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霸王别姬,傳承千古的愛情故事,為何虞姬甯死也不願入漢宮?

虞姬與項羽詠唱楚歌灑淚而别的愛情故事回想起來都讓人蕩氣回腸,後人談及他們的愛情故事時,總是感歎項羽英雄氣短,同時又同情虞姬的遭遇。

公元前203年,項羽面臨戰敗,不得已與寶馬、美人訣别,對虞姬唱出了英雄末路悲歌,虞姬不想連累項羽選擇了自刎。

其實虞姬可以學魏王豹的老婆薄姬選擇不死,當年劉邦滅魏以後,并沒有把魏王的妻妾處死,而是将她們帶回了關中,這個薄姬後來生下了曆史上赫赫有名的漢文帝。

衆所周知,劉邦是出了名的貪财好色,項羽手下的謀士範增曾評價劉邦既貪财又好色,當初劉邦攻入項羽老巢彭城以後,忙着收編美女,把接家屬的任務都忘了。

那麼虞姬為什麼甯死也不願意落入劉邦之手呢?

霸王别姬,傳承千古的愛情故事,為何虞姬甯死也不願入漢宮?

虞姬、項羽劇照

霸王與虞姬的傳奇愛情故事

史書記載虞姬的事迹非常少,比如她的出生年月、身世、籍貫以及她怎麼來到項羽的身邊,是項羽的發妻還是愛妾,史書都沒有記載,不過我們可以找到一些線索,陳平曾經在項羽手下打過工,他說項羽誰都不相信,就相信他們項氏族人和妻子的弟弟,項羽手下又沒有姓虞的大将,這樣看來虞姬應該是項羽的愛妾。

項羽與虞姬有着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他們就像一對熱戀中情侶,相傳項羽入關以後,張良讓人唱:“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誰知之者”,意思是富貴發達了,不回故鄉顯擺顯擺,又有什麼意思呢?

項羽上了張良的當,一門心思想衣錦還鄉。

此時虞姬也拉着項羽,讓他回江蘇老家,畢竟老家更适合生活。項羽答應了虞姬,放棄了關中之地,甘願與虞姬回到彭城過一對神仙眷侶。楚漢戰争爆發以後,虞姬跟項羽形影不離,不管形勢有多危急,虞姬總是不離不棄。

霸王别姬,傳承千古的愛情故事,為何虞姬甯死也不願入漢宮?

虞姬劇照

霸王灑淚别虞姬

公元前203年下半年,項羽已是兵少糧盡,加上韓信已經将黃河以北的諸侯國殲滅殆盡,整個形勢對他不利,此時他唯一的籌碼是手裡還有劉邦的家屬為人質。

項羽萬般無奈之下答應劉邦的議和,當項羽引兵東歸之時,劉邦卻出爾反爾,撕毀合約追擊項羽。

公元前202年1月,各路漢軍彙集垓下與楚軍展開決戰,項羽寡不敵衆,兵敗退至垓下營寨,到了夜深人靜時,漢軍唱起了楚歌,項羽聽到四面楚歌後,覺得自己的地盤全部被劉邦占為己有,不然漢軍中怎麼會有那麼多的楚軍呢?項羽決定突圍逃跑。

霸王别姬,傳承千古的愛情故事,為何虞姬甯死也不願入漢宮?

項羽劇照

突圍之前,項羽面臨兩難抉擇,他到底是帶着虞姬突圍還是不帶,自己突圍逃跑都生死未蔔,如果帶着虞姬,怎麼保護她?

衆所周知項羽騎術精湛,當他快馬加鞭時,連他身邊的騎從都跟不上,更何況一個二十幾歲的弱女子,項羽帶着虞姬出逃同行是下下策,但是不帶她又能怎麼辦呢?

左右為難的項羽對着虞姬反複唱着《垓下歌》,歌的大意是我力可拔山,氣可蓋世,現在時運不濟,連馬都跑不動了,虞姬啊虞姬,我不知道該把你怎麼辦。項羽唱完大哭不止,把他身邊所有人都感動哭了。

虞姬聽後和了一首歌:“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唱完虞姬拔劍自刎。不過虞姬和的這首歌出自《楚漢春秋》,正史《漢書》、《史記》都沒有記載。

霸王别姬,傳承千古的愛情故事,為何虞姬甯死也不願入漢宮?

虞姬為何甯死不願入漢宮

虞姬面臨四面楚歌聲,選擇極端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除了不想拖累項羽,讓他無後顧之憂突圍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她不願落入劉邦之手,虞姬不願入漢宮跟她的性格有密切的關系。我們可以拿她跟呂後作比較。

虞姬跟呂後屬于不同類型的女子,呂後是事業型女性,呂後剛嫁給劉邦時是典型的賢妻良母,劉邦整天遊手好閑,不喜歡幹農活,都是呂後帶着孩子下地幹活,劉邦到處惹事,呂後還為了他坐過牢,楚漢戰争爆發以後,呂後被項羽俘虜。

呂後日日盼着劉邦救她脫離苦海,然而她等來的卻是無情的回報。

劉邦與項羽在廣武山對陣時,項羽為了逼迫劉邦迎戰或者投降,用呂後的生命來威脅劉邦,劉邦卻對妻子的生死棄之不顧,讓呂後寒了心,自此呂後決定要靠自己,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她要自強。

呂後回到劉邦身邊以後,把愛情看得很談,劉邦在她心目中隻不過是政治夥伴,他竭力輔佐劉邦奪取天下,也是為了自己的兒子,隻有丈夫當了皇帝,兒子才有即位的機會,劉邦登基以後,呂後也是竭力幫助老公維護政權,是以說呂後跟劉邦的關系更多的是政治搭檔,呂後此時是政治投機商。

霸王别姬,傳承千古的愛情故事,為何虞姬甯死也不願入漢宮?

呂後劇照

然而虞姬恰恰跟呂後相反,虞姬完全是居家型女性,在她的世界裡把愛情看得比榮華富貴重要,隻要有項羽在身邊,隻要項羽待她好,其他都不重要,她可以不要榮華富貴,甚至可以不要生命,失去項羽對于她來說,就相當于失去一切。

正是因為虞姬小鳥依人,不顧全大局,破壞項羽不少大事,比如她勸誡項羽放棄關中,關中可是最适合建都的地方。

又比如最後兵困垓下,項羽此時已經沒有信心打仗,她卻在節骨眼上潑項羽冷水,項羽此時手上還有十萬軍隊,還沒有戰敗呢,她就開始唱起來了挽歌。虞姬自刎殉情,隻會更加打擊項羽的自信心,把項羽帶入絕境,項羽看見自己的愛姬都自刎了,自己活在世上還有什麼意思,于是乎他瞬間信心全無,不想苟活于世。

虞姬的故事告訴我們逆商有多重要,不能坦然面對逆境,又怎麼能成就一番事業呢,是以虞姬永遠也成為不了呂後。

如果換了呂後,她隻會鼓勵項羽,我們手上還有十萬大軍,不用怕劉邦,當初你不是用五萬軍隊擊垮秦軍主力四十萬嗎?彭城大戰你不也隻用了三萬軍隊,把劉邦的五十六萬大軍打得落花流水嗎,就算這次不能取勝,留着青山在,不怕沒火燒,咱們可以卷土重來嘛。

霸王别姬,傳承千古的愛情故事,為何虞姬甯死也不願入漢宮?

而虞姬此時滿腦子想的是既然不能與項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在天上人間也要做一對神仙眷侶。

是以說虞姬柔弱的小女人形象不可能選擇跟随劉邦,在她心裡項羽才是她的唯一。

項羽與虞姬上演的愛情悲劇給後人留下了一個感人的愛情故事,項羽雖敗,他卻成為女人心目中的“愛神”,至今讓人懷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