟公孫賀為相,吓得他伏地不起,涕泣交流,出宮後,更是哀号:“從此危乎殆哉!”
伴君如伴虎,确實太危險,而漢武帝更擅長滅族。
李廣之孫李陵孤軍深入,殺敵過萬,援絕被俘,降入匈奴,被滅三族。太史公司馬遷為李陵說了幾句公道話,就被閹割。
貳師将軍李廣利與丞相劉屈牦私議立儲之事,被奸人告發,李廣利被滅族,劉屈牦被腰斬于東市。
對家人,劉徹也是無情。
陳阿嬌是劉徹的表姐,也是他的第一位皇後。
曾在年幼時,劉徹對姑媽館陶公主許諾:“阿嬌若嫁給我、我一定要修一座金屋把她藏起來!”
後來,在館陶公主的幫助下,劉徹被父親漢景帝劉啟确立為新太子。
陳阿嬌也成了劉徹的太子妃和皇後。皇後寶座僅做了一年,劉徹就移情别戀了。
在姐姐平陽公主家,他遇到了歌女衛子夫。
随即,他歌也不聽了,舞也不看了,起身更衣,點名讓衛子夫去侍候
。
之後,陳阿嬌被廢黜、貶入了長門宮,在悲郁孤獨中命殒黃泉。
衛子夫是劉徹的第二位皇後,和劉徹做了49年的夫妻。不能否認,劉徹對年輕的衛子夫是迷戀的。
太子劉據、衛長公主、諸邑公主、石邑公主,一男三女,都是衛子夫為劉徹生的孩子。
但歲月是把殺豬刀,年長色衰,劉徹對衛子夫的冷落和疏遠成了必然。
劉徹喜歡上了年輕貌美的李妍,史稱李夫人。
衛子夫
李妍的哥哥李延年是漢武帝劉徹身邊一個填詞唱歌的人。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笑傾人城、再笑傾人國”,這首歌是他為贊美妹妹而寫的。
他把這首歌唱給劉徹聽,如他所願,妹妹入了宮,被封為妃子。
李妍不僅外貌傾國傾城,更是能歌善舞,讓劉徹如獲至寶。一年後,生子劉髆。但不久李夫人就病死了。
死前,她拒絕劉徹看她的臉,她想把美麗和遺憾留在了世間,留給劉徹無盡的思念,以此憐憫善待她的兄弟及家族。
可惜,李妍低估了劉徹的殘忍。
她死後不久,弟弟李延年和李季都被劉徹滅族。征和三年,哥哥李廣利被族誅,李家盡滅。
作為皇帝,身邊怎會缺了美女?來了去,去了來,新歡一層層地覆寫舊愛。
晚年的劉徹再次迷戀上了一個女子,衛子夫則是以而遭受了滅頂之災。
這個女子姓趙,史稱趙夫人、鈎弋夫人或拳夫人。
這名字來自一個傳奇。
美麗迷人的趙鈎戈出生貧微,自幼殘疾,雙手握成拳狀,雖年已十多歲,但依然不能伸開。
劉徹伸出雙手将這女子的手輕輕一掰,少女的手便被分開,在手掌心裡還緊緊地握着一隻小玉鈎。
劉徹大喜,當即将她納入後宮。不久,趙鈎戈為劉徹生下了小兒子劉弗陵。
愛屋及烏,對這個小兒子劉徹極為疼愛。于是,他就動了廢太子的心思。
當時的太子是劉據,他是漢武帝和衛子夫的兒子,在七歲時就被封為太子,已經當了三十多年。
劉據性格仁慈寬厚、溫和謹慎,深得民心,劉徹實在無理由将這個兒子無端廢除。
而且劉據的母親是皇後衛子夫,舅舅是大将軍衛青一家,姨夫則是宰相公孫賀。
如此根基,要花點心思才可以撼動。
鈎弋夫人
在小兒子劉弗陵出生三年後,終究讓劉徹找到了機會。
公孫賀的兒子公孫敬聲因A錢被人舉報,劉徹大怒。
公孫賀主動申請捉拿朝廷重犯“陽陵大俠”朱安世,用來為兒子贖罪。
朱安世是劉徹最痛恨的一位俠士,多年通緝而不得。為救兒子,公孫賀拼了老命,竟然真的抓到了朱安世。
下面,公孫賀等着,期待兒子公孫敬聲被赦免。
可是,他的死期到了。
朱安世在獄中上書,聲稱公孫敬聲與劉徹女兒陽石公主私通,且在皇帝專用馳道上埋藏木人,以巫蠱之術詛咒皇帝。
劉徹大怒,下令追查。不管是真是假,他希望這是真的。
随即,曾七次為将抗擊匈奴的公孫賀和兒子公孫敬聲雙雙死在獄中,家族全被誅滅。
之後,又下令處死兩個女兒,即陽石公主和諸邑公主,理由是她們行巫蠱之術。
諸邑公主是太子劉據的親妹妹,衛子夫的親女兒。
接着,劉徹下令誅殺衛伉和曹宗。而衛伉則是已逝的大将軍衛青的長子,衛子夫的親侄子。曹宗則是劉徹和衛子夫的親外孫,衛子夫大女兒的兒子。
對衛氏的屠刀已經舉起,一切隻為小兒子劉弗陵鋪平接班人之路。
下面的故事,就像是一場戲。
這場戲和誅殺公孫賀一家的那場戲情節雷同。
劉徹寵臣江充在太子宮掘蠱,掘出桐木做的人偶,結論自然是劉據在詛咒老爸早死。
此時,劉據知道,自己已難逃一死了,索性發動兵變,斬江充,辨冤情,或許還有活路。
或許一切都在劉徹預料之中,或許劉徹根本沒有想到這個一向溫和敦厚的兒子竟然不乖乖地俯首就擒。
但結果很令劉徹滿意。
在追捕過程中,大兒子劉據自殺身亡,跟随他一起逃亡的兩個兒子——劉徹的兩個孫子全部被殺。
而留在長安的劉據的家人也未能幸免于難。
妻子史良娣、大兒子劉進、兒媳婦王翁須、女兒都被誅殺。劉進的兒子名劉病已,因還在襁褓中,被收進監獄,逃過一劫。
劉徹又下令收回衛子夫的皇後玺绶,衛子夫自殺身亡。
子孫盡被誅滅,她已無路可走。
4年後,劉徹立年僅8歲的小兒子劉弗陵為太子。
随之,劉徹死去,年70歲。劉弗陵繼位,史稱漢昭帝。
可惜,劉弗陵的母親趙鈎戈卻沒有看到這一天。子幼母壯,為了防止鈎弋夫人左右兒子,重演呂後稱制的局面,劉徹在死前斷然處死了她。
那一年,鈎戈還不到25歲。
都說漢武帝雄才大略,卻往往容易忽視了他的殘忍暴虐。
每個人作惡都會為自己找一個冠冕堂皇的借口。
“吾為天下計,豈惜小民哉”,這出自董卓之口。
何為小民?一條條曾經鮮活而如蝼蟻般枉死的百姓。
未央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