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羅鍋慘遭和珅陷害流落大牢,皇上對他失去信任,後來結局如何?

乾隆皇帝是清朝第六位皇帝。他在康熙、雍正的思想上更加努力治理國家,是以國家達到了進一步的統一。他重視社會穩定發展,重視軍事發展,重視農業生産力等等方面。但是最後執行閉關鎖國的政策,卻大力抑制了中國的發展。

在乾隆皇帝在位期間,還廣招天下名士,是以有許多大賢輔佐。其中不乏紀曉岚,劉墉等人。但是劉墉晚年卻被乾隆皇帝打入大牢,這還不算,乾隆皇帝與和珅還整蠱劉墉。但是傷心欲絕的劉墉卻在整蠱中重獲新生。

劉羅鍋慘遭和珅陷害流落大牢,皇上對他失去信任,後來結局如何?

和珅可是乾隆皇帝期間的國家首富。他的富有并不是因為他會賺錢,也不是因為他功勞大受的封賞,而是因為他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大貪官”。

和珅與乾隆私交甚好。起初的和珅是給乾隆皇帝擡轎子的,是以常伴皇帝左右。因為其口齒伶俐,聰明機靈,經常逗得皇帝開心,也為皇帝解決問題。之後便被皇帝看中,從此平步青雲。轎夫升任軍機大臣,四年後升任戶部尚書。

劉羅鍋慘遭和珅陷害流落大牢,皇上對他失去信任,後來結局如何?

乾隆皇帝一生好大喜功,多次出行。不僅留下了很多佳話,也留下了很多詩詞。一生寫下的詩詞不計其數,雖然很走量,但是不一定很好。但是畢竟是皇帝所寫,誰看了也都得捧一句“寫得好”

記得有一次,遠下江南。既遊山玩水,又體察民情。看到秀麗的美景不禁詩性大發。一片兩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千百片。寫了三句,最後一句不知道寫什麼了。此時比較尴尬,空氣突然甯靜。大家絞盡腦汁為乾隆找台階,和珅也在思考。

劉羅鍋慘遭和珅陷害流落大牢,皇上對他失去信任,後來結局如何?

紀曉岚突然站了出來,說了一句,“飛入蘆花看不見”。這一下讓詩詞完整了。而且最後一句加的也可謂是本詩的點睛之筆。當然這首詩也從此流傳了下來。

其實作在我們知道,這是乾隆皇帝仿照鄭闆橋寫的一首詩。這種借鑒卻讓自己差點陷入尴尬。也對虧紀曉岚的接手,才免去尴尬,讓這首詩流傳。

劉羅鍋慘遭和珅陷害流落大牢,皇上對他失去信任,後來結局如何?

随着這首詩的問世,衆大臣也都争相傳誦。并不是寫的有多好,其實都是為了讓乾隆高興。當然,在當時乾隆統治的時期,也沒有人敢說這首詩不好。

劉墉字崇如,是山東人。他可是标準的文化人。曾經科舉時候考入進士,後來成為内閣學士,之後升任各部尚書,最後達到了太子太保。教授太子,也就是嘉慶皇帝的學習。

劉羅鍋慘遭和珅陷害流落大牢,皇上對他失去信任,後來結局如何?

他為官清廉,與和珅正是相反之人。是以百姓之中口碑極好。甚至提起他的名字,就連外國使臣都贊不絕口。乾隆皇帝也很賞識此人,稱贊其“知政體”。

晚年的劉墉編撰了一本詩集。這本詩集收錄了劉墉自己創作的作品。但是其中便有乾隆皇帝與紀曉岚合作的這一首詩,這讓乾隆皇帝氣憤之極。随即叫來劉墉。

劉羅鍋慘遭和珅陷害流落大牢,皇上對他失去信任,後來結局如何?

一臉懵的劉墉翻開詩集,大吃一驚。原來是收錄錯了,但是這樣解釋也是無益,于是判定劉墉剽竊自己的詩。這可是重罪。在和珅的起哄之下,皇帝一生氣,把劉墉打入刑部大牢,等候發落。

畢竟是大清的絕世清官,又是文學大家,死于一首詩有點可惜。于是嘉慶便暗中解救自己的老師劉墉。當時還不是皇帝,是以無權幹涉這件事,隻能每天勸乾隆可以網開一面。但是乾隆皇帝卻是始終都沒有松口。

劉羅鍋慘遭和珅陷害流落大牢,皇上對他失去信任,後來結局如何?

嘉慶與劉墉暗中協商,他會讓獄卒每天都提供飯菜。如果送來的是素菜,那麼說明今日劉墉無事。如果送來的是魚,那就說明皇帝下令處死。劉墉也沒有其他好辦法,隻能選擇信任嘉慶。閑暇之時,嘉慶還會為劉墉送書以解牢獄苦悶。

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素菜也是吃了一頓又一頓。這一天和珅來了,他來不是落井下石,也不是為皇帝傳口谕,而是純粹的來嘲笑劉墉。清廉一生,卻還是落得個入獄的下場,何必呢。

劉羅鍋慘遭和珅陷害流落大牢,皇上對他失去信任,後來結局如何?

結果和珅卻發現了這個問題。經過盤問獄卒,終于知道了素菜的全部秘密。此時的和珅便靈機一動,決定吓唬一下劉墉。第二天就指令手下去請獄卒喝酒,偷偷的把素菜換成了魚。乘着酒勁獄卒暈暈乎乎的把菜送了過去。

看到今天是魚,劉墉頓時淚流滿面。躲在一旁偷看的和珅,心裡痛快極了,哼着小曲回到了自己府中。而劉墉冷靜了下來,吃完魚,就問獄卒要了紙筆,為乾隆皇帝寫下一封訣别信。這封信得有上千字之多,看的皇帝若有所思。

劉羅鍋慘遭和珅陷害流落大牢,皇上對他失去信任,後來結局如何?

嘉慶連忙再去求情。乾隆皇帝微微一笑,衆人不知何意。其實乾隆關劉墉就是想出出氣,找回面子,如今早就不生氣了。但是不想就這麼放過他。打他棍棒吧,劉墉年事已高承受不住。是以決定吓他一下。

傳旨,釋放劉墉,另賞賜寶劍一把,請君回府中自裁。接到聖旨的劉墉跌跌撞撞的回到了家中,急忙命下人丫鬟準備自己去世之物。而自己也将自裁謝罪。大家聽說後,紛紛痛哭不已。畢竟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劉羅鍋慘遭和珅陷害流落大牢,皇上對他失去信任,後來結局如何?

一切準備妥當了,劉墉的告别話以及遺言都交代好了。這時候的他心頭一橫突然拔劍砍向了自己的脖子,但是卻沒有感覺。愣住了許久大家也都不敢看。

直到衆人緩過神來,劉墉低頭一看,自己手中是一把斷劍。上邊寫着劍是劍劍又非劍,君是君臣還是臣。這句話的意思就是,這把劍有柄無刃,自裁不了,咋倆君還是君,臣還是臣。死裡逃生的劉墉高興至極。

劉羅鍋慘遭和珅陷害流落大牢,皇上對他失去信任,後來結局如何?

沒過多久,嘉慶皇帝上位,便查出和珅A錢國庫,自己的錢财甚至比國庫還要充裕。證據确鑿的情況下,念其與乾隆皇帝交好,于是殺了,但是留下了全屍。

劉墉是清朝的著名文學家。他雖然出身官宦之家,但是也是憑借自己的本事,一步一步的走到了三公的位置。雖然皇帝與他開了個玩笑,但是這也說明他深受乾隆皇帝的看中和喜愛.

劉羅鍋慘遭和珅陷害流落大牢,皇上對他失去信任,後來結局如何?

以後也要好好學習,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增加自己的見識,成為像劉墉一樣有才能的人。還要學習他的清廉,一心為百姓,為他人着想。這樣的人才是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