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播撒文化振興種子,陸豐“鄉村文化集市”接待遊客近1.1萬

日前,陸豐“鄉村文化集市”活動圓滿落幕。據統計,本次活動接待遊客近1.1萬人。通過本次活動,棋藝、書畫、正字戲、陸豐皮影戲、紅色文化故事等多種文藝形式來到田間地頭,文化振興的種子遍撒陸豐大地。

與此同時,“鄉村闆塊”裡的特色産品交易、特色品牌推廣和鄉村振興故事會等環節,也将陸豐特色的文創産品和土特産等傳向更遠的地方。

播撒文化振興種子,陸豐“鄉村文化集市”接待遊客近1.1萬
播撒文化振興種子,陸豐“鄉村文化集市”接待遊客近1.1萬

接待遊客近1.1萬,現場銷售小吃達6000份

本次“鄉村文化集市”活動現場趣味十足、人氣高漲,達到了“集市”所需的效果。現場共分4大闆塊,12項内容。其中文化闆塊包括文化名人走基層、南方公開大講堂、書畫邀請展和筆會,非遺闆塊包括非遺展示和非遺展演,鄉村闆塊包括特色産品交易、特色品牌推廣、鄉村振興故事會和田園歡歌,紅色闆塊則包括南方圓紅色文化空間和紅色主題沉浸活動。

活動内容豐富多彩,主題設定精彩紛呈。12個子活動動靜結合,既有陸豐皮影工藝品、木雕、金屬雕、錢鼓道具、貝雕、麥稈貼畫等非遺精品等的陳列展示,也有正字戲《呂布試馬》、皮影戲《碧海丹心》等精彩表演。既有歡樂的野炊、燒烤、露營,也有深邃燒腦的對奕悟道。既可以學習,也可以購物,除了觀賞文藝演出外,現場還有多個展位可以品美食、購特産。

活動承辦方相關負責人介紹,兩天時間,活動現場銷售小吃達6000份,姐夫蕃薯的訂單突破1萬斤。姐夫蕃薯是本次鄉村文化集市舉辦地陸豐市橋沖鎮溪碧村的特色産品,也是在本輪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中,由“浪漫荷香”景觀示範帶發掘并孕育的優質産品,該蕃薯品質優良,又有品牌故事加成,是以很受遊客的歡迎。該産品目前已經在走品牌化路線,通過電商銷售到珠三角、長三角等區域。

播撒文化振興種子,陸豐“鄉村文化集市”接待遊客近1.1萬
播撒文化振興種子,陸豐“鄉村文化集市”接待遊客近1.1萬

“文化集市”重點在文化

陸豐“鄉村文化集市”活動重點在于文化,活動内容上,選取民間接受度較高的傳統曲藝、棋藝、書畫、紅色故事和緻富故事,受到遊客的熱烈歡迎,也獲得了文化名家的點贊。

播撒文化振興種子,陸豐“鄉村文化集市”接待遊客近1.1萬

廣東棋文化促進會會長、廣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版畫家、策劃人鄧揚威,中國書協第五、六、七屆理事、廣東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省政協書畫院副院長紀光明,象棋大師、中國象棋特級國際大師許銀川等名家親臨活動現場,少年兒童近距離感受棋藝名家的風采,獲得點撥親授;中青年書法愛好者親臨觀摩,獲得寶貴學習機會;老年群體則在鄉村大舞台和書畫長廊中靜靜欣賞,各種人都近距離感受到了文化魅力,接受文化浸潤,真正實作了将文化精品帶到田間地頭。

中國美術家協會顧問、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許欽松帶着廣東省許欽松藝術基金會來趕集,他在現場講道:“陸豐鄉村文化集市這麼一種形式非常接地氣,在全國屬于首創,非常榮幸能夠參加。”

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内容,也是一個持續性過程,未來如何在鄉村持續播撒文化的種子?許欽松講道:“鄉村振興離不開人,對人最重要的要求就是文化。美麗鄉村建設,美是首要的,我們基金會來培育鄉村的美育教育,進而推動鄉村的文化建設。”

播撒文化振興種子,陸豐“鄉村文化集市”接待遊客近1.1萬

文化振興已成陸豐鄉村振興建設的亮點

2021年以來,陸豐市全域推進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所包括的“五大振興”就有文化振興,陸豐在這方面起步較早。

播撒文化振興種子,陸豐“鄉村文化集市”接待遊客近1.1萬

目前,陸豐在推進的6條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中,每一條都有“文化”的内涵,沿線景點的打造、産品和産業故事等,都被賦予了文化内涵。

2021年9月24日,陸豐市舉行了鄉村振興示範帶擂台賽第二季。彼時的擂台賽增加了文藝節目表演環節,擂台賽既是鄉村振興建設比拼,也是一場文藝盛宴。這場比賽,也充分展現了陸豐市各地的特色文藝節目,将文化的重要性擺在了更突出的位置。

經過緊鑼密鼓的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文化振興在民間的浸潤作用得以凸顯,也在逐漸改變群衆的傳統觀念。以移風易俗為例,陸豐市甲子鎮一村民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現在沒有白事巡街,我們的鎮容鄉風都改善了很多,交通也變得順暢了。”

以本次鄉村文化集市活動為例,“紅色闆塊”設定了紅色主題沉浸活動。該活動以陸豐溪碧村建立的黨建驿站為載體,該黨建驿站是粵東地區首個沉浸式主題黨建驿站。活動以真實曆史事件為依據、以溪碧村為陣地,黨員群衆“穿越”到94年前硝煙彌漫的革命戰争年代,通過沉浸式體驗和跨時空對話,再現8位革命英雄主角,6個場景演繹,以情景再現的形式真實還原曆史,讓群衆接受紅色文化的熏陶。

【記者】郭楊陽 南小渭

【通訊員】魏俊傑 朱偉菊

【作者】 郭楊陽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用戶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