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家4歲的兒子楠楠又被幼稚園勸退了。
雖然楠楠看上去和同齡孩子差不多,但自理能力卻很差:平時吃飯需要喂,上廁所不知道說,已經4歲了還經常拉尿在褲子裡,在幼稚園裡總是和小朋友打架,想要其他小朋友的玩具,一旦對方不給就搶。
因為這些原因,第一家幼稚園堅持了不到半學期,第二家幼稚園隻上了一個多星期,而第三家幼稚園更是沒有入學,幼稚園直接表示不接收無法自理的孩子。

這讓楠楠媽感覺很難接受,無奈下帶孩子來到了醫院,看看到底是哪出了問題。
經過周密的檢查後,醫生表示孩子沒有大問題,但發育明顯有些遲緩,不論是精細化動作能力、情緒控制能力還是社交能力、語言能力,都有所欠缺,大約隻有2-3歲孩子的水準。
在與楠楠媽一番詳細交談後,醫生得出結論:“之是以孩子會發育遲緩,很大的原因在于家長太嬌慣,使孩子失去了鍛煉自身的機會,也沒有養成合格的自理能力”。
楠楠媽才知道,原來自己對孩子的關愛,竟然影響了孩子正常的成長發育,下定決心要做出改變。
雖然家長疼愛孩子無可厚非,但在現實生活中,類似于楠楠這樣的情況其實不在少數,因為家長的過度溺愛,孩子剛上幼稚園就吃到了不少“苦頭”,每位家長對此都應該提起警惕,千萬别讓愛變成“礙”。
家長要為孩子養成規律的作息習慣
幼稚園和家庭的最大差別在于,幼稚園是一個有具體規定的集體生活環境,孩子必須要懂得遵守規矩。
有的家長因為對孩子太溺愛,任由孩子晚上睡覺前玩個不停,早上不起床也由他睡到自然醒,結果為孩子養成了非常不規律的作息習慣。
等孩子來到幼稚園,面臨需要定時起床、午休、睡覺的作息習慣時,一時之間往往也很難适應,早上去幼稚園經常遲到,午睡時精神百倍,下午做遊戲時又困得不行,最後不僅孩子非常辛苦,老師也難以進行有效地管教。
是以為了避免孩子不适應幼稚園的作息時間,我們在入園前至少半年,就應該讓孩子提前為孩子養成好的作息習慣,規律好吃飯和睡眠時間,否則等孩子入園後再“臨陣抱佛腳”,往往就已經為時已晚了。
家長要為孩子培養自理能力
與能在家中得到媽媽24小時的全方位照顧不同,在幼稚園中,孩子要學會自理。
女明星馬雅舒就曾因為太溺愛孩子引起很大的争論,女兒米雅3歲多入學幼稚園時,居然不會提褲子,也無法自行上廁所,老師得知後下了“最後通牒”,要求馬雅舒在兩星期内将問題解決,否則就要面臨幼稚園的勸退。
可長久以來養成的習慣哪能說改就改,馬雅舒和夫妻還是以起了很大的争執,女兒的自理能力成了無法解決的難題。
就像馬雅舒女兒的遭遇一樣,幼稚園老師再細緻周到,也無法時刻照顧孩子上廁所、幫孩子提褲子。
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有必要适當放手,提前讓孩子掌握一些必需的生活能力,比如自己如廁、自己吃飯、自己穿脫衣物等等,如果孩子上了幼稚園,還準備“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很難說會不會也遭到幼稚園的勸退。
家長要培養孩子的基本交際能力
家長對孩子過于嬌慣,很容易為孩子養成嬌蠻任性的性格,無法和小朋友進行正常的人際交往。
孩子在來到2-3歲時,已經有了比較強的自我意識,會更關注自身的需求,如果家長在家庭教育中沒正确引導,孩子在和其他小朋友相處時,往往會流露出一些“自私”的表現,引發各種各樣的沖突,
我們在教育孩子時,應該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基本社交能力,讓孩子學會表達自己,以及聆聽了解其他小朋友的想法。
在這種和同齡人交流的過程中,能使孩子意識到與人相處的一些基本規則,明白不能動手打人、有問題要及時表達、怎樣和小朋友玩到一起等等,幫助孩子提前學會如何在幼稚園中與同齡人相處。
寫在最後:
家長不僅要愛孩子,還要學會“如何愛”、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否則對孩子過度溺愛隻會造成傷害。
在孩子入園前,我們一定要教孩子掌握這些基本的能力,才能保證孩子盡快适應幼稚園生活,過得更舒心。
今日話題:你身邊有被幼稚園勸退的孩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