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imgcook:各種圖像一鍵自動生成代碼的工具

要說開源精神,阿裡估計在國内能夠排在最前列。

近幾年,阿裡接二連三“搞事情”。根據阿裡近期釋出的《2018 年度代碼報告》顯示,目前阿裡巴巴就已經有 400 多個開源項目,涉及中間件、架構、元件、資料庫、存儲等,包括滴滴、網易、Netflix、Uber 在内的網際網路公司都是阿裡開源項目的使用者。

最近阿裡也沒閑着,又釋出了大家喜聞樂見的代碼自動生成工具 imgcook。

imgcook:各種圖像一鍵自動生成代碼的工具

imgcook 中文譯為“圖像大廚”,顧名思義,它是一款專注于各種圖像(Sketch、PSD、靜态圖檔)處理的工具,通過智能化手段将各種圖像一鍵生成可維護的 UI 視圖代碼。

雖說目前還隻是社群體驗版,但其也是經過淘寶前端團隊内部近 2 年的打磨才推出的全新産品。按照阿裡官方的說法,這個打着“高度還原各種圖像,釋放 UI 開發生産力”口号的 imgcook 未來足以成為一位 P5 級别的重構工程師,實作 100% 的還原、100% 的相容、以及一鍵上線!

也就是說,設計師再也不用還原走查了,測試再也不用适配樣式了,開發再也不用切圖寫樣式了,喜大普奔有沒有......

事實上,此前也曾出現過大量的代碼自動生成器,但似乎并沒有掀起太大的波瀾。那麼對于程式員來說,所謂的代碼生成、自動程式設計真的有實際價值嗎?

有很多廣為人知的自動代碼生成工具都曾引起過公衆的關注,比如微軟的 Robust Fill、上面提到的 pix2code、DreamViewer 等等,此前微軟釋出的 Visual Studio 還支援智能輔助程式設計。但是喧嚣之下,更多的卻是跟風模仿,鮮少有人會真正在程式設計中應用,其生産價值也無從考究。

對于這一點,王垠在個人部落格《我為什麼不在乎人工智能》中就老早發表過自己的看法:

imgcook:各種圖像一鍵自動生成代碼的工具

——這樣看來,大家“追崇”的自動程式設計似乎頗有烏托邦之感。

但也有很多人表示,“瑕不掩瑜,其實它們至少是一個可用的工具”、“雖然效果有點堪憂,但是可以假裝代碼實際上是雇了一個月薪 3k 的實習生寫的,心裡就很能接受了”......而且随着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度應用,總體來看也是持續優化的趨勢,不是嗎?

再看回來 imgcook 這一工具,作為“淘寶前端團隊内部近 2 年的打磨才推出的全新産品”,在代碼生成的合理性、可維護性上也是下了一番功夫,對于二次開發顯得比較友好。此外,imgcook 還會“對還原後的 UI 在代碼層面上生成使用比較廣泛的 Flexbox 布局”、“在一些自定義的命名上(比如樣式命名)根據開發者的習慣生成更加人性化的命名”等人性化、智能化設計。

是以,這個不算雞肋的工具,或許也是值得一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