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抗戰時,為何發現這種動物,甯先停火也要消滅它?血的教訓不能忘

如果說動物能夠左右一場戰局,很多人肯定不會信,但這卻是事實。在抗戰時人們其實很讨厭一種動物,甯願停火都要擊斃它,按理來說動物的影響應該是比較小的,什麼樣的動物使得人們痛恨不已呢?下面我們就來看看

抗戰時,為何發現這種動物,甯先停火也要消滅它?血的教訓不能忘!

抗戰時,為何發現這種動物,甯先停火也要消滅它?血的教訓不能忘

動物在戰争中被人類所使用得最多的應該就是馬了。自從馬被人類馴化之後就被運用到了戰場,蒙古的鐵騎更是銳不可當,蒙古并不大。但是靠着鐵騎就能所向無敵,可以看出馬的作用是多麼大了。但是騎兵也并非是無所不能的,是以人們對于它倒也沒有痛恨要一旦發現就打死的境界了。

抗戰時,為何發現這種動物,甯先停火也要消滅它?血的教訓不能忘

而這種在抗戰時被極其讨厭的動物就是信鴿了,别看它小小一隻,但是作用極其大。在我們的印象中,鴿子一直都是代表和平。而在古代資訊交通都很不發達的時候,鴿子也成了重要的資訊傳遞工具,是以“飛鴿傳書”也就成了古代資訊傳遞的代表。

抗戰時,為何發現這種動物,甯先停火也要消滅它?血的教訓不能忘

當年日本從我國學會了“飛鴿傳書”這一招,在抗戰時期拿來傳遞情報,使我軍損失慘重,針對這個情況,我方規定,打仗時若發現鴿子,必須第一時間擊斃,甯可先不管敵人。

抗戰時,為何發現這種動物,甯先停火也要消滅它?血的教訓不能忘

在二戰期間日本人最初攻進東北的時候就把軍鴿帶到了中國,為他們做勘探情報的準備。隻是當時的清朝落後,估計也忘了祖宗用鴿子來傳遞消息的事迹。鴿子飛來飛去他們也沒有太過在意,直到有一次戰事的失利,查來查去才發現了鴿子傳遞消息的事情。為此他們此後見到鴿子在飛就得打下來,避免消息再次的洩露。

抗戰時,為何發現這種動物,甯先停火也要消滅它?血的教訓不能忘

是以,在抗戰時期人們卻是很痛恨它,槍法不好的還打不中它,情報一旦流失就會造成人員的傷亡。不過信鴿即使在現代化的作戰之中,在通信被斷或者是不允許使用現代通信裝置的情況下,信鴿無疑是最好的選擇。經過訓練的軍鴿在槍林彈雨中也無所畏懼,經過訓練它們的靈活性還會大大增強,一般來說軍鴿還會被訓練得能夠戲弄老鷹,靈活性極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