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用了七部手機,見證電話發展四十年

來源:豫記

七十年代,一部電話出現在村裡。我作為小小的一份子,從拉線電話、公共電話、大哥大、BB機、手機、智能手機一路走來,感受到時代的巨大變化。

我用了七部手機,見證電話發展四十年

王九雲| 撰文西瓜| 版式01

電話在七八十年代是稀罕物

正要熄燈,手機微信連三趕四地響起來。知道又是外甥女在親戚群裡發微信了,她在西歐,給國内打七個多小時時間差,每當我們要睡覺時,她生活的照片或小視訊,一發就是一大串。

一部小小的手機,我們在地球這邊,她在地球那邊,她手指輕輕一點,就能現場直播,讓我們足不出戶,不受機車勞頓,便可飽覽異國風情,這一太神奇了吧!我關掉手機,思緒在“電話四十年”上跳動。

我用了七部手機,見證電話發展四十年

“樓上樓下,電燈電話”,這是我童年常念叨的一句話。念叨歸念叨,可“電話”的概念一點也沒有。在那缺衣少糧的年代,隻幻想能穿件新衣服,吃頓白面條而已。

一晃到了七十年代,村裡架起了電線杆,一根長長的電話線,從鄉裡通向了村裡,電話機裝在大隊辦公室。

這種電話機是搖把兒的,聽筒在上面架着,打電話時,左手按着聽筒,右手搖把,搖罷松開,聽筒對準耳朵聽,然後就有接話員問找誰。

八十年代搖把的換成撥鍵盤的,電話機正面按着個圓盤,圓盤上十個空對準0——9十個數字,打電話時一個手指伸進要撥數字的孔裡,噌噌的撥轉盤。後來又換成按鍵盤的。

電話主要是接鄉裡的通知,有時村裡大喇叭也喊XX來大隊接電話,這是村裡唯一一部連接配接外部的通信裝置。但是在外地要想往家裡打個電話,十分困難。

我用了七部手機,見證電話發展四十年

1984年,我與同僚去上海進修半個月,因去時隻帶着200塊錢,在上海一百貨買了件呢子大衣,一下子花了90元。還有十天教育訓練任務,回不了家咋辦?借吧,同僚都拿的不多,讓家裡寄點錢吧。

在南京路找到一個封閉式的電話亭,一個人鑽進去先打到郵電局,再由郵電局接通鄉總機,總機轉到村裡,折騰半夜,不是等待就是斷話,再就是聲音太小,你這邊嗓子都喊啞了,那邊還在“啊,啊”、“喂、喂”。最後錢沒收到,隻好攥着二十幾塊錢省着花,才留出回家的車票錢。

進入九十年代,人們的生活水準逐漸提高,一些較富裕的家庭已裝上程控電話,村裡也有了公用電話,城市路邊的電話亭也多了起來,磁卡一插就可通話。

不過有時得排着隊等很長時間,碰上年輕人煲電話粥,更讓人着急。九十年代中期,村裡有做生意的腰間多了一種磚頭大小的黑東西——大哥大,這是身份和富有的象征。若有人挎着“大哥大”路過,會賺足羨慕的眼神:“啧啧啧,瞧捏呐跩勁兒!”

我用了七部手機,見證電話發展四十年

說到這兒,俺也嘚瑟嘚瑟。95年教育戰線突擊搞“普九”(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為友善聯系,中心校校長跑無錫,給各分校配備了冒牌大哥大——對講機,俺把它帶在身上,感覺身份驟然也富豪了。

但是,沒事兒的時候,它時不時嗡嗡幾聲,好像刷一下它的存在;有事時要麼打不通,要麼是群聊,凡是有對講機的都能聽到,沒有保密性。

也不知對講機都這樣,還是校長被人坑了,反正那次一下子買的十部都沒發揮作用,最後800塊錢的對講機,賣廢品也沒人要。

02

手機越發展越智能

未來的手機又是啥樣?

96年鄉教辦給每個學校配備一部BB機,也叫傳呼。有通知時,會一下子把全鄉學校都呼到,我們接到傳呼,立刻找公用電話回話。我的傳呼機号是5912100——17283,至今還記得。

大約用了一年多,我自掏腰包改成漢顯的,比原來的傳呼小,像火柴盒,有消息時,藍色螢幕上會跳出漢字。

這是人工傳呼,打通對方機号,把所留言講給報話員,再由報話員打到漢顯上。

新世紀初,家家裝上了座機,手機也普及到中等級層,大哥大轉型小巧玲珑,既美觀又攜帶友善,且增加了短信功能。

我用了七部手機,見證電話發展四十年

最開始的短信是拼音,來了短信,一排不分大小寫、且沒有間隔的字母,讓人看得頭疼,琢磨半天,像猜謎似的,有時把拼音抄下來,幾個人去研究一個短信。沒多長時間,手機就有了拼寫漢字的功能。

說起這個功能,我和夫妻還鬧過一次笑話。2001年春節前,我買了一部TXL手機,翻蓋的,銀白色機身,绛紅色的機蓋兒,筷子頭粗細的天線有指甲蓋長,看起來時尚婉約,我愛不釋手。

那年兒子在常州打工,過春節沒回來。我們因剛住進生活區,沒啥熟人,大年初一也沒人拜年,光我和夫妻在家,就趴在床上擺弄新買的手機,不知怎麼就拼出一個“韓”字來(夫妻的姓)。

驚喜之餘,又試着拼出他的名字和我的姓名,我倆對視大笑:神了!再寫點啥?夫妻說,寫上“二人結婚紀念”吧。我拼好後,想儲存下來,不知按了啥鍵,突然沒了。好不容易拼出來的,太可惜了,隻好重頭來。剛拼好,一按又沒了。再拼再沒。

夫妻說,沒就沒吧,正好練練手。電話驟然響起:“爸,媽,大初一您倆在家幹啥呀?發了好幾遍了!”我暈!原來幾次想儲存,都發給兒子了。

沒用幾年,我又換了直闆三星的,啥時候換上智能手機已記不清了,隻記得一次女兒拿着新買的智能手機向我講微信功能,說微信比短信更友善,能傳照片,傳小視訊,能視訊聊天、語音通話,還能發紅包轉賬......

我用了七部手機,見證電話發展四十年

在女兒的鼓動下,我換了部5.5華為智能手機,因我玩頭條需拍很多照片,直接買了高像素雙鏡頭的。

原來想智能手機怕玩不轉,沒想到半天不到竟無師自通,除了拍照攝影玩微信,還手機淘寶,做相冊,做彩視,賺流量,K歌什麼的,年輕人會的我會,年輕人不會的我也會,我的生活多姿多彩,打心眼裡感歎我們這代人趕上了好時代。

因4G手機經常提示記憶體不足,越用越慢,前段時間,又換了華為記憶體6G+258G ,雙卡雙待。細想想,加上赝品大哥大和BB機,陪伴我的“寵兒”,新手機已經是第七任了吧。雖然遠遠趕不上年輕人更新的速度,但足夠我這個五零後驕傲的了。

我用了七部手機,見證電話發展四十年

回想短短40年,電話從搖把、撥号、程控、BB機、大哥大、小靈通,到智能手機;從小記憶體到大記憶體;從見字如面到音像同步,已經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

走在大街上,随處可見人們用手機上網聊天,取景拍照,刷碼付款,曾經風靡一時的銀行ATM機,如今近乎無人問津,中國已進入無現金時代,這是在40年前想都想不出來的巨變。

我經常想,如今我國的綜合國力如此強大,發展速度如此之快,再過40年,手機又該發展成什麼樣子呢?如果上天能再假我二三十年,或可見時知幾。

(圖檔來自網絡)

來源丨正觀新聞正觀号 豫記

編輯丨紅豆

圖源丨網絡

轉載請私信

我用了七部手機,見證電話發展四十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