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讀了序言就相當于看了書,尬的其實是序言

我們翻開的大多數書都有序言,可能是自序、他序,也可能是代序。它們在一本書的正文之前,有的甚至在目錄之前,具有向讀者介紹本書緣起、内容、意義和出版說明的功能。

序言是書籍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無論該書是何種語言書寫的。

不過,當一本書被翻譯為其他語言,翻譯版本一般會添加一篇原版并沒有的序言。作者可能是譯者,也可能是其他作者。在這時,一本書已經成為另一種語言的譯著。

譯著的序言讓我們産生一些錯覺,似乎讀了序言就讀了整本書,讀序言被等同于讀完一本書。我們通過序言得到了書中基本的内容、觀點,仿佛找到了一條讀書捷徑。書評君視訊欄目《羅東時間》在本期讨論的也就是譯著的序言。在今天,人文社科譯著的序言處于比較尴尬的位置。它們作為書的一部分,一直在代替我們對一本書正文的了解。

不知你看書是怎麼看序言的呢?是忽略,還是看完正文再來看序言?

以下為本期視訊内容。

“雖然我們對一本書理所當然有不同的了解,譯著的序言也有序言的了解,但我們和序言是不對等的,因為它已經成為書的一部分,而這還是原書并沒有的。”

更多視訊内容可在微網誌、B站搜尋@羅東時間

本期時間軸

00:00

序言是一本書常見的部分

00:42

附加上的譯著“序言”

01:12

讀完序言,仿佛看完了整本書

02:50

附加在譯著序言中的期望

04:35

譯著序言的演變

06:25

序言,一種“不對等”的意見

更多内容

“閱讀迷霧”系列

“畢業論文”系列

“是不一樣的文化評論”系列

新京報18周年“正青春”特别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