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动物能够左右一场战局,很多人肯定不会信,但这却是事实。在抗战时人们其实很讨厌一种动物,宁愿停火都要击毙它,按理来说动物的影响应该是比较小的,什么样的动物使得人们痛恨不已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
抗战时,为何发现这种动物,宁先停火也要消灭它?血的教训不能忘!

动物在战争中被人类所使用得最多的应该就是马了。自从马被人类驯化之后就被运用到了战场,蒙古的铁骑更是锐不可当,蒙古并不大。但是靠着铁骑就能所向无敌,可以看出马的作用是多么大了。但是骑兵也并非是无所不能的,所以人们对于它倒也没有痛恨要一旦发现就打死的境界了。
而这种在抗战时被极其讨厌的动物就是信鸽了,别看它小小一只,但是作用极其大。在我们的印象中,鸽子一直都是代表和平。而在古代信息交通都很不发达的时候,鸽子也成了重要的信息传递工具,所以“飞鸽传书”也就成了古代信息传递的代表。
当年日本从我国学会了“飞鸽传书”这一招,在抗战时期拿来传递情报,使我军损失惨重,针对这个情况,我方规定,打仗时若发现鸽子,必须第一时间击毙,宁可先不管敌人。
在二战期间日本人最初攻进东北的时候就把军鸽带到了中国,为他们做勘探情报的准备。只是当时的清朝落后,估计也忘了祖宗用鸽子来传递消息的事迹。鸽子飞来飞去他们也没有太过在意,直到有一次战事的失利,查来查去才发现了鸽子传递消息的事情。为此他们此后见到鸽子在飞就得打下来,避免消息再次的泄露。
因此,在抗战时期人们却是很痛恨它,枪法不好的还打不中它,情报一旦流失就会造成人员的伤亡。不过信鸽即使在现代化的作战之中,在通信被断或者是不允许使用现代通信设备的情况下,信鸽无疑是最好的选择。经过训练的军鸽在枪林弹雨中也无所畏惧,经过训练它们的灵活性还会大大增强,一般来说军鸽还会被训练得能够戏弄老鹰,灵活性极高。