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宋代官员脖子上的“白项圈”,并非为美观,而是为了保命

宋代官员脖子上的“白项圈”,并非为美观,而是为了保命

清朝后宫格格嫔妃们领口系着的白巾,现代人就搞不懂它是什么,也不知道佩戴它又什么用。其实这块长长的白巾不过就是个假领子,因为满人为了方便游猎,原本没有给衣服设计领子,但没领子的衣服看着又没形,所以便发明了领巾,单纯就是为了好看的。同样是领子上的问题,多数人可能也不知道,宋朝官员脖子上挂着的那个“白项圈”又是什么东西?

宋代官员脖子上的“白项圈”,并非为美观,而是为了保命

宋代的时候,官员脖子上的这个白圈被称之为方心曲领,但是它的出现时间却不是宋代,其实在很早的西汉时期这个东西就已经出现了。而在我国古代的时候,人们所讲究的都是天园地方,上面的圆就代表的是天,下面的方代表的是大地。而当一个官员,只要你穿上了这种衣服就代表你认同了啊,这天下的江山,是他赵家的天江山。

宋代官员脖子上的“白项圈”,并非为美观,而是为了保命

汉代的官员们为了使朝服更加熨贴,于是就在外衣领的内衬上加了一个圆形护领,名为“曲领”,也称“拘领”。在北朝到唐朝期间,“曲领”的样式又有变化。因为古人的上衣多为长袍,左一层右一层地穿,难免会在领口处发生堆叠褶皱。而设置一个圆形的“曲领”,则可以完美地掩盖这一缺陷,避免皇帝看了心里不舒服,从而降罪。

宋代官员脖子上的“白项圈”,并非为美观,而是为了保命

我们知道,在最混乱王朝更替最快的五代十国时期,不少将领拥兵自重,起兵谋反。而“方心曲领”就是让官员们记住,上面代表天,天下表示宋朝的皇权,以防止臣子们有反叛之心。这种佩戴“方心曲领”的习惯一直到明朝末年才被入侵的满族给取代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