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許褚的兒子被鐘會斬殺,為何無人求情?原因很現實!

在漢末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都有不少勇冠三軍的猛将。 就蜀漢來說,關羽、張飛、馬超、趙雲都是久經沙場的名将。就東吳來說,也有甘甯、太史慈等猛将。與此相對應的是,就曹魏來說,除了張遼、張郃、于禁、徐晃、樂進這五子良将,還有典韋、許褚這兩位偏向于護衛曹操的猛将。其中,就許褚來說,在東漢末年追随曹操,自典韋戰死沙場之後,許褚主要負責曹操的護衛工作。

許褚的兒子被鐘會斬殺,為何無人求情?原因很現實!

公元200年,官渡之戰時,許褚發現欲謀害曹操者,将刺客全部殺掉。公元220年,當曹操去世時許褚哭至吐血,魏文帝曹丕其遷作武衛将軍,負責皇宮護衛。公元226年,魏明帝曹叡繼位時封其為牟鄉侯,不久去世,谥曰壯侯。那麼,問題來了,許褚去世後,他的兒子卻被鐘會斬殺,并且當時還無人求情,原因到底是什麼?

首先,太和元年(227年),曹叡即位後,又進封許褚為牟鄉侯,邑七百戶。雖然許褚的去世時間沒有明确的記載,不過,大概是在魏明帝曹叡在位時,許褚病逝。因為許褚為曹魏立下赫赫戰功,尤其是對于曹操的護衛,可謂居功至偉,是以,許褚的兒子許儀,得以官至牙門将,繼承其父牟鄉侯爵位。許儀(?-263年),谯國谯(今安徽亳州市古城鎮)人。

許褚的兒子被鐘會斬殺,為何無人求情?原因很現實!

在許褚之後,許儀并沒能立下什麼戰功。直到公元263年,司馬昭發動魏滅蜀之戰時,許儀才得以登場。在魏滅蜀之戰中,司馬昭派遣了三路大軍,分别由鄧艾、諸葛緒、鐘會執掌。其中,鐘會率領的大軍可謂主力主公蜀漢的漢中防線。彼時,鐘會指令許儀作為先鋒,以此在前面開路,自己則率領大軍在其後面行軍。是以,對于許儀來說,在魏滅蜀之戰中還是得到了重用,作為大軍的先鋒,許儀完全可以借此機會立下戰功,進而不辱沒許褚之子的名聲。

但是,當經過一座橋時,鐘會的戰馬蹄陷入坑中。對此,在筆者看來,這很可能是因為許儀的失責,也即在開路的過程中沒有發現橋梁的問題,才讓鐘會的戰馬陷入坑中。于是,非常憤怒的鐘會,不顧及許儀先父許褚的功績,将許儀斬首。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一過程中,還沒有人為許儀求情,是以許儀還沒能在魏滅蜀之戰中立下什麼戰功,就被主帥鐘會給斬首示衆了。

許褚的兒子被鐘會斬殺,為何無人求情?原因很現實!

究其原因,主要分為以下幾點。一方面,鐘會此舉,無疑是小題大做,目的就是借着斬殺許儀這一行為,以此樹立自己在曹魏大軍中的威信。景元年間,鐘會力挺司馬昭伐蜀計劃,拜鎮西将軍、假節、都督關中諸軍事,主持伐蜀事宜。等到魏滅蜀之戰正式爆發時,鐘會得以執掌曹魏主力。但是,和曹魏五子良将不同,鐘會之前的定位偏向于軍師,突然間被任命為主帥,自然會遭到部分将士的質疑。

同時,除了缺乏軍中的資曆,鐘會當時還要和鄧艾相競争,是以,鐘會的内心是比較着急,希望可以樹立自己在曹魏将士中的威望,以此增強麾下将士的凝聚力,進而攻必克,戰必勝。正是這一背景,促使鐘會對罪不至死的許儀斬首示衆。許儀既沒有臨終脫逃,更沒有勾結蜀漢,雖然作為開路先鋒有失職的地方,但是,一般這種情況,鐘會頂多将其貶職就可以了,也即許儀所犯的錯誤,和當年馬谡的錯誤,完全是天壤之别。

許褚的兒子被鐘會斬殺,為何無人求情?原因很現實!

可是,鐘會卻直接将其斬殺了,這說明鐘會就是希望借此立威。對此,在筆者看來,或許是鐘會的手下也明白他這麼做的真實意圖,自然不願意為許儀求情了。因為自己一旦替許儀求情的話,不排除也會搭上自己性命的可能。另一方面,許儀雖然是許褚的兒子,不過許褚已經去世多年,尤其是許褚的故舊同僚,大部分也在公元263年之前就去世了。比如已經非常長壽的司馬懿,于公元251年就去世了。

最後,是以,許褚的威名,也不能幫助許儀逃過一劫。除此之外,在筆者看來,鐘會随從司馬師征讨毌丘儉,司馬師去世後,鐘會獻策于司馬昭,粉碎曹髦的奪權企圖。随軍平定諸葛誕叛亂,屢出奇謀,可謂司馬懿家族的心腹。而就公元263年的曹魏,司馬氏取代曹氏的趨勢已經非常明顯的了。對于許儀來說,很可能因為父親許褚是曹操的心腹,是以在立場上偏向于曹氏。在此基礎上,鐘會作為司馬氏的心腹,選擇斬殺許儀,或許也是為了借此警示依然忠于曹氏的力量,促使這些勢力倒向司馬氏。

許褚的兒子被鐘會斬殺,為何無人求情?原因很現實!

從這一點來看,鐘會将許儀斬首示衆,司馬昭自然不會有什麼意見。在這一過程中,如果有人替許儀求情,或許會被誤會其偏向于曹氏,這在司馬昭已經執掌大權的背景下,無疑是非常危險的,也即很可能遭到司馬昭的猜忌,是以這些将士為了明哲保身,沒人提許儀求情。不過,一向忠于司馬氏的鐘會,卻在蜀漢滅亡後擁兵造反,最終被殺。而就許儀來說,雖然被鐘會所殺,但是其子許綜卻獲得了晉武帝司馬炎的同情,得以在西晉建立後繼承了許褚、許儀的爵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