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婚當天,新娘子突然悔婚,媒人過意不去:娶我女兒吧

結婚當天,新娘悔婚怎麼辦?面對這個尴尬問題,想必大多男士的第一反應都是手足無措,畢竟遇到這種事的機率恐怕比中頭獎還要小。

當然,對于新娘來說,如果不是萬不得已,誰也不會出此下策,古往今來,“悔婚”總歸是一件荒唐的事,尤其是對女子而言。

更别說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時代,女子“悔婚”則更是一件傷風敗俗的醜聞,這種令新郎丢盡顔面的事,不可不謂鳳毛麟角。

然而,在清朝晚期,有一位名臣卻遭遇了一回大婚當天被“悔婚”的糗事,是怎樣的委屈和不甘才會讓新娘如此看不上即将拜堂的丈夫?

大婚當天,新娘子突然悔婚,媒人過意不去:娶我女兒吧

晚清時期的迎親隊伍

更令人驚愕的是,這個被新娘“悔婚”的男人,竟然是大名鼎鼎的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

對近代史有些許了解的人都知道,曾國藩是晚清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文學家及軍事統帥,曾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及大學士。

這樣一個不可多得的曠世奇才,即使在位極人臣之前,也定是一個年輕有為、家境顯赫的翩翩公子。

哪個大戶人家不願将女兒嫁給這樣一個前途無量的青年才俊?怎麼會有女子在與其有婚約後,還會“悔婚”呢?

大婚當天,新娘子突然悔婚,媒人過意不去:娶我女兒吧

曾國藩

讓我們收起對“理所應當”的幻想,其實,相較于曾國藩為官後的聲名顯赫,他的青年時代,則完全是另外一個樣子。

曾國藩出生在湖南一個普通的耕讀家庭,所謂“耕讀”就是一種半耕半讀的生活方式,世人常說“晴耕雨讀”,指的便是如此。

耕讀家庭自然不是什麼顯赫豪門,但幾代人勤勞經營下來,也算得上小富之家。

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可見學識和眼界都是極其珍貴的财富,這句話用在曾國藩的祖父——曾玉屏身上,再合适不過。

大婚當天,新娘子突然悔婚,媒人過意不去:娶我女兒吧

晚清時期的農村

曾玉屏沒讀過什麼書,但是多年走南闖北的經曆,不僅令他眼界大開,更是積累了豐富的社會閱曆,可以說是一個擁有遠大格局的農民。

是以,曾玉屏對子女的教育十分重視,他全力培養兒子讀書,希望兒子能夠考取功名,曾國藩的父親曾麟書就是在這樣的觀念下長大的。

舊時讀書的成本固然不低,但讀書這件事,并不是讀得起就會成功,有時還需要天分,而在這件事上,曾麟書顯然天分不高。

直到曾國藩出生後,曾麟書依舊沒有功名,他自知天資不夠,盡管仍在不懈努力,但已逐漸将精力和财力投入到子女的身上。

大婚當天,新娘子突然悔婚,媒人過意不去:娶我女兒吧

晚清時期的私塾

作為家中長子,曾國藩6歲時就被父親送進私塾,拜在著名的教書先生歐陽滄溟門下,并深得歐陽先生的喜愛。

由于父親對教育的重視,在曾國藩入塾之前,像《周禮》、《史記》這樣的經典,他都早已熟背于心。

如果有人認為歐陽先生喜歡他,是因為曾國藩天資聰慧,那就想多了,正相反,曾國藩完全繼承了父親的基因,在讀書這件事上,天分很差。

其他學生讀幾遍就能背下來的文章,曾國藩往往要讀上一整天,以至于常常别人都睡覺了,他還要挑燈夜讀。

大婚當天,新娘子突然悔婚,媒人過意不去:娶我女兒吧

據說,有一次曾家來了賊,躲在書房的房梁上,想等曾國藩讀完書睡覺後再下來偷盜,結果曾國藩怎樣也背不下那篇文章,遲遲不走。

最後,連賊都看不下去了,直接跳下房梁,對曾國藩說:“你這麼笨,還讀什麼書?讀了這麼多遍,連我都會背了。”

而後,賊人将曾國藩整晚都在背的那篇文章,從頭到尾、一字不落地背了一遍,然後拂袖而去。

可以想象,這件事對于年幼的曾國藩打擊有多大,從此他更加用功讀書,也正是因為他的勤奮刻苦,歐陽滄溟才對他厚愛有加。

大婚當天,新娘子突然悔婚,媒人過意不去:娶我女兒吧

在老師的諄諄教導和自己不懈的努力下,曾國藩的成績有了很大提高,歐陽滄溟也十分看好自己這位得意門生。

然而,不知是天資不夠,還是真的有家族宿命一說,長大後的曾國藩同父親一樣,多次赴考都沒有通過科舉初試。

話說,彼時的曾麟書已經連考了十幾次,直到兒子14歲第一次參加科舉考試時,曾麟書仍是一無所獲,但他從未想過放棄。

後來,曾麟書與曾國藩父子雙雙赴考,也成為了當地每次科舉時一道獨特的風景線,隻不過,由之前父親一人落榜,變成了父子雙雙落榜。

大婚當天,新娘子突然悔婚,媒人過意不去:娶我女兒吧

晚清時期的科舉考場

對此,曾國藩曾自嘲道:“府君既累困于學政之試,厥後挈國藩以就試,父子徒步橐筆以幹有司,又久不遇。”

對于曾國藩這番苦澀的心情,我們今天都能從中體會一二:

父親多年受科舉考試的困擾,十幾次連初試都未通過,如今兒子都長大了,父子二人又一同赴考。

一次次滿懷期望,一場場披星戴月,背着盤纏行囊,拖着血肉之軀,跋山涉水幾十日到縣城參加考試。

父子雙雙落榜後,又是一場黯然神傷,又不得不一路風塵仆仆,再步行幾十日回到家中,想一想,都令人感到辛酸。

大婚當天,新娘子突然悔婚,媒人過意不去:娶我女兒吧

不過,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經曆了16次失敗後,曾麟書終于考中了秀才,那一年他43歲。

今人常常說“堅持就是勝利”,可是,能堅持到勝利那一天的,又有幾人呢?

父親考中秀才那一年,曾國藩21歲,盡管在科舉考試中連年落榜,但父親的堅持和成功,給了曾國藩巨大的信心。

然而,正當曾國藩用功讀書,準備參加下一次科舉之時,一場媒妁之言的婚事,改變了他的命運。

古人常說成家立業,“成家”總是在“立業”之前,其實并非沒有道理,家庭往往是男人最堅強的後盾。

大婚當天,新娘子突然悔婚,媒人過意不去:娶我女兒吧

曾國藩舊居

況且,古人崇尚孝道,俗話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是以,結婚生子是一件比考取功名更重要的事。

眼看曾國藩到了婚配的年齡,家中長輩自是托人為他四處說媒,但始終沒有合适的人選,父母心裡十分着急,但曾國藩卻不當個事。

由于一心撲在讀書上,他對成家之事本就沒什麼興趣,加之其天生患有皮膚病,渾身上下都是鱗片一樣的癬,令他對談情說愛也沒有自信。

為了不讓别人發現自己的“缺陷”,無論春夏秋冬,曾國藩都将自己捂得嚴嚴實實,這一點着實令他感到自卑。

大婚當天,新娘子突然悔婚,媒人過意不去:娶我女兒吧

晚清時期的婚禮

在聽聞曾家要為曾國藩娶妻時,歐陽滄溟也想讓自己這位得意門生早日成家,于是他将同鄉王家的千金介紹給了曾國藩。

在歐陽滄溟看來,曾國藩為人誠懇,讀書踏實,将來必成大器,若是能促成一對美好姻緣,何樂而不為?

對于王家這門親事,曾家亦是非常滿意,王家雖然算不上名門望族,但也絕對是一個大戶人家,以曾國藩的身份已經是高攀了。

然而這世間的事就是這樣,往往可以“高成”,但不願“低就”,王家的千金壓根就沒看上這個一沒家境二沒功名的“窮小子”。

大婚當天,新娘子突然悔婚,媒人過意不去:娶我女兒吧

晚清時期的大戶人家

為了能讓王家點頭,歐陽滄溟幾次三番地撮合,并對王家保證,曾國藩絕對是人中之龍,未來必定會考取功名,前途無量。

由于歐陽滄溟在當地頗具聲望,又信誓旦旦地擔保曾國藩未來一定會有所作為,是以,王家也就應下了這樁婚事,甚至定好了婚期。

常言道,人生無常,萬事沒有“絕對”的說法,曾國藩在之後的兩次科舉考試中,依舊名落孫山。

本就看不上曾國藩的王家千金,這下更是不樂意了,一個沒有前途的男人,嫁過去豈不是要跟着受窮?

大婚當天,新娘子突然悔婚,媒人過意不去:娶我女兒吧

歐陽滄溟也尴尬得很,隻得厚着臉再去說和,但哪一個女子願意将自己的幸福賭在未知的将來?

王家礙于歐陽滄溟的面子,又不好直言,直到原定大婚的那天,曾家派花轎前來迎親,王家實在瞞不住,才說出了女兒“悔婚”的決定。

可以想象,當時曾國藩的心情,熱鬧的大街上,迎親隊伍吹着歡快的唢呐,花轎停在王家門口,周遭站滿了前來看熱鬧的人群。

當聽聞自己被未婚妻“悔婚”後,曾國藩感到一陣暈眩,自卑感和嘲笑聲像一把無形的刀,在胸口劃出一道深深的傷口。

大婚當天,新娘子突然悔婚,媒人過意不去:娶我女兒吧

騎在馬上的曾國藩,望着周遭數不清的圍觀人群,那一雙雙亮晶晶的眼睛,仿佛都是蒼蠅叮在這道傷口上,他真想找個地縫鑽進去。

作為介紹人,歐陽滄溟萬萬沒想到會有這樣的事發生,這太荒唐了,太離經叛道了,如今箭在弦上,讓他怎樣同曾家的人交待?

事已至此,歐陽滄溟靈機一動,對曾國藩說:“今天的事怨我,不過不要緊,我有一個女兒,今年剛滿18,你若是不嫌棄,娶我女兒吧!”

老師的話如同救命稻草一般,令曾國藩如釋重負,是的,今日如果不能将新娘娶回家,曾家定會顔面掃地,這是他最不願看到的。

大婚當天,新娘子突然悔婚,媒人過意不去:娶我女兒吧

晚清時期的迎親樂隊

況且,老師的女兒,他是見過的,雖不算相貌出衆,但舉止大方,知書達理,曾國藩沒做多想,便一口答應了下來。

也許有人會說,既然對曾國藩如此看好,歐陽滄溟為何不直接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他?莫非也是對這位得意門生沒有信心?

其實,歐陽滄溟之是以沒有把女兒介紹給曾國藩,正是因為他深知曾國藩未來定不是一個小角色,正所謂“蛟龍得雲雨,終非池中物”。

自己雖是他的老師,但究竟隻是個秀才,無法為曾國藩的未來提供更多的幫助,隻得為他另選高枝。

大婚當天,新娘子突然悔婚,媒人過意不去:娶我女兒吧

曾國藩畫像

如今王家悔婚,自己無奈将女兒嫁給他,在歐陽滄溟看來,這也許是上天注定的姻緣。

由于事發突然,歐陽滄溟的女兒歐陽氏完全沒有準備,就這樣稀裡糊塗地上了花轎,心裡難免有幾分委屈。

誠然,在那個落後封建年代,子女的婚事都是由父母做主,尤其是女子,隻要父母認定的婚事,根本沒有選擇的權利。

今人都在用批判的眼光看待舊時的包辦婚姻,都在為女子的“三從四德”而抱打不平,其實從唯物的曆史觀來看,大可不必如此。

大婚當天,新娘子突然悔婚,媒人過意不去:娶我女兒吧

落後的觀念,是站在今天的角度去審視,但在當時,則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産物,是那個時代的必然選擇,也是彼時人們普遍接受的婚姻觀。

對于歐陽氏來說,無論她嫁給誰,都是一場賭博,曾國藩未嘗不是一個相對穩妥的選擇,畢竟對這個人“知根知底”。

然而,在拜堂成親,進入洞房後,歐陽氏發現自己還是對曾國藩了解得不夠,面對丈夫的“皮膚病”,她還是忍不住表現出了驚愕。

本就有些委屈的歐陽氏,在發現丈夫的“秘密”後,變得更加難過,曾國藩也覺得有一些對不起妻子。

大婚當天,新娘子突然悔婚,媒人過意不去:娶我女兒吧

晚清時期新娘被扶入洞房

彼時歐陽氏的心情,我們完全可以了解,畢竟當日發生的一切,對于一個18歲的女子來說,都太突然,太倉促,太夢幻了。

待平靜下來後,歐陽氏對曾國藩說:“不管怎樣,我已經是你的妻子了,你是什麼樣子我都認,但将來你一定要讓我當上诰命夫人。”

“诰命夫人”是皇帝對當朝高官的母親或妻子賜予的封号,歐陽氏的意思很清晰:就算為了我,你也要出人頭地,位極人臣。

望着妻子真摯的眼神,曾國藩認真地點了點頭。

也許,所有人都不曾想到,因偶然結合在一起的兩個人,婚後竟然十分恩愛,琴瑟和鳴。

大婚當天,新娘子突然悔婚,媒人過意不去:娶我女兒吧

更重要的是,在妻子的照顧和鼓勵下,沒過幾年,曾國藩就考取了進士,從此踏入官場。

正如歐陽滄溟預料的那樣,盡管在科舉考試中,曾國藩的表現平平,但是為官從政的能力卻是無人能與其比肩。

憑借着優秀的地方整頓能力,曾國藩很快便從基層官員中脫穎而出,更是完成了十年間七次遷升、連跳十級的驚人紀錄。

此後的曾國藩一發不可收拾,組建湘軍、平定太平天國、發起洋務運動,不僅官至總督,更是成為了流芳千古的一代名臣。

大婚當天,新娘子突然悔婚,媒人過意不去:娶我女兒吧

因曾國藩在朝中的地位,其妻子歐陽氏被封為了“一品诰命夫人”,曾國藩終是完成了自己對妻子的承諾。

而歐陽氏,也用行動證明了曾經對丈夫的諾言,不僅将曾家打理得井井有條,更是對公婆無比孝順,承擔了一個妻子應盡的全部責任。

回想起王氏的“悔婚”,反倒促成了一段佳緣,倘若沒有王氏的“看不上”,曾國藩也許一生都不會遇到如歐陽氏一般賢惠的女人。

如果是那樣的話,曾國藩也許會有着不一樣的人生。

說是宿命也好,說是幸運也罷,冥冥之中總會遇到那個對的人,要相信,你擁有的就是最好的,我們要做的,隻是珍惜當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