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至今日,對于使用者而言,手機不再是一個單一的通訊工具,購置一台新手機時,影像能力也逐漸成為使用者考察重點。影像能力多數展現在手機後攝的硬體規格,超大底的主攝,高倍數長焦等,但是後攝堆料将會帶來的是體驗感欠佳,例如受限于手機的空間,高倍數的長焦也會占用更多的空間,手機後攝的凸起也會影響手感。既然不能從硬體堆料入手,則在硬體更新的同時提升軟體算法,就是各大手機廠商的實力證明。
多主攝融合計算攝影技術,享受這份隻屬于你的記錄過程
9月22日榮耀舉行了影像技術釋出會,向外界展示了榮耀Magic3系列在影像技術上的最新突破。在面對手機空間有限的情況之下,榮耀Magic3憑借着“多主攝融合計算攝影”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以榮耀Magic3 至臻版為例子,其攝像頭模組一共擁有4個攝像頭,1個8*8的dTOF雷射對焦系統以及1個多光色溫傳感器。在不輸于同價位手機的硬體規格上,其借助于前期的多攝資訊采集和後期的AI影像算力融合更是大放光彩。
在完成一張照片的拍攝時,除了用于拍攝的攝像頭外,其餘的攝像頭也會用于資訊采集。而采集到的這些資訊,會後期通過AI影像算力進行對樣張成片的融合,使用者即可得到一張完成度非常高的成片。
無論是建築樓宇的線條紋理,亦或是藍天白雲的明暗細節,還是在物體的色彩呈現上,榮耀 Magic3 至臻版依托于融合計算攝影技術的加持,讓這些主攝拍下來的樣張在對環境真實的白平衡以及動态範圍上又有了更加精準的把握。
這也得益于榮耀多主攝融合技術下,彩色傳感器以及黑白傳感器之間的關聯作用,彩色傳感器負責記錄色彩與曝光,黑白傳感器負責記錄細節紋理,雙傳感器的分工合作讓樣張的整體表現更加的穩定。
V1晶片+蔡司+微雲台,享受創作帶來的無窮樂趣
9月9日晚,vivo正式釋出了年度巅峰旗艦手機vivo X70系列。曆時24個月,投入超過300人研發團隊,vivo X70系列引入了全新的自研專業影像晶片V1,這也是vivo應對行業現狀做出的一次巨大嘗試。
這次vivo X70 Pro+采用大底微雲台三主攝的設計,搭載5000萬像素超大底主攝,4800萬像素IMX598定制傳感器,1200萬像素的專業人像主攝,更通過V1晶片針對高速資料處理的優化設計,實作實時預覽成片的可能。
而在V1晶片與1/1.3英寸超大底GN1傳感器的加持下,vivo X70 Pro+的主攝不論是在光線充足的白天、光線減弱的傍晚還是背對陽光的畫面,都能夠做到高品質的成像,讓你随手拍出大片。
主攝能夠有如此高品質的成像,也要歸功于vivo X70 Pro+上首次使用的低色散超高透玻璃鏡片,這也是頂尖單反鏡頭裡常采用的鏡片,這次vivo可以說是引領了行業潮流,應用目前手機行業裡用到的色散最低的鏡片材料,保證照片能夠有最大的純淨度。
更别說vivo X系列的看家本領“微雲台防抖”技術,在有V1晶片的加持下,vivo X70 Pro+身上的這項核心技術如虎添翼,這一次做到了全鏡頭超級防抖,也就是說無論是在拍風景、拍人、拍微距、拍廣角、望遠還是錄視訊,全焦段、全時段都能夠做到防抖,完全可以說是目前手機防抖的天花闆了。
計算光學突破實體邊界,建構新時代全新影像系統
從榮耀Magic3系列多主攝融合計算到vivo X70系列V1晶片,今年手機廠商在計算攝影領域可謂是各顯神通,華為P50Pro更是當仁不讓。盡管并沒有“祖傳”的索尼定制傳感器,但其樣張表現仍然是目前智能手機裡的第一檔水準。
華為P50 Pro搭載的雙影像單元,包括一個高達5000萬像素、F1.8大光圈、支援OIS光學防抖的原色攝像頭和4000萬像素、F1.6光圈的黑白原色攝像頭。而由于沒有拜爾濾鏡的覆寫,每一個像素都是十分紮實的,将分毫細節完美還原。
在這次更新中,最為重要當然就是加持了XD Optics(計算光學)。華為通過可逆的光路,推算出經過鏡頭的光線資訊和損失的光線資訊,是以在鏡頭模組的設計過程中可得知鏡頭的光學特性,通過後期算法進行圖像原始資訊恢複,彌補光學端的損失。
華為P50系列的計算光學為全局式的資訊複原,主要是矯正像差和增強高頻信号,将原本的畫面變得清晰銳利,華為P50系列的光學系統、機械結構、電子器件各自的特性在算法的指揮棒下被統一整合在一起,構成了新時代的全新影像系統。
更輔以更薄的鏡頭設計,在畫質和性能提升的同時進一步壓縮鏡頭模組厚度,突破實體邊界。無論是計算光學對清晰度的增強作用,還是原色引擎對于畫面色彩的還原能力,華為P50系列都不失為一台華為P系列的優秀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