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絕這個詞,相信大家并不會陌生。自人類意識到動物保護的重要性以來,全世界已經先後滅絕了110種哺乳動物和139種鳥類,這個數字觸目驚心,也見證了人類對自然環境的破壞。

當然,這是動物滅絕,但大家聽說過,世界某些族群的人也遭受“物種滅絕”了呢?并且,這個滅絕人種的生存年代離我們并不遙遠,就在100多年前的19世紀。
而故事要從塔斯馬尼亞州說起,它是澳洲的唯一島州,英國人在1790年登上了這座島,在1825年将其變成英國的殖民地。生活在塔斯馬尼亞島上原住民也是以遭了殃。最開始他們過着一種比較原始的部落群居生活,而在英國殖民者到來之前,其人口規模甚至還達到了6000人。
也是因為英國殖民者的到來,短短十年時間裡,塔斯馬尼亞州的原住民數量開始銳減。截止到1835年,10年時間裡,塔斯馬尼亞土著僅剩下了200多人。
而殖民意味着暴力,為了争奪自然資源,西方殖民者們對土著民發起攻擊,而這些塔斯馬尼亞土著僅有的武器,比如手中的弓箭與石頭,遠遠不及獵槍威力一毫,由于無力對抗,塔斯馬尼亞島很快就成了殖民者的天堂。
最終,為了避免族群滅絕的危機,幸存的塔斯馬尼亞土著試圖與殖民者談判,談判的結果是他們不得不離開故土,去往弗林德斯島。這當中有一個叫特魯加尼尼的塔斯馬尼亞女子一直在雙方協調,她也是以陰差陽錯成了世界上最後一個塔斯馬尼土著。
該女子是塔斯馬尼亞島南部的布魯尼島上一位部落酋長的女兒,也就相當于部落裡的“公主”。特魯加尼尼一生結婚2次,伍瑞迪是其第一任丈夫。在喬治 亞瑟占領塔斯馬尼亞島後,特魯加尼尼與丈夫開始擔任土著民保護官羅賓遜的語言老師和向導。
而在當時,喬治 亞瑟的管理辦法是獎勵人們搜捕原住民,以減少原住民的反抗。羅賓遜正是這項政策的執行人,由于他不會塔斯馬尼亞的語言,特魯加尼尼便充當了翻譯的角色。而為了盡可能讓多的土著民活下去,特魯加尼尼經常有意無意地引到羅賓遜放原住民一條生路。
然而,即便羅賓遜不下狠手,剩下的包括特魯加尼尼夫妻在内的約100個土著民被轉移到弗林德斯島後,他們卻開始因為疾病或者與捕鲸人的沖突大量死亡。就連特魯加尼尼的丈夫也去世了,生活所迫的她隻好嫁給另一個土著民威廉。
遺憾的是,特魯加尼尼與威廉的生活也并不幸福,因為他們塔斯馬尼亞土著的身份,時刻被殖民者監視着。1871年,第二任丈夫威廉去世了,威廉死後被殖民者解剖以示展覽,特魯加尼尼見證這一幕後,感到心痛不已。5年之後,她也不幸去世了。而在臨終前,她曾特意懇求羅賓遜,不要讓同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
而利欲熏心的英國殖民者哪聽得進去她的話?他們全然不顧特魯加尼尼希望死後将骨灰撒入大海的請求,将其葬在了一塊荒郊野地。甚至在她死後第2年,将其屍體挖出來放在博物館裡供人免費欣賞72年之久。可憐的特魯加尼尼,為英國殖民者打了一輩子工,最後屍體還要淪為他們的展覽品,足見英國殖民者的喪心病狂。
而特魯加尼尼正是那最後一個塔斯馬尼亞土著,她去世後,這一文明在地球上徹底消失。百年後曆史學家想要研究他們,也是無從查起。其實,不止是塔斯馬尼亞土著,當年美洲大陸的阿茲特克文明也以同樣的方式毀于西班牙人之手。
由此觀之,近代的殖民列強簡直就是人類文明的毒瘤。各位讀者,你們怎麼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