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宋代官員脖子上的“白項圈”,并非為美觀,而是為了保命

宋代官員脖子上的“白項圈”,并非為美觀,而是為了保命

清朝後宮格格嫔妃們領口系着的白巾,現代人就搞不懂它是什麼,也不知道佩戴它又什麼用。其實這塊長長的白巾不過就是個假領子,因為滿人為了友善遊獵,原本沒有給衣服設計領子,但沒領子的衣服看着又沒形,是以便發明了領巾,單純就是為了好看的。同樣是領子上的問題,多數人可能也不知道,宋朝官員脖子上挂着的那個“白項圈”又是什麼東西?

宋代官員脖子上的“白項圈”,并非為美觀,而是為了保命

宋代的時候,官員脖子上的這個白圈被稱之為方心曲領,但是它的出現時間卻不是宋代,其實在很早的西漢時期這個東西就已經出現了。而在我國古代的時候,人們所講究的都是天園地方,上面的圓就代表的是天,下面的方代表的是大地。而當一個官員,隻要你穿上了這種衣服就代表你認同了啊,這天下的江山,是他趙家的天江山。

宋代官員脖子上的“白項圈”,并非為美觀,而是為了保命

漢代的官員們為了使朝服更加熨貼,于是就在外衣領的内襯上加了一個圓形護領,名為“曲領”,也稱“拘領”。在北朝到唐朝期間,“曲領”的樣式又有變化。因為古人的上衣多為長袍,左一層右一層地穿,難免會在領口處發生堆疊褶皺。而設定一個圓形的“曲領”,則可以完美地掩蓋這一缺陷,避免皇帝看了心裡不舒服,進而降罪。

宋代官員脖子上的“白項圈”,并非為美觀,而是為了保命

我們知道,在最混亂王朝更替最快的五代十國時期,不少将領擁兵自重,起兵謀反。而“方心曲領”就是讓官員們記住,上面代表天,天下表示宋朝的皇權,以防止臣子們有反叛之心。這種佩戴“方心曲領”的習慣一直到明朝末年才被入侵的滿族給取代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