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劉邦最終成為帝王?項羽差在了哪裡?誰更适合做帝王?

要說項羽跟劉邦誰更适合做皇帝,從他兩人各自的性格特點、為人、手段謀略上可以看出劉邦相對比項羽更适合。項羽是将帥之才,而劉邦才是帝王之才,如果論打仗作戰劉邦比不上項羽,但要說做帝王,治理江山項羽比不上劉邦。

項羽為人忠厚老實,做人實誠沒什麼小心機,真性情,有什麼都表露在表面,沒城府,這樣的性格最能得罪人。而劉邦不同,心思缜密,識人善用,深得大家的擁戴。還有就是項羽是貴族後羿,而劉邦隻是一個出身底層的貧民,項羽身上背負了太多的枷鎖,項羽出生貴族世家之後,自然會把名聲臉面看的比生命重要。而劉邦隻是出生底層的平民,對于臉面名聲根本就不看重,隻要對自己有利管他什麼名聲不名聲,臉面不臉面的。

為什麼劉邦最終成為帝王?項羽差在了哪裡?誰更适合做帝王?

當初項羽準備進攻秦國的關中地帶,由于劉邦在函谷關派兵把守,項羽過不去。就在這時項羽又聽說劉邦都已經攻破鹹陽城,把項羽氣的不輕,立刻暴怒,便派軍扣壓把守函谷關的士兵。

這個時候的項羽是看不起劉邦的,覺得劉邦隻是一個市井之徒,一直都沒把劉邦放在眼裡。現在自己被這個自己看不起的人給擺了一道,說實話确實還是挺氣人的,讓項羽覺得臉上無光,項羽是很看重臉面的。項羽可以說是當時勢力最強的竟被自己一直看不起的劉邦給打了臉,同時也讓項羽很受挫。

為什麼劉邦最終成為帝王?項羽差在了哪裡?誰更适合做帝王?

在項羽順利進入了函谷關,到達戲水的西岸後。劉邦駐軍霸上,這時劉邦的手下曹無傷派人告訴項羽,沛公想稱王關中,使子嬰為相,占有了全部珍寶。本來項羽被劉邦阻攔了一下就已經夠生氣的了,當項羽聽了這一切瞬間怒氣沖天,準備明天早晨派軍,攻打劉邦的軍隊。當時,項羽有兵四十萬,駐紮在新豐鴻門,劉邦隻有十萬士兵,駐紮在霸上。

項羽手下的人見項羽被劉邦氣的暴跳如雷,于是範增勸告項羽說:“劉邦在山東的時候就貪财好色,現在進了關中,卻不收斂财物,也不親近婦女,由此看來,他的志向定然不小。”勸項羽趕快進攻劉邦,不要失掉機會,更加堅定了項羽攻打劉邦的決心。

為什麼劉邦最終成為帝王?項羽差在了哪裡?誰更适合做帝王?

可項羽準備攻打劉邦這件事情卻被項羽的叔父,連夜跑去劉邦軍營告訴了好友張良,打算叫張良和他一起離去。張良可是劉邦這邊的人,張良肯定不會走的,于是張良就把情況全部告訴了劉邦。

劉邦與張良商議一番後把項羽的叔父項伯請進劉邦營帳。劉邦與項伯舉杯敬酒,約為兒女親家。(

好不要臉,竟然為了拉攏項伯,直接約定成親家

)于是劉邦向項伯解釋入了關,什麼東西都沒動,把所有東西都儲存的很好,就是為了等待将軍項羽。之是以派兵守住函谷關,也是為了防備别的盜賊出入和意外事件。日日夜夜盼望項羽将軍的到來,不敢反叛!最後還請項伯向項羽詳細說明我劉邦是不敢忘恩負義之徒。

為什麼劉邦最終成為帝王?項羽差在了哪裡?誰更适合做帝王?

項伯答應了劉邦請求,讓劉邦第二天早晨去向項王道歉。劉邦答應了,于是項伯又當夜離去,回到軍中後,把劉邦的話原原本本報告了項王,還替劉邦在項王面前解釋說情,說服項羽不去攻打劉邦,讓項王借劉邦來請罪的機會好好對待劉邦,項王居然答應了。

也不知道項羽到底是天真還是可愛,到底是怎麼想的,雖然項伯是自己的叔父,但項伯私自跑去劉邦的軍營洩露了自己的計劃,不但不懲罰項伯,還聽從項伯替劉邦說情,最後還答應項伯不攻打劉邦了。就算項伯是項羽的叔父,但項伯跑去劉邦軍營還把計劃告訴了劉邦,此舉與背叛無疑。如此心慈手軟,婦人之仁,輕易相信他人如何做的了帝王。

為什麼劉邦最終成為帝王?項羽差在了哪裡?誰更适合做帝王?

在後面的鴻門宴事件中,項羽不但心慈手軟,婦人之仁将唯一一次殺死劉邦的機會放過,還把出賣劉邦向項羽通風報信的曹無傷給出賣了。劉邦就打了一把感情牌,說是有小人之言,使項王和我劉邦有了隔閡。項羽就立向劉邦馬解釋:是曹無傷說的。如果當時曹無傷在場的話,肯定會被項羽氣的一口老血給氣死。項羽此舉,以後誰還敢來向項羽通風報信,這不找死嗎,這邊剛一通風報信,他項羽轉身就告訴了對方。

我們反過來看劉邦是如何做的,劉邦可不會那麼輕易相信項王,即便項王說的再好再真心,劉邦也不會相信,直接尿遁逃跑。回到軍營直接二話不說就把出賣自己的曹無傷殺了,樹立了典型,以後誰還敢出賣劉邦這就是下場。

後來楚漢相争中劉邦為了活命都不惜抛妻棄子獨自逃跑,可以說劉邦把不要臉,無恥發揮到了極緻,這樣的人不成功那誰成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