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7歲的紅軍小戰士因傷留在陝南,随後建立了蘇維埃政府并擔任主席

17歲正是我們朝氣蓬勃的年紀,在當今的社會中,17歲就是一個高中生的年齡,很多學生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沒有辦法去解決,可能處于懵懂的狀态。

但是在革命年代,17歲的年紀早已經為了民族大義而拿起槍進行戰鬥。在曆史上,有一位年僅17歲的小戰士,因為傷病的原因而與部隊暫時分離,憑借自己的一己之力,發動群衆在敵後擾亂敵人的攻擊。

證明紅軍戰士憑借着自己一人之力,發動了幾十名群衆,成立了一支革命隊伍,并且建立了蘇維埃政府。這個小紅軍戰士名叫趙長江,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這名小戰士的經曆,了解這名小戰士的經曆吧!

17歲的紅軍小戰士因傷留在陝南,随後建立了蘇維埃政府并擔任主席

在1932年11月的時候,來自洪湖革命根據地的紅三軍路過陝西境内,紅三軍是當時土地改革中共産黨所上司的一隻武裝部隊。在1928年初期,賀龍家收到黨中央的訓示奉命從上海回到了湘鄂西地區上司部隊,發動荊江兩岸暴動和湘西起義,并且與當時段德昌建立的紅二軍團到湘鄂西革命根據地彙合。

在1931年三月,由段德昌所建立的紅二軍團改編為紅三軍,他的軍長是賀龍政治委員,為鄧中夏。當時,國民黨的軍隊對共産黨實施了第三次大圍剿,而三次圍剿紛紛被紅三軍所粉碎,人數最多的時候發展到了1.5萬人。

但是由于受到左傾指揮錯誤的影響,到了1932年夏天,由紅軍所上司的革命根據地已經全部被國民黨沖線,至此,革命根據地權喪失了當時紅三軍為了挽回不順利的戰局,被迫決定突圍。在此次突圍的過程中,國民黨的部隊圍追堵截,而紅三軍被迫繞道進入豫西南,陝西随後進入湖北西部,再次渡過長江,最終到達湘鄂川邊革命根據地。

這一次的轉移,被稱之為是小長征,在長征的曆程中,紅三軍經曆兩個多月的時間,步行将近7000多公裡才到達了,在此過程中,痛苦是我們不可想象的,但紅軍戰士依舊挺了下來。在1931年11月,紅三軍将士順利的度過了漢江,翻過了大巴山,進入湖北。

17歲的紅軍小戰士因傷留在陝南,随後建立了蘇維埃政府并擔任主席

在紅三軍路過陝西境内的時候,正值隆冬臘月的天氣,整個部隊面對當時嚴峻的氣候,将士們穿着單薄的外衣,根本沒有可以抵擋寒冷的衣物,是以,很多戰士都無法繼續跟上部隊而被迫隐藏在這一地區。根據後來的統計,當時,由于各種原因而留在此地,隐蔽的戰士有15人之多。

當時,面對國民黨的,我軍也沒有很好的群衆基礎,但是紅三軍向來是愛憎分明,是以深得民心。當群衆發現這15名掉隊的士兵之後,群衆以各種方式來保護掉隊的士兵,面對國民黨的詢問,群衆紛紛說,這些陌生人是自己的親朋好友或者上門女婿,或者自己請來的雇工。

在這15人中,有一名小戰士叫作趙長江,當時他的年紀隻有17歲,因為傷病的原因而被迫留在了一位村民的家中。但是證明小戰士并沒有因為傷病的原因而停止革命,在他的心中,始終要和反動軍閥鬥争到底。

為了堅持革命這名小戰士以編竹器做掩護,各地區秘密地進行了革命活動。他深刻意識到,隻有自己一個人的努力是完全不夠的,于是他發動了幾十名群衆,組建了一隻規模較小的地方遊擊隊。

趙長江所組建的這一支地方遊擊隊最多的時候有40幾人,十幾條槍,并且在1935年一月建立了最早的,并且擔任這個蘇維埃政府的主席。照長江所組建的這一隻地方遊擊隊,不斷的騷擾過往的國民黨,給國民黨造成了沉重的打擊。後來,25軍來到陝西之後,趙長江便寫信給程子華,并且取得了聯系。

17歲的紅軍小戰士因傷留在陝南,随後建立了蘇維埃政府并擔任主席

後來,紅25軍就派一個班的士兵來接應趙長江,但由于種種原因,趙長江沒有跟随紅25軍離開,仍然選擇留在了這個地方繼續和敵人周旋。但是在1935年12月,趙長江因為叛徒的出賣而不幸遇害,當這名小戰士去世的時候,也才隻有20歲。

趙長江犧牲之後,當地村民為了紀念這位年輕的小英雄,于是就在這個村子給照長江修建了一座陵墓,這座陵墓坐南向北,東西寬度為60,南北長度為十,并且,在2018年被認定為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機關。

總結:

在5000年的曆史長河中,出現了許許多多為愛國志士,愛國主義在中華民族的曆史上是具有巨大精神力量的。正是因為中國人的團結,才打敗了一次又一次的外國列強,一次又一次的侵略戰争。

17歲的紅軍小戰士因傷留在陝南,随後建立了蘇維埃政府并擔任主席

中國人民從來沒有被征服過中華民族的英雄兒女,為了救國救難,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也要和敵人周旋。年僅17歲的趙長江是我們的英雄,我們應該傳承革命精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