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夏商周都是大一統的國度,為何說秦始皇第一次統一了華夏

我們華夏民族有着悠久的曆史,在漫漫的曆史長河裡,有一位曆史人物彪炳千秋,幾千年裡無出其右者,他就是秦始皇。他的曆史功績就是統一了中國,建立了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自封為始皇帝。在秦帝國以前,我們華夏大地也有過大一統,分别是夏商周三朝,但後人卻單獨把秦始皇列為華夏大一統第一人,這是什麼原因呢?

夏商周都是大一統的國度,為何說秦始皇第一次統一了華夏

首先夏商周雖然是統一的王朝,但卻結構松散,整個王朝是由很多個諸侯國組成,在形式上統而不一。作為諸侯中的老大,隻是各諸侯的盟主,當盟主勢力強大時,可以号令天下,一旦盟主實力不再,各諸侯便自行其是了。再就是各諸侯國的文化差異較大,關鍵是文字不一樣,盟主的指令釋出到下面時,個别地方竟然還需要翻譯成當地文字,這怎麼算是統一的國家呢。

夏商周都是大一統的國度,為何說秦始皇第一次統一了華夏

當秦始皇統一六國時,首先就革除了分封的舊習,不再搞國中之國,而是把全國各地方分成郡縣,直接受中央朝廷上司。這種政治結構避免了地方勢力做大,維護了中央集權,形成了真正的大一統國家。這種制度為後世兩千多年的國家形式奠定了一個基調,漢代秦後,分封制偶有回潮,但漢武帝一紙推恩令把各路諸侯打倒,重歸郡縣制,此後該制度延祚兩千年。

夏商周都是大一統的國度,為何說秦始皇第一次統一了華夏

秦始皇在文化領域也進行了大的改革,那就是統一了文字,這是一項惠及萬代的事情,是華夏民族能凝聚在一起的無形紐帶。當時雖然國家在形式上統一了,但各說各話,各書各文,政令十分不暢。因為地域的遼闊,各地方言很難統一,但可以做到書同文,以秦小篆為官方文字,以隸書為民間文字,統一在全國推行。當時這一做法遇到了很大阻力,其它六國雖然也是使用象形文字,但互相卻千差萬别,等于重新學習一種新文字。且六國王族尚存,都想着恢複各自的王國,對祖先的文字自然十分看重。秦王朝對此實行鐵腕手段,“焚書坑儒”隻是一個小插曲,還有更多的血腥在各地上演,最終才得以實作了書同文。

夏商周都是大一統的國度,為何說秦始皇第一次統一了華夏

出于軍事上的考慮,秦始皇從鹹陽城向四面八方修建了很多寬敞的“馳道”,就像今天的高速公路。并且把全國各地的車輛規矩進行了統一,所謂“車同軌”是也,使得各種車輛能沿着固定的車轍飛奔,極大提高了交通效率。此外在經濟上還統一了度量衡和貨币,還利用統一的曆法來建立共同的風俗節氣,使整個華夏像一個真正的大家庭。

夏商周都是大一統的國度,為何說秦始皇第一次統一了華夏

所有這些都是夏商周三朝所沒有做到的,隻有秦始皇的出現,才使得我們不但站立在統一的國土上,還實作了書同文、車同軌、行同倫,秦始皇千古一帝的稱謂實至名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