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手機産業下一個金礦:折疊屏手機能否占據主流市場?

手機産業下一個金礦:折疊屏手機能否占據主流市場?

集微網消息,“折疊屏一般是當備用機來使用,而華為的新款折疊屏手機P50 Pocket目标是當主力機使用。”

一位長期關注手機産業鍊的人士表示,折疊屏手機的定位是手機高端市場,目前折疊屏手機銷量僅為智能手機中的一個細分市場,無法和其他跑量的機型相提并論,而全球折疊屏手機銷量最好的依然是三星,國内是華為。

有意思的是,即使折疊屏手機銷量遠無法媲美現有跑量的智能手機,但其陣營卻在不斷擴大,要知道折疊屏手機的出現意味着現有的模具、玻璃、電鍍、螺絲等生産線要推倒重建,相關的“可靠性測試”也要重新驗證。而對于消費者來說是一個新品的出現,但是對于整個手機産業鍊來說,是數千萬美元乃至上億的投資。

OPPO高層曾透露,Find N這款折疊屏手機,為了實作接近1:1比例的内屏,OPPO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僅内屏便花了1億元。另外,三星、華為的折疊屏手機更是演變成系列産品,由此可見,整個手機品牌廠商在折疊屏這一所謂的小衆市場花費了不少功夫,不過,為何手機廠商在2021年年底會陸續釋出折疊屏新機呢?折疊屏手機會是下一個金礦嗎?

對此,筆者從供應鍊處獲悉,導緻這一現象的出現還是因為智能手機“内卷”造成。該業内資深人士表示,智能手機缺乏亮點,而折疊屏成為目前智能手機的一大亮點,也因為此,各大手機廠商也希望借折疊屏進一步實作銷量增長。

而另外一個業内人士也坦言,目前智能手機市場容量機會展現在高端機這一市場,而手機品牌廠商都發力折疊屏手機最大的驅動力是做差異化,不過目前成本較高,短期内不會出現爆發,但是各家頭部手機品牌廠商或出數款折疊屏手機。而在其看來,未來折疊屏究竟能否快速發展還取決于應用。

“折疊屏體量小,不賺錢”

折疊屏不是跑量的機型。

根據資料顯示,2020年全球折疊屏手機出貨量約為194.7萬部,而同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12.92億部,占比約為0.15%。

而2021年,折疊屏的出貨量相比去年雖然有大幅增加,但出貨量卻與跑量機型難以匹敵。根據全球顯示領域權威咨詢機構DSCC調研資料顯示,2021年Q3季度全球折疊屏手機總出貨量達到260萬部,其中三星占可折疊智能手機出貨量的93%。

根據Canalys的資料顯示,2021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達3.26億部,通過計算,折疊屏在全球2021年第三季度占比僅為0.798%。

由此可見,在整個手機市場,折疊屏依然是體量極小的品類。

手機産業下一個金礦:折疊屏手機能否占據主流市場?

(僅供參考)

其實,三星是全球首發商用折疊屏手機的品牌廠商,但是三星折疊屏的首次推出卻曆經波折。根據資料顯示,早在2018年11月,三星就放出了Galaxy Fold的預告,2019年2月,三星釋出了首款可折疊手機Galaxy Fold。

但是Galaxy Fold在極短時間内便出現了折疊處凸起、黑屏、閃屏等問題。随後,三星取消了原定于4月24日于上海舉行的Galaxy Fold中國釋出會,并宣布推遲該款手機的發售日期。

早前,三星電子移動通信部門總裁高東真曾坦言,三星智能手機業務處于困境,将通過推出Galaxy 10和折疊屏手機渡過危機。

換句話來說,三星對折疊屏手機寄予厚望,也因為此,截至目前折疊屏手機已發展成為三星手機的系列産品,且價格呈現大幅度下滑。

有意思的是,除了三星以外,國内的手機品牌廠商似乎也在折疊屏手機端發力。2021年,三星、華為釋出折疊屏手機後,小米跟進釋出了其首款MIX FOLD折疊屏産品,在2021年臨近尾聲的時候,OPPO也釋出了自己的首款折疊屏手機OPPO Find N。

而為了實作更好的使用者體驗效果,僅内屏OPPO便花了1億元。對此,OPPO創新産品團隊負責人李明陽曾坦言,對于Find N的内屏OPPO并不是以成本最優為導向,而是以使用者滿意為發出點。

針對目前折疊屏手機市場,一位深耕于手機産業鍊的人士表示。“目前手機品牌廠商進入折疊屏手機市場,并有相關産品,是第一步,而第二步就是解決使用者接受度的問題。”

該人士繼續補充到,華為近期釋出的P50 Pocket比較有看點,在折疊屏手機這一領域,走的最快的是華為,不過,目前折疊屏的适用人群偏小衆,而厚、重及應用場景匮乏是目前最大的痛點。

不過,從折疊屏産品單價上看,價格并不便宜,那麼折疊屏有利潤嗎?對此,有業内人士向筆者透露,折疊屏利潤是否好,主要看銷量,目前對于手機終端品牌廠商而言,沒有量做支撐,隻能是虧錢,因為前期産品要投入大量研發。

據了解,折疊屏的成本主要來自柔性螢幕和實作折疊的鉸鍊。Omdia此前調研的資料顯示,目前折疊屏的價格在150美元到250美元之間,換算成人民币在一千元到一千七之間。而正常的柔性OLED螢幕的價格在80美元左右,兩者之間的價格相差甚遠。往往主流的品牌都會有各自的尺寸定制需求,投入還會更多。

由此可見,如何使折疊屏手機從備用機成功轉向主力機,是手機廠商們走向成功的标志,而隻有這樣才能真正實作産品的商用價值。

下一個金礦?

如今,折疊屏手機的陣營不斷壯大,折疊屏手機系列、首發等現象的出現,也足以證明折疊屏手機并非僅是昙花一現。

而伴随着折疊屏手機在硬體供應、創新互動、應用生态等方面逐漸走向成熟,市場各方對折疊屏手機在2022年放量表示樂觀。

不過,在這裡需要注意的是,折疊屏手機究竟能夠幹什麼?它的應用在哪?從目前折疊屏手機端來看,折疊屏手機可以迅速得到一個拓展的界面,看視訊、玩遊戲、處理檔案都會獲得更好的體驗感。

例如,如果需要插圖或者其他浏覽,借助折疊屏手機的分屏功能,可劃出兩個螢幕,一邊是原檔案,另外一邊可以随意打開要想的APP進行編輯操作的輔助工作。

一位使用過多款折疊屏手機的業内資深人士對筆者坦言:“目前折疊屏手機品牌廠商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使用者接受度。”

該人士還直言,目前市場上已釋出的折疊屏手機産品,都有使用過,但是坦白說,折疊屏手機對于普通使用者暫時沒有吸引力,在其看來,折疊屏手機并沒有打造出令消費者願意買單的爆點。

首先從折疊屏手機的價格來看,它大部分覆寫商業使用者和女性使用者,而在這一部分的人群中,折疊屏手機首先需要有戰勝蘋果手機的資本,因為在這一價格段,可能更多的消費人群更中意蘋果手機。

而這或許就是三星未能成功完成折疊屏從“嘗鮮”到“常用”的重要原因。另外一方面,與智能手機不同,由于實體原因,折疊屏手機的厚度和重量也明顯提升,不過很顯然,這與手機消費者平時的使用習慣相悖。

不過針對于折疊屏手機這一市場,業内主要持兩種觀點 。有一種觀點認為折疊屏手機是發展趨勢,在手機品牌廠商解決成本、厚的問題後,遲早有一天折疊屏手機會變成主力機。

另外一種觀點認為,折疊屏手機是小衆化的産品,它隻是下一代産品的替代者。在筆者看來,折疊屏手機要想實作備用機到主力機的成功轉換,任重而道遠。(校對/日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