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謀求皇位而大權獨攬,多爾衮的權力遊戲

1643年9月21日,皇太極突然猝死,而随着皇太極的死去,當時還在關外的清朝,就遭遇了一場重大的政治危機。

由于皇太極的死過于突然,生前也沒有指定繼承人,那麼由誰來繼承皇位,就成了皇太極死後的頭等大事。按道理來說,皇太極死後,皇位應該由他的兒子來繼承,但實際上,皇位還不一定會落到皇太極兒子的手上。

不謀求皇位而大權獨攬,多爾衮的權力遊戲

因為就當時的情況來說,多爾衮是清朝當中最具實力的人物。如果他要出來硬搶皇位的話,那皇位最終會落到誰的頭上,還真不好說,但實際上我們也知道,後來多爾衮退而求其次,選擇了當攝政王,皇位就讓給了皇太極的九子順治帝福臨。

按照民間傳說的說法,是當時的孝莊主動找到了多爾衮,然後委身于他,于是多爾衮就拜倒在了孝莊的石榴裙下,甘願為之趨勢,才把皇位給讓了出來。

那事實真是這樣的嗎?這場權力的角逐,背後究竟還隐藏着怎樣的内幕呢?這究竟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心的險惡呢?

其實在皇太極死後,多爾衮确實是皇位最有力的競争者,因為在整個清朝當中,他的實力是最強的,當然我說的實力,不僅是他手頭掌握的兵馬,同時還包括了他的能力和聲望。

我們先說說多爾衮的能力。

按照史書的記載,多爾衮是員“攻城必克,野戰必勝”的猛将兄。比如在崇祯11年,也就是公元1638年,多爾衮奉皇太極之命率軍入關,鐵蹄所到之處,縱橫山西、河北、山東三省,在長達半年的時間裡,他轉戰兩千裡,旌旗所指,無不如意。期間陸續攻克城池50多座,殺死兩名總督級大員,在57次作戰中全部獲勝,俘獲人畜46萬餘,黃金4000多兩,白銀97萬多兩,我們熟知的盧象升,就死在了他的這次軍事行動當中。

不謀求皇位而大權獨攬,多爾衮的權力遊戲

這次軍事行動,是八旗先後五次大規模繞道進攻明朝的軍事行動中,戰果最大的一次,他的軍功,就使素以勇猛善戰的豪格、阿濟格、多铎這些人都相形見绌了。

在皇太極時期的一系列軍事行動中,多爾衮都有上佳的表現,可以說他是皇太極時期清軍中的第一大将,他用戰功為自己赢得了榮譽和地位。

難能可貴的是,多爾衮不僅是一員善戰的猛将,同時還特别有政治頭腦。

比如多爾衮就曾跟大學士剛林說過,“以前看明朝的朝報,下面人糊弄皇上,皇上的旨意也糊弄下面人,最是可笑,所幸就不看了”,從中我們就能看出,多爾衮有着不一般的文化素養與政治敏感。

再比如在崇德元年的,也就是公元1636年的時候,多爾衮随皇太極出征北韓,他一舉拿下了江華島,俘虜了北韓王妃、王子、妃嫔在内的宗室成員76人,但他并沒有和當時清朝的其他将領一樣,對俘虜大開殺戒,而是以禮相待,并将他們送還了北韓國王,此舉就令北韓國王大為感動,随後就向清朝投降了。

天聰九年的時候,多爾衮還立下了一份特殊的功勞,他遠征蒙古林丹汗的時候,還得到了失蹤200多年的“傳國玉玺”,于是多爾衮就将“傳國玉玺”拿回來獻給了皇太極。

而這個“傳國玉玺”,在當時來說就被人們認為是從秦始皇時代就傳下來的那個“傳國玉玺”,當初明成祖朱棣為了得到這個“傳國玉玺”,就曾五次遠征蒙古,最終也不了了之。如今這個“傳國玉玺”卻被皇太極得到了,這就使當時整個金國都認為,他們是得到了上天的庇佑,皇太極也是以改元大清,登上了大清帝國皇帝的寶座。

是以多爾衮無論從軍事能力還是政治素養以及功績來說,都是首屈一指的人物。

不謀求皇位而大權獨攬,多爾衮的權力遊戲

當然,隻有能力和功勞還是不夠的,能否奪取皇位,很大程度上還要看法統。隻不過當時的清朝還沒有入主中原,是以當時清朝的繼承傳統,就不能按照我們儒家的思維去了解了,按照儒家的思維,就應該由嫡長子繼承,但實際上就拿皇太極來說,他是努爾哈赤的八子,後來繼承皇太極的順治帝福臨,也不是皇太極的嫡長子,而是九子,是以當時的女真人,并不會按照我們漢文化中的儒家觀念來決定繼承人。

當時的清朝,很大程度上還是延續着女真人的傳統,從這點來說,多爾衮是具備繼承皇位的資格的。

按照女真人的傳統來說,财産由幼子繼承,努爾哈赤在晚年的時候,

就曾把象征汗位的兩黃旗人馬,交到了多爾衮、阿濟格、多铎這三兄弟的手上,而多爾衮、阿濟格和多铎,都是努爾哈赤的大妃阿巴亥所生。

隻是在努爾哈赤死的時候,多爾衮三兄弟尚且年幼,努爾哈赤還立下遺囑,要阿巴亥為他殉葬,是以多爾衮三兄弟就瞬間失勢了,皇太極就乘着這個亂局,逐漸掌控局面,才當上了清朝的掌門人。是以按女真人的傳統來說,多爾衮是具備繼承皇位的資格的,隻是先前他的皇位被皇太極給搶走了,如今皇太極死了,他要染指皇位,這對于當時的滿人來說,是完全說的過去的,也是完全在理的。

不謀求皇位而大權獨攬,多爾衮的權力遊戲

同時,女真人還有推舉的慣例,就是按照能力、威望和地位來決定最高權力的繼承人,從這點來說,多爾衮也當仁不讓。

是以當皇太極死的時候,無論從能力、功勞、地位還是法理上來說,多爾衮是完全可以繼承皇位的,那多爾衮為什麼沒有去争奪皇位呢?是多爾衮傻嗎?還是因為多爾衮就真的拜倒在了孝莊的石榴裙下呢?

其實多爾衮是個非常精明的人,如果他當時能搶到皇位,他早就搶了,之是以沒去搶,是因為他沒有足夠的把握,而搶奪皇位的把握大不大,說到底還要看實力。

當時的清朝,基本可以分為兩派,一派是多爾衮為首的一派,打算支援多爾衮繼承皇位。還有一派自然是反對多爾衮繼承皇位的一派了,這一派以皇太極的長子豪格為首。

我們先看看雙方的基本盤,多爾衮的基本盤是由他三兄弟所掌控的兩白旗,而豪格是正藍旗的旗主,是以正藍旗是豪格的基本盤。

說完了基本盤,我們再看看其他五旗的态度。

當時的兩黃旗雖然是皇太極的直屬部隊,按道理來說應該擁護皇子繼位,但實際上兩黃旗也有兩位重臣支援多爾衮;

兩紅旗的旗主是代善,他是努爾哈赤的長子,也是皇太極和多爾衮的大哥,代善和他的兒子雖然支援多爾衮,但也擔心支援多爾衮會引起嚴重的内讧,導緻滿洲滅亡,是以也就沒有明确支援多爾衮;

不謀求皇位而大權獨攬,多爾衮的權力遊戲

多爾衮與豪格實力相當

而鑲藍旗的旗主濟爾哈朗也是态度暧昧,既支援皇子繼位,又支援多爾衮。

是以在決定皇位繼承人之前,兩黃旗的大多數是會站在皇子繼承的立場上,而少部分會站在多爾衮的立場上,從這點來說,多爾衮一派大約擁有兩個半旗的實力,豪格一派也有大約兩個半旗的實力。

而剩下的三旗,就很難說了。如果當時多爾衮硬是要搶下皇位的話,雖然結果不好說,但可以肯定的是,大規模的内戰是必然爆發的,如果發生這樣一場嚴重的内亂,清朝的實力必然會大為受損,即便最後能搶赢,整個清朝也基本會給折騰的差不多了,如果那樣的話,不要說日後入主中原,恐怕還沒有入主中原的時候,明朝也能把他們給滅了。

是以多爾衮就是搶赢了,他搶到手的也隻是個千瘡百孔的大清,這樣的勝利本身就沒什麼意義。是以如果你是當時的多爾衮,你會怎麼做呢?

實際上,我們從後來多爾衮的表現,就能看出他的聰明之處了。

第一步,多爾衮一上來就表示,他支援皇子繼承,此話一出,豪格是無法反駁的,而其他各旗的旗主也立馬松了口氣,終于不用打内戰了。而他們都支援皇子繼承,是以就立馬倒向了多爾衮。

不謀求皇位而大權獨攬,多爾衮的權力遊戲

第二步,多爾衮就順水推舟,提議擁立皇太極的九子,當時年僅6歲的福臨繼位,其實在這個時候,除了多爾衮與豪格基本盤的三旗,對于其他五旗來說,隻要是皇子繼承就行了,他們并不在意是哪個皇子繼承,是以這個提議也很快通過。

第三步,在決定福臨繼承皇位後,既然皇帝年幼,就應該有人輔政,于是多爾衮就順勢和濟爾哈朗一起當上了輔政王,輔佐小皇帝福臨處理政務。而多爾衮拉着濟爾哈朗來輔政,也是掩人耳目的手段,他在場的人會覺得,他多爾衮要獨攬大權。

不過多爾衮的目的當然是獨攬大權了,隻不過事情不能操之過急,飯還是要一口一口地吃的,于是就有了接下來的第四步。

就在福臨登基後一個月,多爾衮就以小皇帝的名義,指令濟爾哈朗率軍攻打錦州和甯遠。同時多爾衮又以小皇帝的名義,将自己和濟爾哈朗升格為攝政王,雖然攝政王與輔政王隻有一字之差,但在權力上卻是天壤之别,一旦當了攝政王,就意味着可以代替皇帝發号施令了,也就是說,多爾衮就成了實際上的皇帝了。

不謀求皇位而大權獨攬,多爾衮的權力遊戲

一個月後,當濟爾哈朗從前線回來的時候,卻發現多爾衮已經把他架空了,所有人遇到事情都隻找多爾衮商量,完全不把他這個攝政王放在眼裡,于是濟爾哈朗就成了個挂名的攝政王,不過好在濟爾哈朗是個明哲保身的人,遇到這種情況,就所幸躺平了。

到了這裡,多爾衮已經大權在握,後來多爾衮又陸續得到了

叔父

攝政王

、皇叔父攝政王,甚至是皇父攝政王的稱号,

從多爾衮當上攝政王開始,直到他意外死去的這6年裡,多爾衮就是清朝實際上的皇帝。

是以多爾衮的聰明之處就在于,當别人都在意一個虛名的皇位的時候,他最在意的,卻是最為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實際上的權力。

如果當時多爾衮要硬搶皇位的話,能不能搶到不好說,即便搶赢了,也是一個接近于失敗的結局,與其去做一件風險極大,即便赢了也沒什麼好處的事情,還不如去做一件風險極小,但收益極大的事情。

而一旦大權在手,那想做什麼事,就自然能做什麼事了。比如順治四年,也就是公元1647年二月,多爾衮自己本身就行為不檢,他還揪着濟爾哈朗小辮子不放,說濟爾哈朗建築府第逾制,擅自使用銅獅、銅龜、銅鶴,被罰銀二千,直接就罷了他的輔政職務。

其後,多爾衮又以豪格隐瞞其部将冒功、起用罪人之弟的罪名,将其逮捕下獄,并最終弄死在了獄中。豪格被捕入獄期間,多爾衮還命人誣告濟爾哈朗,說他在皇太極大喪期間圖謀不軌,謀立肅親王豪格,以及他扈從入關後,擅自令兩藍旗越序立營前行等等。總之就是要找各種理由弄死濟爾哈朗。最後,所幸是滿朝大臣反對,濟爾哈朗才從輕發落,降為多羅郡王,才撿了一條命。

不謀求皇位而大權獨攬,多爾衮的權力遊戲

到了最後,其實整個清朝就是多爾衮在實際掌控的,如果多爾衮沒有在38歲的時候意外死在了狩獵的途中,按照正常情況來說,他應該還能再活20多年,如果多爾衮繼續當了20多年的攝政王,到最後他會不會奪取皇位呢?或是成為一個曹操一樣的人物,在一切都準備妥當了以後,在自己死後讓自己的兒子去奪下皇位呢?

我不是多爾衮,自然就不好說了,但至少我們可以肯定的是,多爾衮确實是個擅長權謀的人,在皇太極死後的這場權力的遊戲中,他也确實是最終的勝利者。

隻是他的運氣不好,天不假命,最終英年早逝,如果他沒有死得這麼早的話,順治的皇位能不能一直坐下去,就真不好說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